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红火火过大年”之一《序》

 新用户07932792 2022-01-12

文图  原创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随着父辈们陆续年迈、离世,那个叫做家乡的地方也距我们越来越远,远到虽然老宅、老屋还在,但很少再回去;远到即便人回去了,心灵却找不到了栖息之地;远到更多的出现在回忆里,慢慢变成了故乡……

年关又近,我把以前写的关于“家乡的年”的文字整理出来,谨以此系列文字,致我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的年。——题记

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序

家乡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承载着我们成长的记忆,除了她固有的可爱之外,还被注入了情感内涵。想起家乡就会想起亲人,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和激情飞扬的青春,所以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对家乡都有着难舍的情怀和永远的挂牵。不论家乡富裕还是贫穷、美丽还是质朴,那份乡情都深入骨髓、融进生命,是我们一辈子也解不开的情结。

我的家乡在邯郸市馆陶县魏僧寨镇一个叫孙雷寨的小村,那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作为冀鲁分界线卫运在村东几公里处缓缓流淌。这条曾经漕运发达、泽被百姓的河流,如今虽然繁华不再,成了一条季节河,但千百年来滋养那片肥沃的土地,成就了两岸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

我们村所属的魏僧寨镇据说因唐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魏征而得名,史传魏征就是我们那一带的人。魏僧寨镇地处河北省馆陶县北部,辖31个行政村,是县域北部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号称馆陶县第一镇,从县城通往镇里的公共汽车设为1路就是佐证。魏僧寨镇距县城20多公里,北与邢台接壤,东与山东隔河相望,属两省四县(市)交汇地区,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全镇以农业为主业,3600多公顷土地属于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一年可种两季,每季亩产可达千斤以上,都是优质的吨良田。

魏僧寨镇还在全县率先开展设施蔬菜种植,成立了不少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不仅让本地人吃上了新鲜多样的错季果蔬,还远销外地,富裕了一方农民。离我们村只有1华里远的安雷寨村,近几年家家户户种植冬季草莓,据说用牛奶浇灌,纯有机产品,品相和口感都相当好,售价高达每市斤100元,还供不应求。

老家那片的养殖业也发展迅速,主要养猪和鸡,蛋鸡存栏数达一百多万只,为馆陶成为全国第一个贴着标签卖鸡蛋的县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大堂哥就在镇上经销饲料,这些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不仅把几个孩子都供得大学毕业,而且买宅置地,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发展传统农业同时家乡还一河之隔的“中国轴承之乡”——山东烟店镇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起集产、供、销于一体的轴承业,让全镇经济突飞猛进,造就了一大批轴承专业户、专业村。近几年依托轴承产业,在馆陶县的轴承发源地、也就是我们邻村的马栏厂建了轴承小镇,不仅吸引了远远近近的人去观光游览,也带动了附近村民发家致富。我有一个家是前符渡的表哥,轴承生意就做得很大,身家少说也有几千万。

别看馆陶是个只有30多万人口的小县,但自西汉初置县,是为数不多沿用2000多年不改名字的千年古县。历史上,馆陶曾多次隶属山东,最近的一次是1965年才划归河北邯郸,用父亲的话说,老家是圣人走过的地方,所以有着淳朴的民风和古老的民俗比如过年,特别是我们小时候的年,有着极具特色的年俗年趣,比现在热闹得多,这也是吸引我们回去的原因之一。

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炎黄子孙历来最讲家国情怀,注重亲情、乡情,在乎团团圆圆一年一度的春节作为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更是备受重视。在外的人们,无论离家多远只要条件许可,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乡,于是就有了一票难求的春运特色,就有了红红火火的年的气氛。

说来我在家乡已没有什么直系亲属,经年的老宅早就无人居住,在岁月的侵蚀中已是风雨飘摇,与村里竞相盖起的新房相比更显破旧。我七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真正在家乡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但吃百家饭长大的我,对家乡的情意比一般人更深一层。特别是亲我爱我的大爷大娘一家人,早已把我当作家中一员,甚至比亲的更亲。

人常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在老家,出了嫁的姐妹要去婆家过年我却享受着家庭中男孩才有的待遇每年刚进腊月,就不断接到亲人们的电话,哥哥、姐姐和大娘在电话那头,用无比亲切的乡音轻唤我的乳名,询问我的归期。不苟言笑的大爷也在旁边不停地问:“妮儿,哪天动身回家呀?”说实在话,这几年看着老人日渐苍老的身影,我心里对回家是有些忌惮的。

常常想起我在加拿大的一同学发在Email中的一段话:“我们的父母,就象上帝给我们指派的天使, 赋予我们生命,护佑我们长大,然后在特定的时间离开,好让我们独立前行尽管那个特定的时间有早有晚,但总要到来。”是啊,人年轻时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各忙各的,并没有过多地关注我们的父辈等有一天我们懂得了、体会了,却又往往失去了报答的机会,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而亲不待。所以无论多忙多累多不易,都应该尽可能多回家看看,陪父母说说话、吃顿饭尤其过年的时候,那可是他们365天的期盼和等待啊!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