经过长时间的调整和扩充,叶健强跑街照片博物馆又要与我们见面了。 照相机是眼睛,叶健强用最真实的镜头观察着广州一步一个脚印的变化,用最平常的画面记录了广州市民的活色生香,照片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带着故事。这不仅仅是一个摄影的角度,更重要的是拍出了灵魂,拍出了精神。文化是熏陶出来的,植根于广州,贴近生活,拍什么才真实,拍什么才有味道,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抓拍眼前的这些事,往往被忽视的街头巷尾、家长里短,却正是反映了一个地方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生活态度,我们要的不就是千万大众的安居乐业吗!社会历史变迁的大气象、大格局、大境界就在这里得到体现。我们从参观的人群见到,画面的真实、亲切,甚至久违的记忆和新奇引起的欢声笑语,就是最好的评价。 这是广州第一家私人照片博物馆,记载的是广州近几十年的历史,记载的就是我们的身边事。讲究的就是不一样的城市、不一样的区域文化、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叶健强一跑就是几十年,他也在摸索、在创作,但百变不离其宗,记录历史、回忆历史、研究历史,坚持几十年也就是为了求得这一个“真”。 那么,“真广州”也就是它了! ——小洲艺术区董事长 王齐 叶健强跑街与小洲艺术区董事长王齐(摄于2022年) 第一部分 广州旧阵时 怎为所有,只怀初心,我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跑街。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穿梭于广州大街小巷,迄今已近50年。《叶健强跑街照片博物馆》留下“广州旧阵时”影像,让时光沉淀价值,让城市始终温暖,让人间烟火穿越彼时与此地,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成长简史—— 上世纪80年代,环市路是广州蝶变的一个缩影。(摄于1984年) 都市农田,上世纪70年代的广州环市路。(摄于1977年) 白云宾馆是上世纪70年代广州环市路上唯一的高楼。(摄于1978年) 广州传统中轴线,从越秀山中山纪念碑至海珠广场。(摄于1986年) 万绿丛中藏“五羊”。细看之下,五羊旁边还有一片细小的空地,它仿佛告诉我们:这座城市还有多少空间? 第二部分 睇过返寻味 广州的过来人,大多可以在《叶健强跑街照片博物馆》触及味蕾而引发记忆的燃点。半个世纪以来,我以大众文化为基调,不断摸索深受大众喜爱的“跑街”风味大餐,酸甜苦辣,活色生香……正如陈Sir(陈扬)所言:“叶Sir厨艺的确系番茄酱牛腩面。”毕竟,发自内心的愉悦,才最具感染力;“食过返寻8味”,才是生活的意义。 知青上山下乡,抓“七”担锄头,修补地球。(摄于1974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紧缺,买鱼买肉凭票供应,两毛钱一票。(摄于1974年) 上世纪70年代,广州街坊居住的“七十二家房客”,集体厨房每户只放一个煤炉、柴炉煮吃。(摄于1979年) 上世纪70年代流行的“复式”住宅。(摄于1992年) “大姐大”打“大哥大”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此作品荣获中国第十二届金像奖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摄于1987年) 第三部分 犀利人物 广州地杰人灵,我用镜头捕捉了他们精彩的一瞬。一瞬成永恒,《叶健强跑街照片博物馆》不仅是生命的史记,还是时代的汉书。 可认出40多年前的钟南山?如今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摄于1980年) 1980年《羊城晚报》复刊时的领头人吴有恒、许实(微音)。(摄于1980年) 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摄于2002年) 荣获2021年“中国最美医生”的张忠德。(摄于2005年) 第四部分 咁都得 好盏鬼 走进《叶健强跑街照片博物馆》,仿如穿行在活色生香的烟火中,从简陋到繁华,从黑白到彩色,从活泼到幽默……广州最可贵的品质,就是既充满活力又鬼鬼马马地生长,特别适合草根。 用大钛煲冲凉,一物两用。(摄于1988年) 哈哈!垫高赢钱,垫底输钱。(摄于2002年) 叉烧包送烧酒,包掂。(摄于2007年) 生锈钳掹牙。(摄于2007年) 第五部分 街头巷尾乜都有 广州街头巷尾市井百态的照片,是我这几十年迎风、迎雨、迎阳光穿街过巷用脚跑出来的碎片,照片注入了我的灵魂,也是我与地平线上的老街坊一起讲述广州人平凡和谐的生活故事。一幕幕昔日的景物,用深深的情怀再续未了缘,是世间弥足珍贵的情感延伸。 当年“奶爸”喂仔,如今仔喂仔,亲情绵绵长(摄于1993年) 当年我骑车追拍《长辫女》,结下一段跨世纪的缘份。(摄于1995年) 第六部分 再也揾唔翻的记忆 年年岁岁五羊城,岁岁年年在变更。照片墙其实是时光隧道,留下的是沧桑的城市图景和斑驳的时空印记。广州一些景物已然成为逝去的风景,但被镜头固化的点点滴滴已汇入时间之河,经典永留存。 广州旧体育馆,消失在爆破声中……(摄于2001年) 位于中山四路的广州儿童公园消失了。 广州西关大笪地不见了。(摄影于2014年) 广州芳村花鸟鱼虫市场拆了。(摄于2020年) 第七部分 冇闭翳(老广淡定从容的生活状态) 广州人在各种生活“逼攻”下,依然每天都在从容淡定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不管广州变成什么样的广州,它都是所有广州人心中独一无二的温暖人间。这里永远有暖人心胃的烟火气,永远有勇立潮头的胆气,永远有包罗万象的气度。 “喂”妻。(摄于2007年) 吾求大富大贵“一蚊一份笎䇴葱”在自家门口摆摊卖葱揾两餐。(摄于2021年) 货高人胆大“搏一搏买摩托”。(摄于1991年) 情人节,揾工赚钱实在。(摄于2019年) 第八部分 新旧对对碰 昔日经典,今日视角。《叶健强跑街照片博物馆》把人们带到一个个时间的遗址里,与过去做了一次短暂却悠长的回访,再以独特的叙事方式牵着人们走入下一个似曾相识的时光隧道,周而复始,星星相惜,生生不息…… 物质匮乏时,我们穿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摄于1984年)。现在,时兴(穿)烂裤。(摄于2020年) 为两餐,做“走鬼”天光墟摆地摊卖咸杂。(摄于2014年)时代变迁了,新广州,新“走鬼”奔驰卖靓鞋。(摄于2021年) 粒粒皆辛苦,节俭美德。(摄于1990年)。吃阿爷(公家埋单),浪费可耻。(摄于1990年) 结语: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叶健强跑街照片博物馆》珍存着超过10万张照片,海选出500张参展照片,并以不定期轮换的方式保持展照的新鲜感与研究价值。广州——时光的影像静候您的到来…… 图/文 叶健强 ——故人、故地、故事 这里是叶健强的官方公众号! 叫上你的朋友, 跟着我的镜头睇广州啦! 多谢奖赏。 如需釆用照片请与作者联系。 欢迎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让我们为街坊做得更好。 |
|
来自: 東泰山人 > 《国情学\广州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