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下午,随着鞍体与底座的成功对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完成首件散索鞍吊装作业。 伶仃洋大桥西锚碇右幅散索鞍已吊装到位 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关键构造物伶仃洋大桥为主跨1666米的超大跨径海中钢箱梁悬索桥。 作为悬索桥的重要结构之一,散索鞍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主缆的传力方向,将主缆分散为索股并分别锚固在锚碇上。 伶仃洋大桥共有四件散索鞍,此次吊装是西锚碇右幅散索鞍鞍体,鞍体重达166吨,为体大质重的铸焊组合结构,由保利长大深中通道S05合同段项目部负责吊装。 现场正在进行散索鞍吊装作业 本次吊装过程中控制难度大,鞍体需以设计的倾斜姿态进行起吊,锚碇锚体的不对称性结构进一步加大了鞍体翻身与吊装难度。 为攻克吊装难题,项目团队集思广益,在起吊前先使用高精度测量设备确定鞍体的重心,再用300吨履带吊和50吨汽车吊配合定位架调整好起吊姿态,将鞍体精准地摆放至指定位置再进行起吊。 现场正在进行散索鞍吊装作业 项目采用了自行设计的专用门式吊架配合液压起吊系统进行施工,将鞍体吊装至指定高度后再下放,实现鞍体安装。按计划,伶仃洋大桥锚碇散索鞍将在1月完成安装。 下一步,项目将逐步开展猫道及牵引系统施工。 作者:黄卫 摄影:黄卫、沈卫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