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亭救阵的滦河曾经运输过1100万斛军粮

 燕山茶社 2022-01-11

编著:王伊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

滦河源头

滦河被当地人们称作“母亲河”,滦河流水长年不断,水深流急,年平均径流量48亿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4000立方米每秒。夏秋季节,河水暴涨,泛滥成灾,淹没农田,冲毁村庄。因河道上下游落差大,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年平均输沙量2010万立方米,1959年达8790万立方米。泥沙下泄使下游河床抬高,因此,河道频繁改道。

据水经注记载:“濡水(滦河古称)北出,东至乐安亭北,从东南入海,则二千余年,径流故道尤在东也。”后改道从西南入海。元泰定元年(1324年)改道东移,于大清河口入海。明景泰三年(1452年),滦河从乐亭县界处分为东西两支,东支“葫芦河”,从乐亭东南入海;西支“汀流河”,从县西南大清河入海。光绪九年(1883年)滦河西支从汀流河以南入海改从汀流河、乐亭胡家坨至董庄一带入海(即现在二滦河)。民国二十七年 (1938年)二滦河闭塞,又改道从甜水沟入海(即现在兜网铺)。

滦河大规模水运,起于东汉末年,曹操打败袁绍之后,为了彻底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曾调兵北上,征讨三郡乌桓,即辽西蹋顿、右北平乌延、辽东苏仆延,完成北方统一大业。在开凿平虏渠、泉州渠的同时,又从滦河的盐关口至乐安亭(乐亭)南,开挖了一条新河(乐亭新河套即其故迹),形成了下至渤海,上通右北平郡。

东晋咸康六年(公元340年),后赵王石虎“谋伐燕慕容氏”,命司、冀、青、徐、幽、并、雍七州之民,五丁佂三,四丁抽二,合邺城(河北临彰寐镇一带)用兵50万,乘船万艘,“自河通海,运谷1100万斛于乐安城(今救阵)。”由此开始滦水海运。

唐初期,李世民曾两次东征高丽,需要从南方运入粮草辎重以供军需。因滦河是河海运输枢纽,成了军事后勤供应基地。据史料记载,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曾从山东登莱(今蓬莱)运粮及辎重抵达津渝(今天津大沽口),再泛舟入濡水而上行,经乐(安)亭、汀流河、马城、滦州,再抵平(今卢龙),以饷军士。唐神龙初年(公元705年),姜师渡任河北道监察节度使,于蓟门涨水为沟,以防契丹入寇,又循曹操河运取道运送军中辎重以饷边关。据顾炎武《日知录》载:“盖柳城(今朝阳)陷没之后,至开元初新立治所,乃转东南之粟以饷之耳。” 载的是唐开元年代柳城被契丹占领以后,平州等边塞的粮草,大都由东南苏、杭等地靠海运供应,当时诗人杜甫(公元 712-770年)有诗云:

幽燕盛用武,

供给亦劳哉。

吴门持粟布,

泛海凌蓬莱。

吴门指苏州一带,据史书记载:“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分卢龙、石城二县,置马城,通水运”,官府在马城设河运码头,作为通水积粮之地。同时,滦河入海的新桥海口(今“马头营镇”)乐安亭(今“救阵”)、汀流河、偏凉汀、平州(卢龙) 码头进一步完善起来。

地图上的滦河

金天会三年(1125年)9月,宋精兵3000自海入滦河北上,偷袭平州大寨,两军激战于马城,杀马城守将节度使卢干,取其银牌、马匹、兵杖而去。

随着金、宋对峙日趋激烈,南方粮食无法北调,金遂从后方塞外运粮入关,以充军需,并扩建原汉时所建在银夯柳(今汤家河镇)的储粮仓库马城廒。金为广开运粮之路,曾多次疏浚滦河、青河、沂河,在滦河入海口设置重镇新桥镇(今“马头营镇”)。据《滦州志》载:河北漕粮不足以提供军队,自塞外“板城” (今承德)、洒河(迁西县境内)运粮入滦河。

1994年,汤家河发现大量窖藏币,其中北宋钱占90%,最晚年代钱币为金大定通宝,可以肯定为大定稍晚时期所藏。当时乐亭为金朝所治,出土宋钱如此之多,可见当时虽然南北交兵,但这里的泛海水运,南北贸易从未间断。

元朝大兴水运,河海联运并行。特别是在滦河上游开平建立陪都,因此,曾多次疏浚滦河河道,使其畅通无阻,以保障对上都的物资供应。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正月,奉诏发平、滦军民在滦州造船2000艘,以通漕运。同年10月,设置大都(今北京)至平滦、平滦至瓜州南北两大漕运司, 使长江流域和滦河流域的河海联运紧密联系起来。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8月,姚演向朝廷进言:“疏竣滦河,漕运上都开平备船500艘,水手10000名,纤夫2.4万名。”如此大规模的漕运,很快使承德这个闭塞的山城物资充盈,跃身成为元朝两大繁荣的名都之一。

据下游乐亭县《县志》记载:明代,滦河上起承德下板城、下至海口,航运河道长247公里,重点码头21个,并可由河通海,南抵山东烟台,东达辽宁大连、营口,西至塘沽、天津,可谓是四通八达。明亡淸兴,长城内外一统,渤海湾北岸失去海防意义。官船停航,商船不见官船同航,不敢独自冒险,繁荣一时的“津乐海运”遂告中断。

