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消除带状疱疹,科学护理必不可少 案例回顾 患者,男,64岁,因“发现鼻根、右眼睑肿胀3天”入院,眼科检查见:右眼上睑皮肤肿胀,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中央炎症浸润,其余结构清晰,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右眼带状疱疹性眼炎,遵医嘱予阿昔洛韦眼液、可乐必妥眼液、贝复舒眼液滴眼后症状好转。 知识链接 1.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潜伏在人体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后所引起的以皮肤损害为主的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生带状疱疹。 2.带状疱疹的传播途径 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但一般认为带状疱疹主要不是通过外源性感染,而是婴幼儿期患水痘后病毒潜伏性感染的再激活所致。 3.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起病初期,可出现低热和全身不适。随后出现沿着神经节段分布的局部皮肤灼痒、疼痛或感觉异常等。 1~3天后沿着周围神经分布区域出现成簇的红色斑丘疹,很快发展为水疱,疱疹从米粒大至绿豆大不等,分批出现,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呈带状排列,故名“带状疱疹”,伴有显著的神经痛是该病突出特征。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也可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发生眼带状疱疹,病后常发展成角膜炎与虹膜睫状体炎,若发生角膜溃疡可致失明。病毒侵犯脑神经,可出现面瘫、听力丧失、眩晕、咽喉麻痹等。 还可发生播散性带状疱疹,表现为除皮肤损害外,伴有高热和毒血症,甚至发生带状疱疹肺炎和脑膜脑炎。 4.带状疱疹的治疗 治疗原则:止痛、抗病毒和预防继发感染等。 疱疹局部可用阿昔洛韦乳剂涂抹,可缩短病程。神经疼痛剧烈者,给镇痛药。保持皮损处清洁,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带状疱疹的护理要点 1.饮食护理 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饮食,忌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 2.疼痛护理 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利于患者休息,嘱患者穿宽松、柔软的衣裤,避免衣服过小摩擦增加患处疼痛,指导患者放松心情,多与人沟通交流,分散注意力,疼痛剧烈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注意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 3.皮肤护理 评估皮疹分布的范围及皮肤受损的程度,室温适宜,衣被不宜过厚,勤换洗,以免造成患者不适,患处皮肤保持清洁,剪短指甲,以免抓伤皮肤,积极治疗疱疹,防止发生破损、溃烂,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局部如有破损应及时换药,保护创面,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有水疱、血疱时,应在无菌技术下抽取疱液,保留疱壁,皮损结痂时待其自行脱落。 4.眼部护理 嘱患者不宜终日紧闭双眼,应活动眼球,眼部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如有角膜溃疡者禁用冲洗,可用棉签擦除分泌物,防止眼睑粘连,眼部滴药时动作轻柔。 知识链接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从根源降低发病风险 带状疱疹疫苗属于国家非免疫规划疫苗,需要居民自愿、自费接种。 接种对象:仅50岁以上人群可接种。 如何接种:疫苗为两剂次,两针需间隔2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 接种条件:感染过水痘和带状疱疹的人也可以接种。 不良反应:偶有注射部位疼痛、发红、肿胀,疲乏,头痛等,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作者简介 文章作者:金梦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