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三大陷阱​

 秦声何来 2022-01-11


20190827·000000105

本文共1125個字,建議閱讀時間9分鐘

秦聲何來相約千裏之外

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三大陷阱

期待進步的各位秦友:

大家好!

我是妳的朋友閱讀顧問小秦,

這是我寫給妳的第二百五十七封信。

知識泛濫的時代,成為知識的搬運工已經沒有未來價值,這既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焦慮,也是我們這代人的機遇,因為創造成為了未來的主旋律。

創造常常伴隨著全新的問題、挑戰和發展而存在,創造的過程就是解決問題、迎接挑戰和擁抱發展的過程。

對每個人而言創造的具體意義都不相同,但總的原則就是客觀而準確的評估自己,然後在自己的真實基礎之上不斷打破固有的舊觀念,重建新觀念,讓自己的頭腦時刻處於變化與變通之中,以應對外界的不確定性和自己遇到的一切發展問題,讓自己的生命得到新的拓展。

我之所以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是因為當我反思自己時,發現過去的自己嚴重缺乏面對問題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生命沒有創造,只有逃避、退縮和得過且過,假裝忙忙碌碌也只為遮蔽平庸而幹癟的自己。

在反思中,我總結出自己在解決問題時常犯的三個錯誤,這也是思維觀念上存在的三大陷阱。

第一,完美主義思維。完美主義的本質是自戀,主觀的高估自己而忽略客觀事實,總想立馬解決問題。

面對任何問題抓住本質,找到核心關鍵點都至關重要,這也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但這考驗的是一個人找到正確解題思路和順勢直擊問題本質的思維能力。我們不能只要完美的結果而不要形成完美結果的過程,更不能因為追求想象中的完美結果而不敢大膽探索和嘗試創造能夠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盡管它通常並不完美。


第二,標準答案思維。在創造的世界裏沒有標準答案,能夠解決問題就是答案,能夠達成共識就是答案,能夠讓自己服務的客戶滿意就是答案。

天地萬物都是變化的,用固化的思維模式應對變化的世界註定舉步維艱,一敗塗地。打破標準答案思維,讓自己的大腦跳動和活躍起來,去發現問題,去研究問題,去解決問題,確保每一天都是全新的自己。

第三,自我孤立思維。自己和自己的世界本是一個整體,一切都是聯系的,而我們卻人為切斷了本就存在的聯系,讓自己成為了一座孤島,讓自己面對的問題都成為孤立的新問題。

新瓶裝舊酒,同樣的問題,只要換個場景就不知道該怎麽辦了,換個人就不知道該怎麽處了,換個方式就不知道該怎麽解決了,沒有連續深入的意識就永遠沒有舉一反三的能力。

綜上所述,人的大腦是換不了的,但是我們能夠換的就是自己的思維觀念。為了讓自己熱愛創造,有能力創造,我們要避免以上這三大陷阱,在前進的道路上時刻提醒自己要理性客觀、保持變化和連續深入,唯有如此才能真的發展和創造自己。我們一起加油。

各位秦友

明天見

閲讀顧問小秦

2019.08.27

於秦讀社·南書房

推薦閱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