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省博物馆这次开年“珍品”山水画展,半数以上首次亮相

 行者aw7sg93q3w 2022-01-12

停下脚步,驻足观赏。上个周末,位于辽宁省博物馆第三层第20号展厅内,三三两两的观众围聚在一幅古代山水画前,静心品味古画之美。

1月7日,“江山如画——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正式启幕。此展不仅是辽宁省博物馆开年首展,也是该馆首次对馆藏“立轴”山水画作集中展出。

“这次展览中,一半以上的立轴山水画都是首次展出,有些画作值得认真欣赏。”辽宁省博物馆展览策划部工作人员杨勇说。

辽宁省博物馆以馆藏古代绘画数量多、作品精而蜚声海内外。此次展览辽博独辟蹊径,特意从馆藏古代绘画珍品挑选出立轴作品集中进行展览展示。这也是继2016年手卷山水画展后,辽博时隔6年,再一次集中展示馆藏的古代山水画作。

此次展览从1月7日开始,至4月10日结束,共展出66组作品。作品时间跨度从宋辽一直延续到清代,其中,明清时期作品占较大比重,明代戴进的《溪堂诗意图》、明代吕纪《桃林聚禽图》、明代沈周的《魏园雅集图》、明代唐寅的《茅屋蒲团图》等精品画作都在此次展览中一一亮相,与观众见面。

杨勇表示,与辽博以往的古代山水画展览相比,此次展览呈现出几大亮点:首先,此次展览中的一半以上作品是首次亮相,这对喜爱古代山水画的观众来说是一次大饱眼福的好机会;其次,展览中的一些作品不论是在艺术价值上,还是在历史价值上,都具有标志性意义,可用“珍品”形容;再次,此次展览深挖了馆藏古代山水画中的精品,将那些虽然作者名气不是很大,但画作质量上乘的作品遴选了出来,可让观众欣赏一场高水准的“视觉盛宴”。再有就是,此次展览中的画作尺幅较大,观众站在展品前会被深深吸引。

一般来讲,书画有立轴、手卷、册页、对幅等几种装裱形式。装裱形式不同,欣赏方式也不相同。“比如说,古人在欣赏手卷山水画的时候,因为是横幅作品,他们会一点点展开,也就是说在动态中欣赏。立轴则不然,因为它一下子全都打开了,可以看到整幅画的全貌,所以更适合站在画作前静态观赏。”杨勇说。

辽代,深山会棋图        


既作为此次展览的主要工作人员,也作为专研古代书画的研究人员,杨勇在被记者问到此次展览中首推值得观看的作品时,他给出的答案是:辽代的“深山会棋图”。

“深山会棋图”并不是用“家传”这种方式保存下来的,而是上世纪50年代,出土于法库县叶茂台乡一处辽代箫氏家族墓葬中。一千多年前的画作能在墓葬中完整保存至今,十分难得。

除了这个原因外,“深山会棋图”在古代山水画作中还具有标本意义。中国古代山水画第一个巅峰出现在五代、宋初,虽然也有据传宋初的山水画,但其真伪一直在学界存有争议。正因如此,出土于辽代早期墓葬中的“深山会棋图”,因为有了明确年代,所以在布局、绘画技法等细节上,可为鉴定同一时期其他山水画真伪提供标准。

杨勇表示,“深山会棋图”还是中国古代绘画中较早体现“文人雅集”这一主题的作品。画面中的山顶处,二人对弈;山脚下,一位文人缓步登山,旁边的两个童仆,一人背负酒葫芦,一人背负琴囊。整个画面将文人惬意悠然、超然世外的生活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马远,松寿图        


除了“深山会棋图”外,杨勇还向观众推荐此次展览中另一幅作品——宋代画家马远的“松寿图”。

马远是南宋宫廷画家。这幅“松寿图”之所以珍贵,除了构图独特、笔墨雄劲简洁外,还因为上面有南宋第四位皇帝宋宁宗赵扩的题诗。作为皇帝赠送给另一位大臣的祝寿作品,“松寿图”不论是画中灵芝、长松,还是皇帝题诗内容,都表达了祝福的深意,可以说内涵丰富,具有历史与艺术双重价值。

记者 : 朱忠鹤

编辑 : 张卓   审核 : 戴春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