清乾隆年间,乐亭知县勘查滦河水道称:“东岸自姚新庄始,抵沙铺5里,河身宽20余丈,深丈余;自沙铺至西岸(西支)汀流河6里,河身宽30余丈;自汀流河滦州交界起至石各庄3里;自石各庄至贾各庄4里,河身宽五六十丈,深一至二丈不等。内有沙沟一处宽三四尺,深二三尺,小船可行。至贾各庄,河身宽三四十丈,深六七尺;自新立庄至小圣里,河身宽一二十丈,深六七尺;自小圣庙至边流河8里,河身宽四五十丈,深五六尺,东有河套比大河较宽,船由西行;自汀流河至马家渡口6里,河身宽五六丈,深二三丈;自马家渡口至嵩林(城西葛庄以西)渡口6里,再增宽四五十丈,深四五尺。以上河身俱系沙底;自嵩林渡口至老龙口7里,河身宽八九十丈,水深七八尺,系泥底;自老河口至垫子渡口10里,两岸宽五六十丈,深八九尺;自垫子渡口至常家渡口6里,河身宽二三十丈,深八九尺;自常家渡口至小河沿7里,河身宽五六十丈,深七八尺,内有土坎二道,小船可行;自小河沿至石家坨10里,河身宽四五十丈,深为丈余;自“石家坨”至“马头营”3里,河身宽20余丈,深二丈余;自马头营至大淸河入海25里,河身宽10余丈,深一二丈不等。以上河底俱系沙底,西岸自“汀流河”起至大清河口,共105里。”这可视为自明景泰三年至淸代光绪九年滦河西支水运河道最精确的基本情况。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成。京津百货和洋货以及东北的粮食纷纷涌入乐亭,乐亭的土特产品及手工业产品(大白菜、大萝卜、柳编、苇席等)也大批量以海运为主地销运外埠(天津、大连、营口、安东、烟台等),使得乐亭沿海港湾繁盛起来。可供海船停靠的大淸河、小港和甜水沟等地,开办起粮行、货栈、店铺和牙行。大淸河也随之建起十几个船坞,可同时停靠10多只海船装卸货物。

淸末民国初,乐亭海运持续繁盛。当时,京奉铁路(今京沈线)虽早已修成,但从东北运销乐亭的粮食、木料,仍以海运为主。海运旅程近,少周转环节,运费低。海运船以外来船为主,只有石臼坨岛(菩提岛)大庙主持僧法本,在大淸河养海船(大木船)3只,经常出航天津、烟台、安东等外埠,算是当地海运的一支奇葩。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侵入冀东。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乐亭沿海大淸河、红房子木楼等地,建营房驻兵,控制海面,外埠商船不敢来往,海上商运又告中断。

1940年,日伪“华北盐业”营办大淸河盐场,产盐全部由海上运走。迄止1945年日本投降前,唐山旅游岛周边的海运,只有日(本)营运盐船,从大淸河口装载运往汉沽、塘沽等港口。日本投降后,日(本)营办大淸河盐场停办,及1946年冬至1947年冬,国民党政府军队盘踞乐亭,并未恢复盐场,这一阶段,旅游岛至天津、汉沽、塘沽间“绝无船只”。

滦河水草丰美

滦河水运始于唐开元十八年(730),兴盛时期起自元朝。元政府曾在建国120年之中的8年中,2次疏通河道,使中下游畅通,河运逐渐兴起。据《滦州志》记载:滦河西岸要冲滦州一地就造船2000余只,投入航运。又载,上行下行船只,均集结于滦州偏凉汀、东门外、马城和乐亭之汀流河等处,多时停泊达500余只,上行船载运粮食、棉花、手工业产品、食盐和海产干腌制品,下行船载运木材、石料、纸张和药材。

清朝末年,洋货大量涌入,境内的土特产,如海盐、猪鬃、笤帚等也向外埠运输,由天津、大连、烟台等地来的五桅杆、七桅杆装载上万斤的大船云集大清河口、甜水沟一带,由滦河上溯到会里、汀流河、滦县、承德等地。光绪十八年(1895),京奉铁路修到滦州,在偏凉汀建滦州火车站,滦州一举变成公路、铁路、水路的转运枢纽,乐亭海口运进的布匹、粮食以及地方产的食盐等,运到滦县、迁安、承德。从承德、迁安运回木材、山货、中药材、毛头纸等。还从滦县运入石料、石灰、煤炭从天津、北京用火车运来的日用百货、煤油、火柴等。在汀流河、会里、马头营等水旱码头装船、卸船仍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民国年间,唐山的水运业仍很兴旺,汀流河、甜水沟等码头货栈达十几家,往来于天津、烟台、大连、营口的海运大船不绝于港,除外地的五桅、七桅的大船外,乐亭的大船也参与海运,主要从东北运入粮食。据民国24年统计,从大连、营口年运入高粱25万石,从天津等地运入洋布15200包、煤油500箱、火柴1万箱。外运去烟台、上海大豆3.9万石,玉米2.4万石、籽棉80万担,笤帚、柳编90万件,毛虾、海米120万斤。运入的货物,有的还要装平底小船转运到滦县、迁安、承德等地,再从那里运入石料、石灰、煤炭、木料、山货、药材等。滦河上每年有上千条船往来于各个码头之间。

走出去,走得更远些,也许是久居一个地域的人们寻求新的出路最普遍的追求,唐山地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外界的兴趣比当地多得多,这种追求成就了这片土地的流动,也制约了这块土地的发展。而滦河却始终在这块土地上无声地坚定地流淌着。

滦河,自古就是航运要道,这种交流,润物细无声地塑造着这块地域的性格、积蓄着这块地域的物质与精神的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