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导报》访谈 | 王义骅:印外求印

 黄俊俭书法 2022-01-12

《书法导报》访谈 


书家简介

王义骅 19716月生。1998年起供职于浙江省书协。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协青少年书法工作部成员,浙江省书协主席团成员、副秘书长、篆书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特聘教授,九三学社文艺与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1987年起师承西泠印社余正先生学习书法篆刻。1993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师从刘江、章祖安、王冬龄、祝遂之、陈振濂先生。主要著述有《徐三庚研究》《从书学看民国时期书法理论情况》《古典细朱文印概述》《新编篆刻五十讲》。


印外求印
——王义骅访谈
本报记者 黄俊俭

黄俊俭:你从小就在家庭的熏陶下喜爱写写画画。2004年,你33岁时荣获了西泠印社第五届篆刻作品评展特等奖,同时成为西泠印社第一位以考试入社的社员。当时,你有何感想?

王义骅:加入西泠印社一直是许多篆刻人的梦想,但由于要求很高,每年入社名额有限,所以我们称之为梦想,有许多同道一辈子都在孜孜以求,为了这个梦想不断努力。


2004年之前,我曾努力尝试请师长推荐入社,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被录取。2004年,西泠印社社委会公布考试入社的消息,我欣喜地看到了新的途径和机会。在那次投稿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对于送评的两方命题篆刻内容,我画了许多印稿,做了许多尝试,最终用6种不同的篆刻风格将它们表现出来。当时,一件印屏上能以多种形式风格呈现,并且都能保持相当水准要求的作者并不多,尤其是当时不少已成名的篆刻家,也只能作两三种印风创作。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其全方位的教学使我的篆刻视野不局限于一家一派,而是上迄秦玺汉印,下至明清流派诸家,都有过扎实的临摹与创作训练。因此,在2004年的考试入社整个过程中,美院的教育基础成为了我最后进入总决赛最重要的优势。现场考试10人,除了一名日本籍的作者现在我已经没有太多印象之外,其他选手或是早已熟知,或是在专业报刊及展览中神交已久,有这样一个机会见面,我是莫名的兴奋。当然,这种兴奋也夹杂着紧张。现场除了西泠印社的几位副社长和考官团队,还有来自浙江大学书画专业的本科、硕士,以及社会人士组成的观摩团队。因为只有第一名才能考试进社,不像后来几届的考试放宽到3至5个名额,所以大家都特别紧张。


我有过两次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入学考试的经历,因此相较于其他同道,现场比赛不至于紧张得大失水准。而且说句题外话,我很喜欢钓鱼,时常参加钓鱼比赛,所以现场比赛时的心理素质较为稳定,整场考试的发挥自己还颇为满意。下午的考试是学术答辩,由于这是西泠印社第一次开考,因此学术题目并不是很难,只要对印学史、书法史和相关文史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基本上都能答出来。但因为考试的紧张氛围,许多同道错过了答题的良机,与考试入社失之交臂。


我想,最后我能胜出,当时有媒体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而我自己想来,正如前面所述,我在中国美术学院实践与理论两方面4年本科扎实的学习经历,以及较为稳定的心理素质是最后胜出的原因。其实,与我水平相当的同道还有不少,我想我是幸运的。今天我再回顾过往,也是希望给未来想通过考试入社的年轻人分享经验。

黄俊俭:你曾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师从刘江、章祖安、王冬龄、陈振濂、祝遂之先生,受到了良好的学院教育。请你回忆一下你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学习情况,并请谈谈当代印坛的风格走向。

王义骅:我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是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纯艺术类招生的专业美术学院极为稀少,招收书法篆刻专业的学校更是凤毛麟角。当时,书法篆刻专业隶属于国画系,是国画系4个专业中的1个,两年招一届,每届只招收4至6名学生。所以,能够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成为国画系的一名本科学生难度很大,考上的同学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院的学术氛围很浓,老师的教学有明确的思路,平日的作业也管理严格,同学之间的学风也非常好。


