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工业人才的摇篮——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杂记

 静云堂 2022-01-12

工业人才的摇篮

——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杂记

灵秀毓三吴风流儒雅自昔号文明。

考工传补记 匠心独运艺术久垂名。

君不见欧风美雨制造日研精赫然华族起抗衡。

美哉工业尚精神莘莘学子努力镞前程。

物质文化进步兮无量吾校之光荣。

——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校歌

四十年弟子近八千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创设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系由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7年创办的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和苏省铁路学堂组合成立初名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校址设在苏州三元坊。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定名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民国十六年公1927年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南京农业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恢复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日军侵占期间迁校至上海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改名为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先后改名工业补习社、诚孚纺织人才培养社、私立上海工业专科学校、上海纺织工业学校。 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上海工业专科学校原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部分迁回苏州和江苏省立苏州职业学校合并成立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 1951年更名为苏南工业专科学校。 1953年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后相继更名为东华大学、中国纺织大学。 1955年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土木建筑类专业)参与组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后相继更名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56年苏南工业专科学(铸造专业)并入山东工学院后更名为山东工业大学现并入山东大学。 1956年苏南工业专科学校(部分)参与组建西安动力学院后并入西安交通大学。至此原苏州工业专科学校随院系调整而终结。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前后独立或借校办学40年有毕业生3537人各种形式培训的肄业生000多人为苏州乃至中国培养了大批工业人才。

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历经撤撤并并如今已作烟消往事多有散失仅以我收藏的一本《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十周年纪念录》为张本略述它的创立功业、教学成就和过往人物 以论及它与苏州工业发展的历史意义。为了方便叙述下文我们一律称这座建于民国初年的学校为苏州工业专科学校。

时代变教育大革新

封建时代的中国教育均以四书五经为读本教育关注的是科举考试读书人只是借读经为敲

1/7页

门砖 以敲开通往入仕做官的大门。 中国民间的职业技术教育则多是口口相传的父传子、师带徒式的技艺传授这种职业技术教育只能算是一种手工技艺传承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教育。家族式或师徒间的技艺传授是与封建时代的农业文明相一致的。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和洋务运动中工业实业的兴办机器大生产的工业企业急需大量掌握具有各类工业专门技能的人才。清朝末年清政府进行了教育改革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它明确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习科目及其相互之间的衔接统属关系。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政府又下诏废除科举制度标志着中国的教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苏州乃至江苏省在甲午战败后洋务运动兴起 1906年沪宁铁路通车后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江宁以至长江北岸的南通兴起了办实业、建工厂的高潮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以张謇为会长的江苏教育总会在上海成立江苏教育总会大力倡导各地兴办新式学校培养学以致用的新式人才在实业救国的同时又提出了科技救国的口号张謇亲自在南通兴办各类技工学校为各地作出了榜样。

苏州清末民初作为江苏的省会更是在前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张之洞在任两江总督奏请朝廷兴办苏经丝厂和苏纶纱厂的时候就强调培养工业人才的重要性。苏州的士绅们更明确规定苏经丝厂和苏纶纱厂兴办的过程中必须每年抽取一万银元兴办地方教育。 1901年美国教会兴办的东吴大学在苏州天赐庄招生开学各式官办和私立的新式学校在苏城涌现。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经济的大背景下 1904年苏省铁路学堂在苏州创办 1907年官立苏州中等工业学堂兴建。两校设有土木科、机织科和染织科三个专业至1912年在校生共有96名这是苏州第一批招收学生培养工业专业人才的开端。

民国初立江苏省都督程德全宣布将苏州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和苏省铁路学堂合并整合两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成立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校址在三元坊东侧。南以沧浪亭为界北到大太平巷现为十全街西首校门与原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堂苏州中学前身隔路相对在工业学校中间还夹着一块与第一师范学堂共用的的操场。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八月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正式招生招收土木科新生20名机织科新生18名加上原有96名学生新成立的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共有学生134名分别编入土木科、纺织科、染织科开班教学。

宗旨明育工业人才

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办学的宗旨非常明确在它们的《专门班学则》中第二章宗旨就明确写明“第二条本校以教授高等专业学术养成工业专门人才为宗旨。”苏工专的专业设计也是按照实业的需要不断地变更和增设的。 民国初年开学之初学校只有土木科、纺织科和染织科三个专科。到了民国十年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增设了建筑科、应用化学科将原染织科并入两个学科。

