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高手踢遍武馆,一路所向披靡,庄稼汉两招将其制服

 老大姐嗨 2022-01-12

明朝永乐年间,沧州一带习武成风,县城遍地都是武馆。其中以拳师王怀仁开设的宏威武馆声名最响。这王怀仁外家功夫了得,内功更是不俗,门下弟子也个个都是一把好手。

这天晌午,庄稼汉刘三踏进了宏威武馆的门。此时,弟子们都在院子里歇息。刘三转了一圈,见一个五十出头的清瘦汉子正坐在院中凉椅上乘凉,刘三料想他应该就是王拳师,小跑过去躬身一礼,说:“王拳师,我叫刘三,特意前来拜您为师!”

说罢,便要跪下磕头。哪知他身子刚刚弯下,王怀仁就跳将起来,右手凉扇在他腋下轻轻一扶,刘三顿觉一股气浪袭来,不由自主跌了个大跟头,院中的弟子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文章图片1

王怀仁一把将他扶起,好心劝道:“年轻人,你还是回去吧!”

王怀仁选徒弟的眼光极准,这年轻人资质太差,回去务农才是正道。

只见刘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边叩头边对王拳师说道:“我自幼体弱多病,做不得农活,长到十八岁还要靠爹娘养活,实在惭愧。今天大老远跑过来投到您门下,只想习武强身,求您收下我吧!”

王怀仁摇摇头,回身进屋,把刘三撂在一边。

歇完午晌,弟子们都在院子里扎马练拳,刘三则顶着毒日,跪在地上,一动不动。这一跪便到了深夜,王怀仁见他仍长跪不起,动了恻隐之心,只好将他收为徒弟。

此后,刘三正式成立了拳馆的弟子,每日与师兄弟们一同操练。可他资质太差,扎马、走步、绕桩,没有一项能够练得下来。久而久之,人人都说他不是练武的材料,刘三却不理会,日夜苦练基本功。

文章图片2

一年下来,刘三身体也日渐强壮魁梧起来,操练时也不落人后了。王怀仁见他勤勉肯学,便开始教他练拳。

刘三学拳法那是吃尽了苦头,他脑子不灵光,常常是起手就忘招,三四个月下来,毫无进展。王怀仁无奈,只好改教他兵刃。那日,王怀仁抽出一挺长枪,在空中一抖,舞得如花团锦簇一般,甚是令人眼花缭乱。刘三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跪下来连叩了几个头,脸上早已是泪流满面。

王怀仁见状,心里明白,他学不来这枪法,真后悔当初收了这个徒弟,实在是误人误己啊。一气之下,他把枪折成两截,从此不再教刘三。

刘三自知资质平庸,师父也已尽心尽力。此后,他便毫无怨言在武馆里打起杂来,洗衣做饭,事无巨细。此外,刘三仍然每晚坚持扎马练桩,练习基本功。

一晃三年过去了,艺成的弟子都要出师了。按照宏威拳馆的规矩,每个弟子出师,师父都要赠送一件像样的兵器,再加授一招绝技。那天,大伙全都兴高采烈,等着师父赠送兵器、传授绝技。院子里摆上了香案,王怀仁笑盈盈地向弟子们递送兵器,逐一亲传绝技。

受礼完毕,王怀仁目光扫见了刘三,叹了口气,暗自说道:这个徒弟日后若在江湖上与人动起手来,必定枉送性命,不如今日绝了他的习武念头,让他回家务农,也好过个平安日子。

文章图片3

想到这里,王怀仁走到兵器架前,抽出一根不青不黄的短棒,举起来,在空中一抡,大力砸下,随即扔给刘三,大喝一声:“去吧!”

这下周围的弟子无不窃笑,这哪里是授艺,分明就是在赶刘三出师。

刘三可不这么想,他趴在地上狠狠叩了几个头,泪如泉涌。今日承蒙师父亲赐兵器,还亲授绝技,心中无比感念师父的大恩大德。

刘三忙把师父抡棒砸地的身形步法牢牢记住,暗下决心,要把这招练好,日后再来报答师父。

就这样,刘三在师父的“谆谆教诲”和师兄弟们的嘲笑下出师了。他拎着短棒回到了家乡,见到父母,刘三向父母讲述了拜师学艺的经过。二老见儿子三年不见,长得如此高大健硕,甚是开心。乡亲们看了刘三扎马打拳的把式,又摸摸那根短棒,都赞赏刘三出息了。

此后,刘三便开始在家务农,他身高力大,在田间耕作播撒来去自如,挑水担肥那是健步如飞,庄稼收成也是一年比一年好,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文章图片4

但农闲时,刘三仍然坚持扎马练功,常常夜深人静之时,便一人来到僻静之处,想着师父的身形步法,举起短棒,在空中一抡,再重重砸在地上,最后大喝一声:“去吧!”

