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主動確認如何精準成長

 秦声何来 2022-01-11


20190516·00000046

本文共1183個字,建議閱讀時間9分鐘

秦聲何來相約千裏之外

不主動確認如何精準成長

期待進步的各位秦友:

大家好!

我是妳的朋友閱讀顧問小秦,

這是我寫給妳的第一百五十六封信。

沒有人可以絕對客觀的看待自己。每個人都需要找到可信度更高,願意表達分歧的人做老師。因為他們正在幫助自己不犯錯,少犯錯,犯小錯,錯了能改。

我是誰?我一直以為我知道自己是誰,我了解自己是怎麽想的,對於這一點我已經深信了二十多年。而如今我懷疑了,特別是近半年來,懷疑得厲害。就在最近我已經證實了自己懷疑的正確性――我不是我以為的我。

每個人都有一個我以為的我,和無數個別人眼中的妳,所以我們認識自己的角度不能太單一。人的主觀是怎麽來的?就是太相信自己的感覺,從來不曾透過別人的眼睛看看自己,也不認為這是重要的。

認識別人眼中的自己的過程就是不斷確認自己以及確認自己想法的過程。一個能正確評估自己的人會發現自己對自己的判斷跟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是大致相同的。

這也在提醒我們,當發現別人眼中的自己有問題時,當發現別人對一件事的看法與我不同時,我們都應該引起重視。這既是正確認識自己的必經過程,也是開啟自我反思之路的契機。

關於確認,我的老師給我說過要分為三種情況來看,之前不太能理解,今天能理解一些並且深知它的重要性了。

事前確認。做任何事都別沖動,想清楚再行動也不遲。有計劃,有安排,有步驟的做一件事會讓人心中有底。我們要對自己能不能做一件事有盡可能客觀的評估,如果拿不準就多請教可信度更高的人,善於聽意見和建議是一種能力。

事中確認。有的事可能是突發性的,有的事確實是一時沖動了,這都沒有關系,這也可以理解。但關鍵是有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失控了,能不能及時剎車,並重新把事情的走向引導回可控的軌道上去。這個時候沒有智囊指導,我幾乎可以肯定自己會把事情越弄越糟,直到一發不可收拾,損失慘重。

事後確認。坦白說這是最不好的情況,而且這樣的確認幾乎沒有任何意義。這就等於妳已經有了自己的註意,甚至在確認前都已經采取行動了。一切都已經註定,那又何必再確認呢?此時的人是絕對主觀的,聽不進任何意見。在一個人頭腦發熱時妳給他講真相只是制造對抗,或者給自己制造麻煩,於己於人都沒有任何好處的事何必要做呢?

這三種情況從現象來看都是主動的,於人無害,但是於己卻全然不同。第一種知道自己主觀而提前預防,屬於高度理性高度智慧的人;第二種知道自己主觀但不能完全掌控自己,屬於修煉理性修煉智慧的人;第三種不知道自己主觀且不撞南墻不回頭,屬於無知但卻認為自己有知的人。

三種人,三種結局。現象相同,本質卻大相徑庭。要想精準成長,我應該如何發揮確認的力量?我會不斷思考,不斷踐行,朝著正確的方向奔跑。

各位秦友

明天見

閲讀顧問小秦

2019.05.16

於秦讀社·南書房

推薦閱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