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专题
2022-01-11 | 阅:  转:  |  分享 
  
兰亭集序王羲之一、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1、王羲之其人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世人称之“书圣”。后任右军将军,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
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右军祠王羲之当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祠内以方型回廊围绕的“墨华池”
上有“墨华亭”。2、羲之其书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
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
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王羲之《黄庭经》墨迹(唐临本)姨母帖《丧乱·二谢·得
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书。纸本。现藏日本帝室。王羲之——兰亭序飞白是https://baike.baidu.com/item
/%E4%B9%A6%E6%B3%95/177069书法中的一种特殊https://baike.baidu.com/item/%E
7%AC%94%E6%B3%95/6357842笔法,相传是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9
%A6%E6%B3%95%E5%AE%B6/1242244书法家https://baike.baidu.com/item/%E8%
94%A1%E9%82%95/16969蔡邕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匠人用刷ht
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D%E7%B2%89/9597056白粉的帚写字,https
://baike.baidu.com/item/%E8%94%A1%E9%82%95/16969蔡邕见后,归作“飞白书”。它的笔画
有的部分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画突出,北宋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84%E4%BC%
AF%E6%80%9D/1172658黄伯思说:"取其若发丝处谓之白,其势若飞举者谓之飞。"今人把书画的干https://baik
e.baidu.com/item/%E6%9E%AF%E7%AC%94枯笔触部分也泛称飞白,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枯笔所写。汉魏宫阙
题字,曾广泛采用。3、羲之其事洗笔成墨池在童年时代,王羲之就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他在练字的时候,往往废寝忘食。据说有一次,他想
书法入了迷,居然把手中拿着的面包当毛笔,用来沾墨想写字!他经常到屋外的小池塘洗毛笔,结果池里的水都变黑了。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
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
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
,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
分。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一体。——
(唐张怀瓘)《书断》入木三分晋代的大士族郗(chī)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
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
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
了他。袒腹东床袒腹东床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以书换鹅《晋书·王羲之传
》记下了这样一件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王羲之为之感动,边派人去集市买来几把扇子,取出随身带的笔墨在扇上挥毫,一一题款落印。然后对老婆婆说:“老人家,你为我斩杀了心爱的
大白鹅,我很是过意不去,请把这几把扇子拿到市上,卖上几串钱,算是我对你的补偿吧。”以书换鹅王羲之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几只好鹅
,就特地跑到道观去欣赏,并且不惜重金,希望道士把鹅卖给他。但是无论王羲之如何请求,道士就是不肯。后来道士说:“若你帮我写一部《道
德经》,我就把鹅送给你。”王羲之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有什么困难,你为何不早说?”立刻进道观写字,完成后才欢欢喜喜地赶着这群鹅
回家。王羲之以书换鹅图鹅池的左旁,是一座式样别致的三角形石质碑亭。碑上镌刻“鹅池”两字,气势磅震荡礡。传说“鹅池”两字出自王
羲之、王献之父子两人的手笔。当年,王羲之在池边刚写完“鹅”字,忽然听到“圣旨到”,便搁笔迎旨。一旁正在练字的儿子王献之,趁父亲离开
之际,提笔补上了“池”字,一碑两字,父子合璧,成了千古佳话。二、兰亭介绍被称为中国书法圣地的“兰亭”,位在浙江省绍兴县的西南部
,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虽然不大,却为中外游人所瞩目。“兰亭”两字系清康熙手迹,文
革期间碑被红卫兵砸断,劫后余生,遂成残字。“兰亭”景区门口的古典标志,是一颗大型印章。“流觞亭”内部陈设,展出一些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御碑正面刻着清康熙帝临摹所书《兰亭集序》。碑的反面刻着清乾隆帝所书《兰亭即事》诗,祖孙皇帝手迹同处一碑,世所罕见。“御碑
亭”的精雕石狮兰亭书法博物馆的“古砚展”。荷叶青蛙跳池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里都会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书坛名家雅集兰亭,
研讨书学,泼墨挥毫,流觞赋诗,盛况非凡。兰亭风景三、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
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
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
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魏晋风度代表人物:【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王谢世家】:以王导为主的王家:王导、王敦、王羲之等以谢
安为主的谢家:谢安、谢玄、谢灵运等【桃源陶令】:陶渊明魏晋——“人的觉醒的时代”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对人生短促的喟叹,是时代的典
型音调。魏晋文人形形色色的生死观决定着他们迥异的行动:或炼丹吃药追求长生,或努力望建功立业以成就此生,或沉湎于酒而放浪形骸以忘却
生死,或信佛而寄希望于来生,或超越生死、听由天命。沉湎于酒是放浪形骸的重要表现形式,以阮籍、刘伶为代表。放浪形骸对生死超脱的背后,
隐藏着对生命的强烈眷恋与对死亡的极大恐惧。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
