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如何高质量陪伴"的几点思考!

 秦声何来 2022-01-11

2.其实,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从主体(父母),客体(孩子),关系(陪伴行为)三个维度概括了高质量陪伴所需要把握的三个原则。陪伴过程中,对照这三个原则就能提高陪伴质量。前文具体内容未展开,此文继续交流。

3.高质量陪伴原则之一:以孩子为主。

4.这个原则包含了两层意思:

(1)浅层含义:陪伴要遵循以孩子为中心的原则。换句话说是家长陪伴孩子,不是孩子陪伴家长。

(2)深层含义:在亲子关系中要尊重彼此人格独立与自我意识。也就是说父母在心理上要意识到无论孩子年龄大小,孩子在人格上都是独立个体,不是家长的附庸。双方关系是平等的,这样才能做到以孩子为主。

5.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父母自己先得有“自我”,才能容得下孩子的“自我”。如果父母没有自我或是错误自我,就容易在陪伴中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入侵孩子的边界;二是被孩子入侵。也就是说在陪伴过程中,或是强制压迫干预孩子,或是宠溺放纵孩子。甚至忘记了陪伴的目的,拿孩子来刷存在感。这些错误行为都会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6.高质量陪伴原则之二,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能够被父母"看见"。

7.什么是被父母“看见”? 武志红在《与另一个自己谈谈心》一书中谈到亲子关系时,描述了一个画面“尚在蹒跚学步的孩子玩耍(即探索世界)。他很专注,但他会不断地回头看,要确定妈妈在不在,有时要与妈妈分享。妈妈在,他就能专注;妈妈不在,他会恐慌,乃至哭泣,专注也就不可能了。专注与爱是在一起的。妈妈凝视过你,你就能凝视万物。

8.英国心理学家莱茵说,“存在等于被感知”。而陪伴就是让孩子感知到自己的存在。

9.高质量陪伴原则之三,重视质量而非数量

10.孩子的心灵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同成长阶段,孩子对陪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父母需要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并非只用单一的方式陪伴。而陪伴质量主要体现在具体场景中,并非陪伴时间的长短。

11.能够体现高质量陪伴的三个场景:

(1)睡觉;哄孩子睡觉,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等等。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心跳,呼吸到父母的气息,聆听父母的声音,这是爱的传递,也高质量陪伴的体现。

(2)玩耍;孩子自己在玩耍,父母在陪伴。孩子能够感受到被陪伴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是孩子精神世界的根基。此时父母要让孩子保持专注而不被打断。

(3)互动;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和练习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父母的情绪、语气、态度、性格、价值观等特征会在互动过程中传递给孩子。

12.其实,高质量的陪伴的目的,就是父母把爱的情感力量,正确的价值观,好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形成好习惯和好性格。而陪伴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照见自我,修复童年,修炼心性的过程

13.如果说要用一个词来评定义“高质量陪伴”标准的话,那就是愉悦。

14.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父母的陪伴下快乐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