这些专业的课程设计也非常注重实用性。如土木科专业界段三年的课表分别为修身、国文、英文、德文或法文、微积分、高等化学、分析化学、力学及水力学、热学及电磁学、物理实验、地质学、投影学、测量学、高等测量、应用力学、应用水力学、力学计算及图解、工程材料、建筑学、道路工程、铁路工程、石工学、铁筋混凝土、桥梁工程、 自来水及卫生工程、河海工程、汽机工程、 电机工程、机械制图、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工业簿记、测量实习、

2/7页

桥梁设计、铁路预算及设计、河海工程设计、石工及铁筋混凝土设计、 自来水及卫生工程设计、体操。又如应用化学科的制造化学课程中更细化为酸、碱、肥料工业药品、颜料、香料油、皂、矿油、涂料燃料煤汽柏油、染料纸、假丝、橡皮等革、胶淀粉、糖、发酵。这些课程的设计既重视基础科技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实用工程或工业项目的操作技能的培养是与当时中国工业实业的需要非常贴进的。

苏州工专在办学过程中除了办专业班外还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兴办职业班 《职业班学则》规定 “一、宗旨本班以养成优良工手为宗旨。二、入学资格年在十六岁以上有高小毕业相当之学力生计清寒身体强健能耐苦作工者为合格。”委明显职业班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技术职业学校、为培训工厂的技术工人而设立的。

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的职业班设有以下十二科

一、 工程测绘科——学通测量工和计算及绘印图样

二、

丝织纹工科——意匠指图案设计及提花机织

三、 烛皂皮革科——制造各种烛皂脏乱各种皮革

四、 木工科——制造新式器具及精致木工

五、 机器科——制造机件

六、 引擎科——运用并计算各种引擎及发电机

七、 普通染织科——手织及浅近漂练染色

八、 纺绩科——棉纱工程

九、 力织科——各种力织机器

十、 建筑木工科——房屋建造及大号木工

十一、 建筑饰绘科——房屋装饰及粉漆等

十二、 化妆品科——制造香料及各种化装用品。

苏工专职业班设置的十二门学科都是那个时代的实业项目苏工专职业班的开班正是有针对性地为各类工业实业培养技术人才。如果说苏州工业专科培养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级工业人才的话那么苏工专的职业班培养的则是注重各项工艺实际操作的技术能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在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特别重视各门专业课程的实际动手能力每

3/7页

门专业课程都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工厂或工地去参观和实习让学生了解社会并取得实际操作的能力。

苏州工业专科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建有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天平室、引擎室、应用化学定量分析室等各类实验室还创设了土木材料试验工场、纺织科力织工场、纺织科手织工场、纺织科刻花工场、应用化学科制革工场、应用化学科制皂工场、应用化学科色染工场这些工场平日里有工人和技师进行生产 向社会提供工业产品为苏州工专添补办学资金更为学生实验和实习提供方便的场所。

苏州工专的实习工场工厂还对招收的工场学徒开办附设艺徒培训班。 《附设艺徒班章程》的宗旨是“授以工厂必须之知识技能养成工厂职工。”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苏州工专的纺织科工场和应用化学科工场共招收了二十名艺徒这些艺徒全部编入艺徒班学习 《艺徒班章程》规定 “艺徒每日自上午七时至下午五时为工作时间在厂工作 由校给予膳食及课业用品费每月三元。” “艺徒第晚照校定课表上课。”

学制为二年 “艺徒毕业后须在本校服务两年酌予工薪年满后方能他就。”这种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对本校艺徒进行业余培训 向艺徒传授技术技能的方法是苏工专很有特色的职业技术普及教育。

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在培养工业人才的总目标下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高级专业人才教育、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和业余职业教育的多层次教育体系这是一种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更多更快地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工业人才的教育实践。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的《学校图史》中载明 “民国八年四月选送学校行政成绩暨各科成绩赴南京江苏中等学校成绩展览会。 民国九年一月江苏中等学校成绩展览会审查公布奉省长核奖甲等奖状。”并于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经省核定学校开始招收本科学生。

