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因抑郁症、双相、强迫症休学,为什么复学失败?家长忽视了这4个问题

 晴日心理 2022-01-12

本文字数约:5714 字       

阅读时间6 分钟

本文章节:

01、很多诊断、症状是同根同源

02、不要把孩子的复学想得太简单

03、父母影响着孩子的婚恋观

以上为本文的音频,如有需要可点击聆听

此前,我们分享了患者小璇的康复经历。

回看:

上集:她因抑郁、双相、强迫休学2年,67个小时的心理干预让她重启人生!   

下集:她因抑郁、双相、强迫休学2年,67个小时的深度心理干预后,她成功毕业,入职上市公司!            

小璇的妈妈也分享过女儿的患病过程,还高兴地告诉我们小璇的良好近况:7年磨难,历尽千险,患抑郁、双相、强迫的女儿走向康复,开启独特人生

有些家长在后台留言:

按照你们的分析,小璇的症状很多样,有抑郁症,有双相障碍和强迫的症状,还有购物成瘾,为什么短短67个小时的心理干预就能康复得那么好?

还有,她的购物成瘾为什么不用心理干预,也能消失?

这也正是我们想深入分析的问题,小璇的症状看起来很多、很复杂,但归根到底,根源还是我们常常强调的那一个:病理性记忆

很多诊断、症状是同根同源

小璇是一名大学生,到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求诊时,被诊断为抑郁症

而且她当时极度在意妆容,虽然明知没有必要,但每次出门都要花大量时间化妆,严重损害学习、生活,所以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还判断她有强迫症

针对这一点,小璇找过的心理咨询师称,她这种情况属于躯体变形障碍。这属于强迫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患者对自己轻微的、甚至是想象出来的外表缺陷过分关注,导致巨大的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

小璇的情绪还有暴躁、激烈的一面。高中还没有患病时,她跟父亲的关系就充满火药味,经常两人大吵,在家摔东西。

患病后,她接受过精神分析,变得非常仇亲,认为都是父母的“控制欲”把自己害成这样的。所以她曾恶毒地骂父母,把脏臭的垃圾倒在父母床上,甚至对母亲拳打脚踢。

在很多精神科大夫眼里,这样的极端、激动行为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的表现,如果小璇那时候去就诊,很有可能被诊断双相障碍,并强制入院,采取保护性措施,甚至接受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

当然,在我们看来,她的这种表现并不是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而是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被激活,负性情绪非常强烈,属于激越状态。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则以正性情绪为主,比如高兴、兴奋、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自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就是说,我们认为小璇并不是典型的双相障碍,而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不过,这涉及精神科诊断上的争议,对于大部分精神科专家来说,他们还是会把这种情况诊断为双相障碍。

而且,小璇休学期间,因为无聊、焦虑、烦躁,变得沉迷购物,一度达到重度“剁手党”的程度。从专业上来说,达到了购物成瘾的诊断标准。

还有,她有严重的学习障碍,尝试过复学但失败,挂科7门,接受心理干预前根本就学不进去。

又因为遭受过来自于男性、尤其是父亲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她声称自己奉行不婚、丁克主义,甚至觉得以后找个同性伴侣也不是不行,有创伤继发的同性恋心理

那么,综上所述,小璇的诊断可多达4个,还有2个心理问题(严格来说,学习障碍和创伤继发的同性恋心理,不属于精神障碍)。

其中的强迫症,很多精神科专家特别头疼,认为是“精神科里的牛皮癣”。购物成瘾则属于行为成瘾,治疗也很棘手,药物治疗效果不良,一般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效果也一般。

所以,从主流精神科的角度来看,小璇有这么多诊断,或者说“共病”,康复难度非常大,可以说是疑难杂症了。

但我们经过深度的心理干预发现,她的问题和症状这么多,其实根源都是病理性记忆

其中,其抑郁症、所谓的“双相障碍”、学习障碍和继发性同性恋的背后,是叠加性心理创伤,这主要来自于父母过去不科学的教育,还有学校和社会方面的负性事件。

其强迫症、也就是躯体变形障碍的背后,主要也是叠加性心理创伤。比如她因为青春痘多,多次被同学取笑。但也有部分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比如她化妆化得好看时,得到外界的称赞,她非常满足,对妆容就更加执着。