他虽不明白这招的奥妙所在,但是他日日苦练,几个月下来,抡砸了几万次,那根不青不黄的短棒已经不适合他,换成了枣木大棒,后来枣木大棒又换成了铁棒。

那铁棒不比木棒,刘三抡起来只觉得头重脚轻,一个趔趄,差点摔了个跟头,但是掌握技巧后,逐渐挥得顺利起来。数月之后,这十来斤的铁棒已经渐渐轻了起来,不趁手了。于是,刘三又请铁匠加了铁再打。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么一抡一砸,铁棒渐渐加到了五十余斤,已有碗口粗细。

每到练功之时,刘三将铁棒抡起后重重砸在地上,瞬间地动山摇,继而再大喝一声:“去吧!”声震数里,恍如霹雳。尽管如此,刘三心里还是没有底,不知道自己此招式练得如何,便想前去找师父指正。

数日之后,刘三带了点乡下的瓜果鲜蔬,扛着他那五十来斤的铁棒就赶往县城了。一到宏威武馆,便见武馆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刘三挤进去一看,只见武馆前搭了擂台,上挂两条大幡,左为“拳震四海八方”,右名“脚踢九州六合”。刘三抬头看向擂台,又是一惊。擂台上站着两个人,一个身高八尺,腰马合一,一看就是外家好手;另一人长身玉立,气度不凡,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刘三的师父王怀仁。

文章图片5

擂台之下,刘三打听到,台上那汉子名叫李彪,人称“李爷”,来到沧州后摆下擂台,要踢遍沧州一带所有的武馆。沧州其他武馆的拳师已经和李彪交过手,目前竟无一人胜他。王怀仁虽然平常行事谨慎,但是人家踢馆到家门口,也实在不好躲过去,只能应战。

说话间,台上已经交手数个回合,李彪人高马大,攻势颇猛,拳拳要命。王怀仁稳腰立马,没给李彪任何机会,好不精彩,台下观众见此情景,纷纷鼓掌。

足足对擂半个时辰,二人仍然难分胜负,但是王怀仁毕竟年纪在那摆着,而李彪年轻气盛,体力上自然更占优势。王怀仁见李彪招式已经渐渐粘住自己的拳路,一时心慌,竟然露出了空挡。李彪抓住机会,一个屈腿直肘打来,王怀仁受他一肘,身子一晃,从擂台上栽倒下来。此时,台下一片嘘声,王怀仁万念俱灰,一世英名,即将毁于一旦。忽然间,有人把他接住,轻声喊道:“师父!”

王怀仁抬眼一看,只见这黑汉子肌肉紧实,赛似立地金刚,心里默默念到:多谢好汉!

又见此人一脸木讷看着自己,王怀仁顿时脱口而出:“刘三!”

文章图片6

刘三说道:“师父,您暂且好生休息,我上去替您老人家收拾他!”王怀仁刚要拦阻,刘三已走上擂台。

李彪打败了王怀仁,正得意洋洋的在擂台上来回走动,时不时拱手致谢。陡然见到台上来了一个身材伟硕、手持铁棍的壮汉。李彪心生一股怯意,但是还是提高嗓门喊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刘三道:“我是王拳师的徒弟,替他老人家教训你来了!”

说罢,将铁棍凭空一抡,顿时一阵劲风扫过,李彪见此,慌忙抽过一把大刀,扎稳脚步,硬着头皮叫道:“来吧!”

“好,看打!”话音未落,刘三将铁棒在空中一抡,以雷霆之势,当头砸下,这招直来直去,却也格外浑然天成!李彪虽然通晓棍法,但是刘三出手没有章法,让他毫无应对之策。李彪慌忙避开这惊天一棒,顿感疾风扫面,接着一声闷响,整个擂台都剧烈震动起来。李彪一个脚步不稳,蹭蹭蹭地连退了五六步,待他刚站稳脚步,又听得一声大喝:“去吧!”

这一声犹如平地惊雷,钻进李彪耳朵里,接下来那根五十来斤的大铁棍径直飞向李彪。一个躲闪不急,铁棍重重地戳在李彪胸口,他两眼冒着金花,一口鲜血喷了出来,随即摔落到擂台之下。

文章图片7

台下众人也被这一声大喝震得头晕眼花,一时间目瞪口呆,竟然不知台上高人是人还是神。

刘三从台上一跃而下,扶住王怀仁,笑呵呵说道:“师父,徒儿已经替您好好教训那人了!”

这时,围观的群众才回过神来,拼命喝彩起来。

王怀仁一头雾水,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徒儿,你哪学来的这般本事?”

刘三不好意思挠挠头,说:“师父,这招不是出师那天您教我的吗?我还正要向您讨教,我这棍法到底如何?”

王怀仁低头想了一阵,不禁仰天大笑,他摸摸刘三的头,一字一顿地说道:“你是一个好徒弟,三儿,这是你自己的绝技,你早就会了,而且任何人都比不上你!”

刘三听后似懂非懂,怔了半晌也想不明白师父的话。他哪里知道,师父根本就没教过他什么绝技,而这世上本来也没有什么绝技,真正使他所向披靡的,便是他那日复一日的韧劲和坚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