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 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河南省反诈骗中心 防范打击“双管齐下”反诈骗 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为全省的平安建设添砖加瓦 大家都说隔代亲, 孙子孙女找爷爷奶奶帮忙, 老人家一定是尽量满足。 然而, 骗子往往利用这种心理, 通过冒充受害人“亲属”, 利用伪基站仿冒境外诈骗电话(如+00、+19等), 以称呼“爷爷”、“奶奶”、 “姥姥”、“姥爷”的口吻, 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在这里, 小编先给大家敲个警钟, 也请大家提醒身边的老年人, 凡是接到境外陌生电话, 自称是“孙子”、“孙女” 打过来要钱的, 都有可能是骗子! 请提高警惕!!! 千万不要盲目转账汇款! 案情回顾 近日,王老先生在家里的座机上,接到一通开头显示为”+00“的境外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声称是他的孙子小王,并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在美国加州上学时,被牵扯进了一起重大的交通事故中,请求王老先生帮他解围,王老先生回想起自己的孙子小王确在美国上学,便二话没说答应了。 后来,其孙子“小王”便开始声情并茂的“诉说”着自己在美国遭遇的交通事故,要王老先生帮他垫付赔偿费、律师费、修理费以及医治费等,以骗取王老先生的信任,并通过王老先生的座机电话,告知了自己的收款账号,王老先生想也没多想,就匆忙的去了银行进行转账汇款。 等到真正的孙子小王找到了王老,在谈话过程中,王老先生发现自己受骗了,便随即拨打报警电话求助。 警方提醒: 1、骗子使用境外号码此类骗术中,因骗子冒充的“孙子”“孙女”多在境外工作或学习,骗子便抓住与老人生活联系不够密切的特性,向其拨打诈骗电话。骗子在通话过程中自称老人“孙子”的姓名或小名,甚至熟悉对老人的称谓,从而获取初步信任,使老人放下防备,骗子选择境外号码拨打老年人家中座机或手机,这增加了诈骗的可行性。 2、骗子利用老年人疼爱晚辈的心理,在取得老年人信任后,会在电话中营造出紧张的气氛,以“出事故”、“被警方拘留”等紧急事件为由,假装用焦急的语气和老人通话,勾起其担心的情绪,包括电话中会传来救护车、警车等声音,让老年人赶紧转账,老人便信以为真。 3.被通知“孙子”出事后,骗子又以“家丑不可外扬”为由,让老人不要告诉其他人,并催促老人赶紧往指定账户进行转账汇款,实际上是为了阻断老人与家里人的沟通,此时老人一旦着急帮助所谓的“孙子”“孙女”渡过难关,便会落入骗局。 再次提醒 其实,针对利用孙子孙女在境外留学或工作,冒充孙子孙女诈骗老年人的这类骗术,不法分子的欺骗手法大同小异,这次是“孙子”要“医疗费”,下次可能是“孙女”要“补习费”,骗子就是抓住了老年人的心理弱点,然后利用话术引导老年人一步步踏进设好的陷阱!!! 注意啦!!! 警方提醒 近期,许多不法分子谎称自己是老人家在海外留学或工作的孙子或孙女,在骗取老人家的信任后,以“发生事故““缴纳学费”“生病就医”“购买急需物品”等各种理由,向老人家借钱救急,而老人家警惕性低,被骗子甜甜地喊上几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就轻易的相信了对方。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遇到此类情况,可先通过微信视频通话与自己的孙子孙女进行核实,在转账汇款之前多与家人沟通商量,切不可盲目转账汇款! 转自河南反诈骗中心 来源: 平安三门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