这里多说一句,我们接诊的抑郁、双相患者中,有容貌焦虑的很常见,但大多比较轻微,多表现为对自己的外貌不自信,导致一定的社交障碍。

而严重的容貌焦虑、乃至像小璇这样出现躯体变形障碍的,临床中很少见。严重的容貌焦虑还可能发展为“整容成瘾”,患者不断通过整容来达到心目中完美的形象,这也会带来很多危害。

点击可观看,欢迎点赞、关注视频号“晴日心理” 

所以,我曾提出“整容先整心”,整容之前应该先评估是否有心理问题,个体应该在比较理性的情况下再去考虑整容。

而小璇购物成瘾的根源,也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和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两者都有。

那么,叠加性心理创伤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这都属于病理性记忆。而且,不同症状背后的病理性记忆交错在一起。

所以,有时候,当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修复某个症状背后的病理性记忆时,其它的一些关联病症也得到处理,最后就一并消失了。

小璇的购物成瘾就是典型例子。她康复前是个重度“剁手党”,经常网购,一个个快递不停地往家里送。

她说,休学后实在太无聊了,一想到复学和未来就焦虑、心烦,跟父母的关系又不好,而刷淘宝可以让她心情放松一些。

她选购、下单、接到快递小哥电话的时候,都是很开心、很期待的。可一拿到快递后,她的兴奋感就大大降低了,甚至荡然无存。有很多快递她甚至都没拆开,拿到了就放在一边,继续上网买买买。

小璇妈妈当时很着急,家里本来就不是大富大贵,再加上多年求医治病,经济压力比较大。但她又不敢直接说女儿,怕女儿反应激烈,影响病情。

当时我跟小璇深入探讨过这个问题,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太好,但有时忍不住。我引导她意识到这是典型的“购物成瘾”,背后也是病理性记忆。

理论上,我们可以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找到背后的根源,予以高效修复,那她很快就会恢复理性。

可是,当时她的其它严重症状还有很多,心理干预时间紧,我们还来不及处理这个问题。

而且,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要靠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来解决的,随着她其它主要的病理性记忆得以修复,自我觉察能力越来越强,购物成瘾的问题也很可能会逐渐得到控制。

小璇听了以后心里淡定了很多,她说自己试试调整和控制,先不处理购物成瘾的问题。

果然,当她跟父母的关系大大缓解,复学和补考的难关也成功渡过了,跟男友容易冲突及讨好型人格的问题都解决后,她的购物成瘾就不治而愈了!

在我们的临床深度心理干预中,这种情况很常见。患者刚来的时候症状和心理问题非常多,五花八门,如果每一个都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去处理,这非常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到了心理干预后期,患者不少未经处理的轻微症状也慢慢消失了。如果还有一些没有消失的、非常影响其康复的,那说明这背后还有较多的病理性记忆,最好针对性处理。

因此,我们一再强调,主流精神科里的很多症状、以及根据症状得到的诊断,甚至所谓的共病,其实是表象,它们的心理根源是一致的,都属于病理性记忆。

我们不用完全否定精神科的各种诊断和“标签”,它们某种程度上表现了患者病情的复杂性。但我们也要看到它们的局限性,不要被一大堆诊断和症状吓到,以为孩子得了好几种病归根到底,主要还是患者经历中形成的病理性记忆,而且主要储存于内隐记忆层面。

这颇有点中医所说的“异病同治”的感觉。


不要把孩子的复学想得太简单

在案例分享时,我们把小璇复学的经历写得非常详细,主要是想再次强调:

如果孩子因为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障碍,不得不休学,父母千万不要把复学想得那么乐观、简单!

大家别看小璇最后复学得那么成功,还顺利毕业、找到工作;其实她当时很惊险。

她第一年休学时,父母都没有足够重视这个问题,也没看到疾病背后的心理根源。当然,当时也没找到适合的医疗资源。那一年糊里糊涂地就过去了。

结果小璇复学失败,还总共挂科7门,不得不第二次休学。那如果她第二次复学还是不成功,补考也没通过的话,她将会面临被退学!

