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日磾后人被曹操所害,改成一个少见姓氏,可是后人依然能人辈出

 历史解密坊 2022-01-12

俗话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有时候受局势所迫不得不更名改姓,否则在劫难逃,尤其在古代社会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比如,西汉名臣金日磾的后人就遭遇厄运,他们不得不改一个极为罕见的姓氏,结果后代的子孙还依然名人辈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又有哪些名人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金日蝉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匈奴政治家,他本是匈奴国太子,史称“休屠王”。在西汉武帝时期,匈奴国内部纷争混乱,于是金日蝉和父亲归降了汉朝,虽然在一开始他们也备受武帝的猜忌,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确定他们是诚心归降。因此,金日蝉凭借卓越的政治才能,也得到了到武帝重用,官至光禄大夫,成为了武帝的“智囊团”成员之一。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病重,他在临终前将辅佐幼帝刘弗陵的重任交给了金日磾,但金日磾以能力不足为由让给了大臣霍光,而选择作为霍光的“副手”,全心全意辅佐幼帝。可见,武帝对金日磾十分信任,也足以表明其政治才能,但可惜武帝驾崩第二年金日磾也病逝了,赐敬侯,葬于汉武帝茂陵。

据史料记载,金日磾有三子,长子是汉武帝的弄儿,次子金赏和三子金建。在三子中,有关金赏的记载相对较多,他娶霍光之女,后又继承金日磾爵位,官至奉车都尉。然而,金日磾的后人也并没有一帆风顺,在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金氏家族受到排挤和打压也开始日暮西山,再到东汉末年许昌金氏反曹,结果被曹操所害,家族人为保全不得不更名改姓四处躲藏。

在金氏家族中,有一支逃到了丛家岘,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文登县,并且当地居民十有八九都姓丛,于是金氏家族的成员也都改为了丛姓。对他们来说,金是高贵的姓氏,丛的卑微的姓氏,因此也刚好能掩人耳目。就这样,金氏家族便在文登繁衍生息,并根据族谱的记载他们都尊金日磾为始祖。值得一提的是,在后世丛姓也人才辈出,而他们全部都是金日磾的后裔。

比如,明朝孝宗时期的大臣丛兰,他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及第,步入仕途后政绩斐然,最后官至工部尚书。丛兰为官期间,他尽忠职守一心为民,也更不畏权贵,不仅在朝堂上敢于直言上谏,在军政方面也有气魄非凡。比如,丛兰担任兵科右给事中的时候,在边疆襄理军务长达二十余年,不仅平定了困扰明朝多年的匪患和胡患,还建立稳定的边疆贸易秩序。因此,丛兰在边疆地区颇有声望,也深受百姓的爱戴,并且被百姓们称之为“威震三边”。

除了像丛兰这样的朝政大员之外,金日磾的后裔中还有文学家,比如清朝著名诗人和书法家丛大为,按照族谱记载他是丛兰的玄孙。丛大为出生于明末,虽然在崇祯十五年他也进士及第,但可惜后来明朝覆灭,于是丛大为就没有选择仕途,而是云游天下。在期间,丛大为钻研书法和文学创作,也留下的不少的真迹和诗篇,如《携雪堂诗草》和《赤山湖志》等等。

在近代历史上,金日磾的后裔中还有革命志士,比如辛亥革命中的“一门三烈”丛氏三兄弟,即丛管珠、丛琦珠和丛环珠。史料记载,丛氏三兄弟都先后在东瀛留学,期间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加入了同盟会革命军。在辛亥革命推翻清廷的运动中,丛氏三兄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他们最后都英勇的牺牲了,但是其精神却一直激励着后人勇往直前。

到了近代社会,金日磾的后裔也依然在各行各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比如,我国著名铅球运动员丛玉珍,她曾两次打破女子铅球运动的亚洲纪录,被人们称之为“亚洲大力士”。还有著名戏曲家丛珊和著名演员丛培信,以及其他不计其数的杰出人才,都在为新时代的建设无私的奉献自己。

不管怎么说,金日磾的后裔是成功的,虽然在历史上遭遇厄运,但是都化险为夷,尤其是在改为丛姓之后家族也更加兴旺。因此,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改变,一切困难都能被排除。

参考资料:

《中华名人大传》作者:高山,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