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生猪肉到活小猪,小学生年终奖品再升级,学生喜欢、实惠的,未必就是好的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2-01-12

【平湖一柱 第1678期 学校管理专题

        【核心提示学校就应该有学校的样子,颁发给学生的奖品也应该打着文化的烙印,学校不是菜市,学生拎着鸡鸭鱼肉校园走不是亮丽风景,学校不是养殖场,学生赶着小猪跑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1月6日,云南昭通一小学,20名优秀学生受奖,奖品是一头活蹦乱跳的小猪。此举受到不少网友的热捧。认为对农村小学生来说,小猪当奖品,灵气活泼可爱,适合小学生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实用、接地气;小猪当奖品,学生回去要喂养,本身也是一个以劳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教育,其过程的长期性,对学生的成长和激励都具有较强、较长的持续性影响;更加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于一些经济困难家庭来说,也是一种扶贫脱困的手段,意义深远。

年终岁末,期末回家,带着成绩,领着奖状、抱着奖品回家过年,是学生最大的快事,让学生有收获感,可激励获奖者再接再厉,鞭策所有学生积极向上,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标杆、榜样,指明了努力、前向的方向,营造起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因此,一直以来,期末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发奖状、颁奖品都是学校的规定动作,是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正面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一般情况下,学校对学生进行奖励,是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当然也可以辅加一些适当的物质奖励。

精神奖励通常是一张奖状,学生领回家贴在墙上,不但天天自己看、家人看,亲朋好友来了,也会看,看了更会交口称赞,这会让学生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会让他们更加自信和努力。近年来,不少学校把奖状改为了证书,便于学生收藏,也可经常拿出来“回看”“回味”,更可以起到长期的激励作用。

至于物质奖励,对中小学生来说,则是象征性的,要适可而止。但是近年来,不少地方对物质奖励不但加大了力度,提高了“额度”,更是花样翻新,从现金到购物卡,从青菜到干菜,从鲤鱼到猪肉,这一次,更是直接升级到了直接赶回一头“活小猪”……这些形式多样,五花八门的奖品,虽然实惠、实用,也受到了学生、家长、网友的认可和欢迎,但平湖一柱以为,却并不值得提倡和推广。

首先,不利于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当下的任务是好好读书学习,物质奖励的目的是激发他们刻苦学习、好好读书的欲望,“最实用”的物质是能直接服务、帮助他们学习,如图书、文具等,且价值不易过高,旨在激励,而非是对学习付出的回报。

鲤鱼、猪肉等“过度实用”的“物质刺激”会让中小学生形成“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庸俗的、实用主义功利观——把追求物质利益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对正在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与书香校园的氛围格格不入。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学校是学生读书的地方,是一个文化场所,一切活动都应充满文化的气息。闻见的应该是书香,听到的是书声,看见的应该是文化……在文化的环境中,他们才会心向读书,成为读书人。现在的校园,学生看到的鲤鱼、猪肉甚至活猪满校园跑,学生是高兴了,是实惠了,可是,还有读书的心思吗?

如果鲜鱼摊摆在书店里不合时宜,猪肉架排放在图书馆里不雅观,那么,一个本是读书的校园里,一个个本是读书的学生,在领奖台上领着活鱼,抱着鱼肉,牵着活猪不是很滑稽吗?

再次,奖品“实惠”,受到学生和家长喜欢并不意味着就是“好奖品”。

前些年,在文艺界,有一个关于“艺术标准”的大讨论。有个顶尖大腕曾宣称:“我不知道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只要观众能笑就是我艺术的标准……”

好的艺术不仅会使人笑,让人悦,更能令人有美的享受。无论是高雅的阳春白雪,还是通俗的下里巴人,它们都会给人带来快乐,都会令人笑。但反过来,却并不是所有能让人笑的东西都是艺术,为搞笑而搞笑的低俗、庸俗做法绝不是艺术,也因此,垄断小品界多年的大腕从此销声匿迹。

这一点,我想对学校给学生选择什么样的物品当奖品,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学校就应该有学校的样子,颁发给学生的奖品也应该打着文化的烙印,学校不是菜市,学生拎着鸡鸭鱼肉校园走不是亮丽风景,学校不是养殖场,学生赶着小猪跑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教育需要创新,奖品也应与时俱进,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却不能忘记教育的初心,为追风,为博人眼球,而将教育功利化,庸俗化,用所谓“实惠”的奖品,将学生引领到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邪路上去!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