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生僻”的大脑沟与回(概述篇)

 新用户28589447 2022-01-11
大脑的沟(sulcus、复数sulci)与回(gyrus、复数gyri),每一位医师自医科一年级就已学习过,但那些知识对于神经专科医师来说远远不够。

大脑的沟(sulcus、复数sulci)与回(gyrus、复数gyri),每一位医师自医科一年级就已学习过,但那些知识对于神经专科医师来说远远不够。在临床工作和阅读文献时,必然会涉及那些“生僻”的脑沟脑回名词,而且在不同的书籍文献中,又因不同的注解而倍感疑惑。最近因科室业务学习要求讲解这个话题,详细学习了几本神外领域最权威的解剖专著,在此将那些“生僻”的、易让人混淆的脑沟脑回做一整理。随着神经导航、影像重建、机器人手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也许会认为这些知识不再重要,但个人认为,这些始终是我们作为神经专科医师的最基本职业素养,也是临床诊疗工作中阅片、定位的基本前提。

图1、经典教科书(Netter解剖图谱)中描述的最基本的脑沟脑回

图2、不同文献中,命名混淆的脑沟脑回。例如红圈标注的,左图(Rhoton教科书)的Occip.Temp.Gyr.,在中图(Wen,Rhoton文献)则为fusiform gyrus,在右图(Netter解剖图谱)则为枕颞内侧回,同一结构的不同命名让人混淆;又如左图的Cing.Gyr.和Calc.Sulc.,到了右图成为了齿状回和齿状沟,是不同的命名还是有错误,让人困惑

历史背景

目前的脑沟脑回以及脑叶的命名体系,最早的雏形应追溯至19世纪中叶,由法国解剖学家Louis Pierre Gratiolet (1815–1865)提出。他第一次颠覆了前人脑沟脑回杂乱无章的认识,提出了额颞顶枕脑叶(lobe)的概念,从种系发生描述了各条初级脑沟(primary sulci)和次级脑沟(secondary sulci),以“plis de passage”指代相邻脑回的连接(fold)。另外著名的贡献还有发现并以其命名的视辐射以及前连合走行的通道(Gratiolet's canal)。

1869年,Ecker (1816–1887)进行了详尽且准确的命名,并用数字标记主要脑回(见下图),大写字母指代脑回,小写字母为脑沟,至今仍被应用。目前经Duvernoy(1991)修改,其中T4指梭状回,现分为T4+O4,舌回原为T5,现改为O5,均体现了颞枕叶在大脑底面的划分;P2'角回改为P3。

图3、Ecker大脑沟回图谱(1869)(摘自Yasargil《Microneurosurgery IVA》)

当代对脑沟脑回描述最详尽的图谱莫过于Ono的《atlas of the cerebral sulci》(1990)和Duvernoy的《the human brain》(1991,1999),Yasargil的《Microneurosurgery IVA》(1994)和Ribas的《Applied Cranial-Cerebral Anatomy》(2018)则有详尽的文字综述。

图4、本系列笔记的主要知识来源

目前的脑叶划分的“官方文件”是由Federative Committee on Anatomical Terminology于1998年发表的《Terminologia Anatomica – International Anatomical Terminology》,其前身是1895~1975四次更改的《Nomina Anatomica》。目前划分的六大脑叶包括: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边缘叶。其中,枕叶的前界为由顶枕沟(parieto-occipital sulcus)和枕前切迹(preoccipital notch,temporo-occipitalincisure)的“一线一点”确立的一个面,在大脑外表面和底面的投影分别为外侧顶颞线(lateral parietotemporal line)、底顶颞线(basal parietotemporal line);颞顶叶的分界为侧裂后端至上述外侧顶颞线中点的连线,颞枕线(temporo-occipital line)。Yasargil则推荐将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单独划为第七个脑叶中央叶(central lobe,Rolandic/sensorimotor cortex)。

图5、脑叶的划分(摘自Ono《atlas of the cerebral sulci》)

