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的思维模式隐藏在你对事物的看法中。 2.小时候看《西游记》,有一段没看懂。就是唐僧到达大雷音寺之后,阿傩、伽叶向唐僧索要人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红包”。唐僧没有给,于是就传了无字天书。后来唐僧舍了紫金钵盂才换来了真经。 3.小时候看到这段觉得很来气。说好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就能取得真经,为何还出了这样的幺蛾子?真是世风日下,有辱佛门清净。 4.昨日与师父探讨这个话题,师父顺便给我做了一下思维训练,让我突然明白了。思维局限让人无知,而无知约等于愚蠢。 5.让我们再回到这事儿上来。阿傩、伽叶向唐僧索要“红包”这事,佛祖知道吗?当然知道。既然知道,那为何还默许他们这样做?不给“红包”,就传给唐僧无字天书?不是让他白跑一趟吗?这事的意味得慢慢品。从这事中至少可以反映出五种思维模式,就看你想到哪一层: 6.第一层:想到佛门“腐败”。 我小时候只能看到这一层。这是黑白思维。凡事非黑即白。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是非分明。 7.第二层:想到凡事都有代价。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这一层大家都能想到。这是单一思维。这也是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价值观。尽管如此,你还是会心生疑惑,不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吗,这些不是代价吗?不急,你继续往下看,到后面你就懂了。 8.第三层:想到经书传承的价值化。 如果你想到这一层,说明你具有商业思维。佛祖是通过阿傩、伽叶给唐僧上了一课。“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就是说人总得吃饭吧?白手传经,靠什么生活?商业思维是价值交换思维。各有各的责任,各有各的成本,各有各的收获。每个人的付出与收获其他人都不能替代。这是一层意思。 9.还有另一层意思。如果传经者不让受众“付费”,那么且不说这些人是否能够听懂真经,就算能听懂,“白送”的东西谁又会珍惜呢?有句老话,人不识货钱识货。就算听不懂,经书的价值也能够用另一种外显形式体现。这是佛祖在教唐僧,以后传经时,也要做价值交换,不能白讲,否则,不仅传经没有效果,经书还可能失传。这像不像知识付费? 10.第四层,仅仅读经书并不能修成正果。 能够想到这一层就不是一般人了。我是想不到的。这是师父的指点。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能成佛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看了真经,而是因为他们经历了磨难。经书只是成佛的药引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读书要与实践结合。看透了这一层,才能打通知行合一的命门,才是真修行。这是王阳明的心学思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