因此,4年的本科学习教会了我学习书法、篆刻的途径与方法。本科的教学从临摹百家到最终创作,学院要求学生有宽广的视野。短短的4年中要学的东西很多,大部分名帖名家作品都是一两周的课程时间,但训练的是一种方法,在不断接触新的学习单元主题的训练中,同学们会越来越快速的抓住形式特点,以至于到本科的高年级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而不再是以往跟着老师亦步亦趋的学习方法。这应该就是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教育的宗旨和理念,并不是培养会写某一种,或者会刻某一风格的书法家、篆刻家,而是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触类旁通的艺术家。具备了这种能力,在毕业以后我们都感觉到还有无尽的艺术天地可以去探索尝试。


我认为,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很重要,我也一直在践行着作为传承者的使命。与古人相比,我们能获得的资讯越来越多,现在所能够获得的各种新资料是前人根本无法想象的。所以,篆刻艺术在一代代传承过程中,呈现出更加多元的发展态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篆刻艺术开始走向展厅,其生存空间和欣赏方式也从文房案头转向展厅。建国后,大量考古发现的新成果,楚简、金文等新发现文字被篆刻家运用到篆刻创作中。我想,将来的篆刻艺术一定会产生更多我们现在未曾见到的风格。

黄俊俭:现阶段,我们该如何重新树立起浙派篆刻的大旗?

王义骅:说到篆刻流派,我觉得要把某种风格称之为某一流派,他必须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一是有一定的风格形式。二是有一定的创作群体。三是某种风格形式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地演变与发展,虽然表现形式在不断演进,但它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实质是不变的。早期的文人印有许多都是文人画稿子,请工匠镌刻的。后来,“灯光冻”印石的发现,使石质印材大量为文人所使用,便开始了文人自己设计、自己刻的状态。这在明代一些印谱的序跋里都能够找到佐证。所以,明代早期是“工人之印”到“文人之印”的过渡阶段。现在,我们回头看清代初期的《学山堂印谱》《飞鸿堂印谱》等印谱,其表现出的技法水平要远远超过丁敬,而作品的气息则远逊于西泠八家。从西泠八家的传承到后人称之为“浙派”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清代文字考据学、金石学的兴盛带动了篆刻艺术的发展,使得“印外求印”更有学术背景。喜欢考古访碑、探寻古文字的文人参与篆刻,将金石与篆刻融合追求创新,成为一种潮流,浙派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浙派追求的是“古意”,是融入金石气和印宗秦汉的古意。清末、民国时期的印坛浙派传承人中有不少是职业艺术家,如赵次闲、徐三庚,以及晚年寓居上海的王福庵。他们在继承浙派的同时,博采众长并结合时代的审美探索,创作出细朱文这种雅俗共赏的印风。其实,篆刻艺术到了民国时期已经大融合了,浙派传人也吸收了许多其他篆刻群体的艺术形式,将浙派篆刻艺术不断地向前发展。浙派篆刻艺术到了当代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多借鉴、多思考、多学习、多交流。要加强对古代经典作品的深入理解,要加强自身诗、书、画、印的全面修养,要尽可能地拓宽视野,最大限度地“印外求印”。

黄俊俭:你对篆刻爱好者有何建议?要想成为一名篆刻家,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养?

王义骅:现在经济发展了,文化艺术也随之蓬勃发展,书法、篆刻空前繁荣。学习篆刻,需要学习的方面很多。列举如下:


一、识篆。要对古文字各个时期的字形、字法有全面、清晰的理解。二、书法。一名篆刻家首先必须是书法家,掌握篆字的用笔和书写特征。三、全面了解印文化的知识。包括印学史、印学理论等。四、要不断提升审美修养。五、要找一个“明师”,而不是所谓的“名师”。一个好的老师懂得因材施教,不会让你走弯路。六、勤奋。

王义骅作品
月下东邻吹箫

王义骅作品  隔江山寺闻钟


王义骅作品  山阴渔父

(访谈发表于2022年1月12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十版)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财经大学当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书法访谈录》《军旅书家访谈录》,曾在南宁、苏州、扬州、厦门,以及马来西亚举办个人书法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