聚贤才名师育高徒

教育的质量在于师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的师资在当时堪称一流。 民国十一年的《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十周年纪念录》刊有一份教员名录名录刊有54名教职员的籍贯、履历、职务其中正式教员为30名助教24名。在30名教员中有13名分别毕业于日本、美国、英国、比利时等国的大专院校有留学经历的教员占教员总数的43%以上。这些留学归国的学者都是最早接触和学习外国科技知识的人才。清末为实行新政的需要急需各类人才特别是精通西学和掌握先进科技知识与技能的人才 曾大量派遗公费出国留学和鼓励学生自费出国留学。并规定官费生“概学习农工格致各项专科不得改习他科”。 自费生“非学习农工格致三科者不得改给官费”。已经认习此三科者 “亦不得改习他科”。表明了清政府对于实业人才的迫切需要。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教员中的十三名留学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国外“学习农工格致三科”有成归国的人才。

名师出高徒现简要介绍几位名师 以说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刘勋麟1879-1941是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刘勋麟字北禾江苏武进人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公费出国留学 日本京都高等工艺学校机织本科毕业。回国后曾任南

4/7页

洋劝业会审查官、江苏省实业教育科科长兼前苏州官立中等工业学堂机织科主任。 民国元年苏州中等工业学堂并入苏工专时就任校长。任职期间刘勋麟多方搜罗人才广泛开拓教育领域。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刘勋麟调任省教育经费管理处任职。 日军占领南京后他避居上海租界仍联络苏工专的旧部借屋为上海诚孚公司培训技术人员 1941年刘勋麟病逝于上海寓所为中国的实业教育奋斗了终身。

接任刘勋麟校长职务的是邓邦逖先生邓邦逖1886-1962江苏江宁人民族英雄邓廷桢的后裔。 1905年官费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纺织系就读。毕业后转入英国里兹大学研究班深造。1912年学成归国立志“实业救国”。 1913年应刘勋麟的聘请任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主任 1925年接任苏州工业专门学校校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带领师生西走东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各种形式的办学抗战胜利后邓邦逖续任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校长使苏工专获得新生。

1956年苏南工业专科学校1951年更名撤销。邓邦逖任江苏省纺织工业厅副厅长 1962在苏州病逝。

邓邦逖从事教育事业40余年为振兴中国的纺织工业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人才。

1913年邓邦逖任苏工专纺织科主任时纺织科乃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学科缺乏系统的教材他广泛搜集资料进行翻译结合实际编写讲义为学生讲课。

邓邦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工场的建设。主张学校应与社会密切联系他广泛联络纺织厂作为学生实习基地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生产的第一线去实地学习和掌握知识邓邦逖坚持多层次办学的思想为社会各基层单位代办各种形式的短期训练班有针对性地为基层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

刘敦桢18971986湖南新宁人 中国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建筑学界有北梁梁思成南刘之称。刘敦桢1913年留学日本 1921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 1922年回国后在上海华海建筑师事务所工作。 1925年起任教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开始了他的建筑学教育和研究工作。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创设的苏州工专的建筑专业 占了一个全国之最最早更因刘敦桢的到来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建筑科。北京清华大学和南京中山大学建筑系均在其后才成立建筑科系的。

虽然在1927年的时候苏州工专并入了第四中山大学刘敦桢从此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教授、中央大学建筑系主任、工学院院长重庆大学教授最终成为中国建筑学泰斗级人物。但苏工专留给刘敦桢或刘敦桢留给苏工专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因为在苏工专教学期间刘敦桢结识了一位建筑史上的奇人——姚承祖1866-1939。这时姚承祖也是建筑科的一位教员。姚承祖同治五年生于木匠世家十一岁随叔父姚开盛学木作终岁营建于乡郡间一生设计建筑的屋舍庭宇不下千幢。 民国元年(1912)苏州成立鲁班协会姚承祖被推为会长。 由于姚承祖的特殊经历苏工专在成立建筑科专业时摒弃学历的陈规特聘姚承祖就任苏工专建筑科的教员。姚承祖比刘敦桢大三十一岁刘敦桢对姚承祖的技艺大加赞赏姚承祖则对刘敦桢的学识十分钦佩。在刘敦桢的鼓动下姚承祖经过六年的努力写出了一部传世力作——《营造法原》于1929年把这部书稿托付给了刘敦桢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