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克荣 | 良师益友陈永福

 富平人原创馆 2022-01-11

良师益友陈永福

文/党克荣

陈永福老师,去世多年了,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任富平县流曲完小(通川学校)校长,是我县早期知名校长之一,他德才兼备,教师楷模,一代名师。
我和陈老师相识,缘于1969年春,我回曹村七年制学校任教,宿舍在学校西北院,我住第三个房子,陈老师住第二个,恰巧宿舍相连。我白天晚上没事就到陈老师房子聊天,因为我刚参加工作,常常向他请教,时间长了,我们就成了忘年之交。
当时正值“文革”后期,陈老师卸任校长,是一名普通教师,他任一二年级语文、数学教学兼班主任,在那种环境下,毫无怨言。他备课、上课、自习辅导、作业批阅十分认真,晚上备课、作业批阅常到深夜。他家在曹村孙家堡,离学校很近,但始终住宿在校,十分难能可贵!
多次下午学生放学后,陈老师还邀我到他家闲坐,喝茶聊天。他家在曹村孙家堡西南角,当时和其兄同住一院。说他祖居曹村田家堡,一次还领我到田家堡北边,看他家即将崩塌的老屋。
陈老师为人热心,乐于助人。记得我当时任初中部班主任,每学期开学初,要布置教室,陈老师毛笔字写得十分好。我说让他写些标语,他欣然答应,我领来彩色纸,利用学生放学后空闲时间写。那时一般内容都写毛主席语录,他拿着语录本,早已精选好,他认真一笔一划写,写了好多次,他还给好多班布置教室写标语。
陈老师待人诚恳,为人正派,慢慢的我和他成了密友。记得有一次晚上,我到时任学校负责人的支致全老师房子,支老师悄悄告诉我,说林*叛逃了,不敢告诉别人,当时此消息在保密时期。我那时刚加入党组织,我知道陈老师也是老党员,我唯一告诉了陈老师。陈老师当时四十多岁,我二十几岁,他常常给我讲怎样备课、上课,怎样教育学生,所以他是我参加工作后第一任良师益友。
文革结束后,陈老师先后调雷村七年制学校、到贤七年制学校任校长十多年。多年后我到雷村工作,好多老教师给我说陈老师是位好老师,好校长,声誉相当高。
1981年8月,曹村初中新成立,他任首任校长,我是副校长兼教导主任,我们又在一处工作相处。
虽然和陈老师工作关系只有一年,他于82年秋卸任校长退休,但这一年,我十分感激他对我工作的关心和指导。曹村初中初成立,只集中全乡8个毕业班学生,22名教师。学校每周日晚全干会,他让我主持安排工作,因我兼教导主任,学校中心工作又是教学。我安排完工作后,请陈校长讲话,他开言第一句是“党校长安排的工作……” 一句党校长显示了他对我工作的尊重,给了我工作的信心和力量。他对学校工作抓得严而细,经常让我深入班级,和教师座谈,了解检查,听听课,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勤政。
陈校长待人诚实,他常给我讲领导以和为贵,与人为善,搞好各方面团结。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教师经常去他房子聊天,谈工作。他德高望重,广大教师都尊重他,愿意向他反映问题。他十分关心广大教师,及时掌握教师的工作生活困难,帮助解决。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学会做学校领导的本领,在我以后多年领导工作受益匪浅,所以在工作上他也是我的良师。
陈校长注意教师素质培养,严师出高徒。那时建校初,教师编制短缺,所有教师都满量上岗,特别是一些年老教师,我看到他们辛苦,一次我给陈校长说,能否给上级再要一两位老师,他给我说,兵在精不在多。由于陈校长领导有方,学校一年一切转入正轨,当年中考就取得优异成绩。
1982年秋,陈永福老校长退休,王世杰任校长,我仍为副校长近十年。陈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住在学校,自愿承担学校花园和绿化管护任务,勤劳不辍。他宿舍在进了校门东边,有个套间,他房子成了我们喝茶闲聊中心,我每天闲余都到他房子坐坐。在我离开曹村初中到雷村工作,在流曲片视导室组织的初中统考,我多次到曹村初中任主考,每次来都看望陈老师。

前左是陈永福老师

多年后,我已退休,陈老师和老伴也搬回家中居住,他的新家在曹村西街路北,和大儿子兴运住在一起。那时曹村逢集会,我上集会都会到他家去看望,逢春节后也去看望他,他经常询问我家里情况。记得他八十多岁,有年春节后,还让他大儿子用自行车推的来到我家里,我说你年纪大不用来,他说那要来,家里还有老人。在他生命最后时刻,我去看望他,已经昏迷不醒,不能言语,我在他耳朵旁大声连续说,我克荣,来看你,他还回了一声我的名子。
他年近九旬耄耋之年去世,在三天祭日,我在他灵堂前含泪深深三鞠躬,以表示对几十年良师益友的最后告别,陈永福老师永远活在我心中!

二零二二年元月于富平

作者介绍

党克荣,男,富平曹村人,退休教师,大专学历,中共党员,从事乡村教育工作四十年。





讲述富平人的故事,

凝聚富平人的力量,

弘扬富平人的精神,

打造富平人的品牌!

《富平人》投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