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世说新语·任诞》兰亭集序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
、孙绰等41位文人墨客在兰亭修禊雅集。王羲之、孙绰等26人当场赋诗,共得37篇。王羲之将这些诗句汇集起来,编辑成一本《兰亭集》,并
为此集作了一篇序,共324字。四、文体知识《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引言、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b
á)是一类。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
或理解。一、书序写在一部书或一篇诗文前边的文字,对其进行说明。古代的“序”文,有时也写作“叙”、“引”,也称“题辞”。二、赠别
序古人在亲朋师友离别之际,有临别赠文以示推重赞许、劝勉嘱托的习俗。三、宴集序多用以记宴饮盛会,其来源也与临觞赋诗、为诗作序有关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王勃的《滕王阁序》李白《春夜宴从弟桃
花园序》五、初读感知ɡuǐ癸丑()会稽山()修禊事()激湍
()流觞()骋怀()放浪形骸()趣舍万殊(
)一契()嗟悼()彭殇()kuàijīxìtuānchěnɡshānɡqū
?háiqìjiēdàoshānɡ六、课文研读第1自然段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永和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汉武帝首创,为“建元”。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会更改年号——“改元”。一个皇帝
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康熙皇帝等。癸丑——天干地支纪年法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01?甲子11甲戌21甲申31?甲午41甲辰51甲寅02?乙丑1
2?乙亥22乙酉32?乙未42乙巳52?乙卯03?丙寅13丙子23丙戌33丙申43丙午53丙辰04丁卯14丁丑24丁亥34丁酉4
4丁未54丁巳05戊辰15戊寅25戊子35戊戌45戊申55?戊午06己巳16己卯26己丑36?己亥46?己酉56?己未07庚午17
?庚辰27庚寅37?庚子47?庚戌57?庚申08辛未18?辛巳28?辛卯38?辛丑48?辛亥58?辛酉09壬申19壬午29?壬辰3
9?壬寅49?壬子59?壬戌10癸酉20癸未30?癸巳40?癸卯50?癸丑60?癸亥殷人将60干支循环纪日,六十是殷人一周的日数,
十日是一旬,因此甲子表也称为“六旬表”。干支纪日又发展到纪年、纪月、纪时,形成干支历。2020庚子年丁酉年壬寅年20172022暮
春伯(孟)、仲、叔、季指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孟”为最长,“季”为最幼。四季排行“孟、仲、季”三个月(即孟春、仲春、季春,孟夏
、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因而称为“四季”。山阴是因其地处会稽山之北而得之。山南、水北为阳衡阳衡山之南
洛阳洛水之北华阴华山之北淮阴淮水之南禊事古代传统民俗。季春时,官吏及百姓都到水边嬉游,是古已有之的消灾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中国古
代诗人雅聚的经典范式。上巳、曲水流觞含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六、课文研读第1自然段春季的末一个月,三月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
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介词结构后置的一种祭礼举行时间、季节、地点、事件课文研读第1自然段形作名,年轻、长者都群贤毕至,少长咸
集。形作名,贤才都人物第1自然段课文研读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
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酒杯高高的竹子名作动,围绕映衬排列使…流动名作动,饮酒繁盛旁边乐器,指音乐作诗觞从角,傷(?shān
g)省声。觞咏雅第2自然段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和风这
抒发胸臆自然万物用来…的之:定语后置标志动作名,眼睛,耳朵值得穷尽实在一二段有怎样的感情基调?乐作者为何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呢?
为何而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人贤
时美乐景美事趣兴雅第3自然段一俯一仰之间,时间短暂。有的人助词,引起下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
托,放浪形骸之外。取独从…中取得依,随着通“晤”,面对面寄托所爱好的事物第3自然段趋向,取向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
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对…事物不一样满足自得一时高兴的样子附着往,到达等到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
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过去,以前指“向之”句,它到、
及自然因第3自然段思考:本段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是?岂不痛哉!痛什么?!痛什么?!人生短暂之痛俯仰一世,老之将至所之既倦,情
随事迁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无常之痛往事不再之痛生死难测之痛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生出“痛”?以“俯仰”作为“
宴集”到“死离”的过渡;前面谈到“乐”,此段谈到“乐有尽头”,并由类比到“生有尽头”。作者为何要将“乐有尽头”与“生有尽头”作
类比?二者有相似性,都有尽头,都快速(俯仰)消逝。二者有相关性,乐生所以恶死,乐以忘死。第4自然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
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符契。两半,可合在一起面对本来明白悲伤未成年而死去的人一、齐,作动词。
把…看做一样(相等)无根据符契是古代朝廷调动军队或发布命令的信物,通常用竹板或金属制成,上面刻着文字,剖分为两半,一半留在朝廷,一半由将帅持有。它是权力的象征第4自然段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一个个纵使……的原因情趣这次(集会)的诗文思考:本段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些字词?悲夫!悲夫!"悲"什么?"悲"什么?悲死生之大,古今同感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今之视昔)今(我)(后之视今)千古同古人,今人,后人无不悲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生死难测。总结:本文的行文脉络?聚会之乐死生之痛千古同悲文章情感变化文章情感变化乐悲痛鲁迅将魏晋风度概括为:药、酒、美姿容、神韵
献花(0)
+1
(本文系太好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