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四川盆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备份区”?

 Loading69 2022-01-12

1964年开始,新中国制定了一项大计划:三线建设。

这是一个不得已的决定,当时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为了减少国家风险,也为了促进内陆的发展,做出了此计划。

而四川是大三线建设中的最重要省份。

后来,就有了“四川为战略备份区”的概念。

四川哪里突出?为何被如此看重?

(说四川是大后方,而把重庆放一边,那就是耍流氓。接下来的介绍里,提到的“四川”以四川、重庆不分家时为准,就是“大四川”。)

一、四川成为战略备份区的两大重要原因

1、地理位置是成为“战略备份区”的最重要原因

四川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西边是青藏高原,北边是岷山和大巴山,东边是巫山、雪峰山,南边是大娄山、金沙江、云贵高原,这属于易守难攻型的省份。

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四川地处西南,远离北方,在古代少了游牧民族的直接侵扰。同时也远离东南沿海,少了近代鬼子们的坚船利炮的攻击。

从北而来,道路艰难,因此有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词,来犯之敌进攻不易。从东而来,长江是最主要的航道,于是,长江沿岸才可以设置很多关卡,阻止敌人的进攻。从西过来,丘陵和连绵的山脉,让来犯之敌行路困难,而且也让自己有着充分的准备时间。从南而来,云贵高原、金沙江等都是一道道屏障。

而四川东部的皱褶山脉,也能对东来的敌人攻势,形成一次次的缓冲。

只要把握住几个方向的关口,四川的安全性就会显著提高。

可以这么说,如果华夏民族遭到严重的战火危机,四川绝对是个出众的大后方。

有人会说,什么年代了,武器如此先进,哪里有绝对安全的区域?此话没错,如果都是不要命的打,那么,确实没有安全的大后方。

但是,那些超级武器谁敢直接用?是不想活了,还是想让人类完蛋?至于一般的导弹,要想摧毁四川,那得多少颗啊!况且,四川的防空洞数量相当不少。

君不见,一个阿富汗的塔利班,凭借山脉的帮助,都能让美国无功而返,何况四川呢?

在这个还需要陆军的时代,地面战争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存在。

所以说,大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可以担任战略大后方,可以担任根据地的作用,否则,战火纷飞的年代,蒋介石何以将重庆作为陪都?

2、四川地域不小,人口不少,面貌很好

作为战略备份区,面积不能太小,而且人口不能太少,否则支撑不起来。

现在的四川48.6万平方公里,超过德国面积,也超过日本面积,更超过英国面积。重庆面积有8.24万平方公里,两者加起来有56.8万平方公里,面积确实不小。

四川人口有多少呢?8300多万人口,重庆有3200多万人口,加起来有1.1亿多,仅次于日本,位居全球第12位。

如此大的地域,加上如此多的人口,大四川作为战略备份区,没有问题,再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虽然人口不少,更突出的是川人的精神面貌。

四川最近800多年的历史,就是川人对外不屈的历史,他们韧劲十足,他们大多很具民族大义。但平时,这些川人好吃、好喝、好耍,不是在喝茶,就是在打麻将。

蒙古军进攻时,川人积极抵抗,哪怕蒙古铁骑无双,川人也要奋力一搏。发生在1259年的战事,大多数川人都能说一说,因为蒙古大汗蒙哥命丧钓鱼城。之后,蒙古人撤退,再到后来,忽必烈不再走西线,从东边下手。在忽必烈灭了南宋后,钓鱼城依然没有突破还在坚持。