Ono(1990)利用25例大脑标本,详细记录了脑沟脑回的变异情况及出现概率,连Yasargil都感叹这些知识对于神经外科医师来说不可能也不需要去记忆。这本图谱开篇即对所有重要脑沟脑回的命名进行了实物图和手绘图的对比标注,一目了然(图6);最吸引我的是其对脑沟的分类(图7),尤其能辨清“生僻”脑沟所属的类别。以下图片可作为接下来《上篇》和《下篇》中所述脑沟脑回的参照。

图6-1、外侧面脑沟(Ono)

图6-2、底面和内侧面脑沟(Ono)

‍‍

图7、脑沟分类(Ono)

Duvernoy的解剖图谱像是黑白艺术画册,其文字极为精简准确,解答了很多我之前的疑惑。其不同于一般的文献,从外侧面(lateral)、下内侧面(inferomedial)和底面(basal)来描述,其中,下内侧面包含了额顶叶的内表面、颞叶的下表面、枕叶的内表面和下表面,底面包含额叶的眶面、前穿质区域和脚间区域。接下来的《上篇》和《下篇》就将跟随Duvernoy教授的《the human brain》(2ed,1999)的框架来进行“名词解释”。

三条主要的大脑裂

在分述各个面的脑沟脑回前,先复习一下三条最显著的大脑裂隙。

lateral fissure/fissure of Sylvius/Sylvian fissure(外侧裂):狭义即指浅部的脑沟,广义者还包括深部的Sylvian fossa/cistern(侧裂窝/池)(详见《侧裂——解剖小汇总》。对于狭义者,分为basal part(底部)和lateral part(外侧部),前者又称anterior part(前部)、sphenoidal part(蝶部)、Sylvian stem(侧裂干);后者又称posterior part(后部)、insulo-opercular part(岛盖部)。两者的交界点即anterior Sylvian point(前侧裂点),在额下回三角部尖端所指处,此处发出horizontal ramus(水平支)和(anterior)ascending/vertical ramus(前升支/垂直支)和diagonal sulcus(斜支),向后走行过程中发出superior & inferior precentral sulcus(上和下中央前沟)、transverse temporal sulcus(颞横沟)(以上分支均见《上篇》)。后端终点称为posterior Sylvian point(后侧裂点),又称为M point,为最后一支MCA-M3离开侧裂成为M4的部位。从该点分叉形成上下两个分支,ascending terminal ramus/posterior ascending branch(终升支/后升支)和descending terminal ramus/distal descending branch(终降支/远降支),前者为缘上回所围绕,后者插入颞上回和缘上回移行部内。

图8、外侧裂及其分支(Ono)

interhemispheric/longitudinal fissure(纵裂):分隔两侧大脑半球至胼胝体,大脑镰插入其中但未至胼胝体,故两侧扣带回相接触。包含下方的callosal cistern(胼胝体池)和上方的interhemispheric cisterns(半球间池),走行有pericallosal(胼周)和callosomarginal(胼缘)动脉。

transverse fissure of Bichat(横裂):内侧为大脑脚,前上方为视束,后上方为丘脑枕,下方为海马旁回下托。双侧的前端位于前穿质区域,向外与外侧裂沟通,向后包含crural cistern(大脑脚池)、ambient cistern(环池)和quadrigeminal or pineal cistern(四叠体池),转向上前方聚拢为中线处的cistern of the velum interpositum(中间帆池),全程向外紧邻choroidal fissure(脉络裂)(详见《“自说自画”脉络膜》。个人认为,之所以称为横裂,从形态学上,即上述脑池“横向”插入telecephalon(端脑)和diencephalon(间脑)之间;又反映了胚胎发育过程中前者C形围绕后者蜷曲的过程;若假想沿横裂打开脉络裂,再将尾状核从lamina affixa(丘脑附着板)剥离下来,在foramen of Monro(室间孔)处切断后壁的穹隆乳头体束,分离前壁的前连合与终板,即可将端脑从间脑上“横断”。

图9、大脑外侧裂、纵裂、横裂示意图

接下来的《上篇》将详细记录大脑外侧面的少见脑沟脑回,《下篇》为下内侧面和底面的沟回,并在此基础上简单归纳经典的Brodmann皮层功能分区。

感谢小石城蔡理兄弟的Ono经典著作馈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