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响乐中的萨克斯,绝妙!

 张问骅 2022-01-12

图片

萨克斯 在交响乐中并不常见
有着木管的柔润,兼具铜管的洪亮

配器大师从不会忘记用它

 这5段经典旋律,一览萨克斯之美 

1拉威尔《波莱罗舞曲》



1840年,萨克斯首次被设计出来。在当时,这件兼具木管和铜管特质的乐器,在军乐中流行起来,柏辽兹则是首个对它予以重视的作曲大师。

随后,它得到了一众法国作曲家的青睐。马斯奈、比才、拉威尔、德彪西都将其运用在了管弦乐创作之中,为乐队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便是一个经典的例子,他采用了最高音萨克斯管F调,高音萨克斯管降B调,次中音萨克斯管降B调三支,其中一段变奏,交给直管和弯管萨克斯主奏。

2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穆索尔斯基是俄国“强力五人团”中最重要的一位作曲大师,他的音乐斑斓奇幻,有着浓郁的俄罗斯民间风情。

《图画展览会》是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他根据已故画家朋友的一组绘画作品,创作了这套钢琴组曲。后经拉威尔配器,改编为管弦乐队版本广为流传。

其中这首《古堡》别出心裁地使用了萨克斯,如游吟诗人怀古兴叹般深情歌颂着一座古老的俄罗斯城堡,巴松管以一种古老的叙事口吻,与它形影交叠。

3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美国作曲家格什温十分崇拜拉威尔,甚至一度想要向他拜师。他们的音乐作品中,都有一定程度的爵士乐元素,譬如拉威尔的《第二小提琴奏鸣曲》。

格什温则更是将这种爵士乐的风格,发挥到了新的高度,他的《F大调钢琴协奏曲》、《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中,都有绝妙地使用萨克斯作为交响配器。

俏皮活泼的吹奏,蓬松温暖的质感,充满了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这一风格也影响了之后的伯恩斯坦等作曲家的创作。

4肖斯塔科维奇《爵士组曲》圆舞曲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文化艺术曾有过一段相对开放的时期,爵士乐这种起源于美国的音乐形式,也在那个时候进入这个国家,一度在市民间非常流行。


在此潮流背景下,不少苏联作曲也纷纷创作出了一批,带有鲜明苏维埃风格的爵士乐,它们与美国本土的爵士乐相去甚远,但也自成一种风格。

是肖斯塔科维奇将自己主观对爵士乐的理解,套用在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上,创作出了数套爵士组曲,这首《圆舞曲》在诸多影视名作的运用下,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作,常以表现奢靡慵懒的舞会氛围。

5. 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舞曲》是他极富天才的作品,尤其迷人的是第二首舞曲,是一首充满忧郁色彩的华尔兹,忧郁,悠远,又充满仁慈,充满了俄罗斯民间风情。

萨克斯作为这一段的主奏乐器,吹出哀愁和唯美的旋律,其他木管乐器与之交织呼应,勾勒出一片寂寥而广袤的意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