这就是川人的坚韧和不屈,但凡有一点机会,那就不放弃。

大清入关前后,张献忠军队、大清军队先后来到了四川,为了各自的统治,几番肆虐,几番屠杀,四川人口锐减。后来就有了“湖广填四川”。

而面对清朝的统治,1796年爆发了白莲教起义,爆发的源头就是在四川达州。

近代军阀之间开战的时候,川人不愿自相残杀,因此出现了“白天枪口高抬,假装开战,晚上坐下喝酒”的场景。

抗战时期,川军出川,和外来的日本鬼子死拼、血拼。

在八年抗战期间,四川有302万青年上了战场,有64万人伤亡。可以这样说,当时,没五个抗日战士中就有一个是川军。这是全国参与抗战人数最多的省份。

不仅如此,抗战期间,四川出动了三百多万服工役的。而在全国供给的粮食中,四川贡献了三分之一。

于是,抗战前后,无论是国军领导李宗仁、何应钦等,还是解放军的一些领导,都发出了“感谢四川”的言论。

一寸山河一寸血,川军对于抗日战争有着绝对的贡献。

难道川人不怕死吗?也怕,但是在关键时刻,在民族大义面前,川人不惧生死,愿意前赴后继的抛头颅、洒热血。

川人的血性,川人的坚韧,川人的大局观,都是四川成为战略备份区最好的补充和支撑。

二、“三线建设”促进了四川的工业化发展,让“战略备份区”变得名副其实

四川,古代称之为“天府之国”,这里物产富饶,土地肥沃。

当年,秦统一六国之前,是占据了巴蜀,将其作为了重要的后勤资源供应基地,这对秦国统一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川盆地,就像一个大粮仓,在农耕时代,真是老牛逼了。

到了近代,抗日战争中,重庆成了陪都,国家的重要工商业企业,一些重要的生产企业,也被迁了过来。

可是,国民党时代的发展,是被动式的,并不是全面的。

1964年,国家领导人基于“老东北工业基地就在美日等帝国主义的炮火射程内”,又与老大哥苏联开始交恶,东北风险急剧放大,而同时,东南沿海的风险程度也很高,毕竟,周边第一岛链上的美国人做了各种布局,因此有了“三线建设”计划。

所谓的三线,包括京广线以西、甘肃省的乌鞘岭以东和山西省雁门关以南的广大地区,具体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青海省和陕西省的全部,山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和豫西、鄂西、湘西、冀西、桂西北、粤北等地区。

而这三线建设,又分为大三线和小三线,大三线指的就是要建立中国的战略后方基地,从交通运输到邮电通信,从国防工业到基础工业,进行全面建设。

这大三线的建设,就是建立了一个全面的备用战略根据地,是对中华民族留存火种的最后退路。

小三线,主要指的就是建立一批军事装备生产厂,以及为这些厂建立配套,为祖国的国防稳定给予支撑。

三线的建设,是个国家级的战略。

而三线建设中,西南是重重之重,四川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分了西南三线建设的核心。

从1964年到1979年,利用三个五年计划,三线建设卓有成效,整个建设涵盖了13个省、自治区,共投入2,050余亿元资金,几百万人力,安排了数千个建设项目。

这样的投入,改变了我国各地域的工业结构,也初步改变了内陆交通落后、工业薄弱、资源开发水平低的局面。

而在四川,这十几年时间,工业体系开始完善,全国38个重要工业部门,四川样样俱全。而且,在十几年间,四川建起了以攀枝花为代表的300多个大中型企业。

而在产业上,大四川各区域有所侧重,有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有以成都、德阳、绵阳为中心的航空航天、核工业、电子行业、发电设备、重型机械等基地,还有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基地,另外,还有川南盐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

总之,四川作为三线建设的核心,国家投入很大,整体工业体系全面建立。

而随着工业体系的全面化,国防工业在四川的发展,“战略备份区”对四川更显得名副其实。

现在,一些当时建立的国防重点企业,一些军转民了,一些成为了高科技企业,还有一些重复建设、改制不易且技术落后的军工厂也被进行了国有资产的处理。

回到文章开头,四川成为战略备份区的两个最重要原因,一是地理特点,二是区域面积不小,人口不少。而三线建设计划的落实,工业的全面发展,让四川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战略备份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