那第二次休学就很关键了。幸好她妈妈后来了解到我们,还非常信任,果断让女儿接受深度心理干预,最后及时赶上复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他们再晚几个月才找到我们的话,我们难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解决那么多问题,那小璇很可能真的被退学了!

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忽视了复学的困难。

孩子在家情绪比较稳定,那是因为他们暂时脱离了学校环境、学习压力,家人往往也变得更迁就他们。这时,孩子的学习障碍暂时被掩盖了。

可当他们回到学校,再次面对学习情境时,过去在学习上遇到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会被激活,严重的学习障碍会逐渐浮现。又或者与老师、同学相处时,也激活了过去的一些叠加性心理创伤,情绪剧烈波动,社交障碍再次加重。

接着,孩子又学不进去了,又对学校感到焦虑、恐惧了,又不得不休学了。这对家长、孩子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对于孩子,很有可能令他们病情加重,甚至复发!

除此之外,有些孩子可能一复学就面对重大的考试压力,比如中考生、高考生,或者像小璇那样面临多门补考。

对于这种情况,除了要消除孩子的学习障碍之外,还要帮助孩子尽快补上落下的知识点,令他们渡过考试难关。这就涉及到建立高效的学习状态,以及解决现实的一些难题了。

所以,我们帮助小璇解决复学难题时,是多管齐下的。

首先,要对她进行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快速修复她关于学习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也就是快速消除学习障碍。在这之后,她能够平静下来自学、看书了。

接着,我利用深度催眠下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帮助她在自习、看书、上课等重要学习情境时,建立高效学习状态。

而且考虑到她复学后要住在大学里,每天还涉及到基本的生活,我还帮她对一些重要生活情境也建立了积极的情绪。

在这之后,她看书学习时不只是平静了,而是有7、8分左右的愉悦和开心(满分10分)。这大大地提高了她的学习效率,补知识点就更快。

但就算学习效率提高了,如果学科难度太大的话,光靠小璇自己也啃不下来。所以我又跟她一起想办法,找补课资源,最后她找到了一位师姐,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另外还有跟学校辅导员、老师沟通的问题,如果都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帮助,甚至是通融,那小璇通过补考的可能性就更大了。这方面,我督促小璇的父母、尤其是父亲去积极处理,最后他也做到了。

所以,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加持”下,加上小璇自身的努力,才能顺利复学、通过补考。

透过小璇的复学经历,其他患者的家长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如果孩子因病休学,那至少要重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01、要看到孩子已经出现了学习障碍,而这背后是叠加性心理创伤,要想办法部分修复这些心理创伤,大大缓解、甚至是消除其学习障碍;

02、掌握高效学习的知识,尽量帮助孩子建立高效学习状态;

03、尽量修复孩子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创伤,引导孩子复学后理性与同学老师相处;

04、如果涉及重大考试,那要从现实角度帮助孩子补上知识点,积极找老师沟通。

复学前具体要做哪些准备?这些文章有更加详细的分析:

为什么抑郁、双相孩子的复学那么难?希望之路在何方?

抑郁、双相患者复学后最常见的6个难题,父母怎么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回归校园?

父母影响着孩子的婚恋观

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我曾经冒着风险,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默许当时刚开始接受心理干预的小璇和异性网友见面,甚至谈恋爱。

小璇第二次接受我的心理干预时,就说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咨询我的意见,

但要我承诺坚决不能告知她的父母。如果我做不到,她就不跟我说了。

我心想,刚开始接受心理干预,就给我“埋雷”了。不过,考虑到她这是在考验我,也说明她对我有信任,我就承诺了。


她告诉我,她上网玩游戏认识了一名男性网友,对其有好感。这名男生提出见面,甚至有谈恋爱的意愿。她问我,是否可以见面?

我当时很犯难,这事儿风险挺大:异性、网友。但我考虑后,同意为她保密,也认为她可以去见一下。

因为我意识到小璇因为遭受过来自父亲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已经对男性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了。

她还说自己是不婚主义、丁克主义,还说同性恋很常见,说不定她以后会找个女性伴侣。换言之,她有继发性同性恋的可能性。

那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她这时候有机会跟异性建立亲密的关系,这会有助于她的性取向稳定下来,而且符合主流。

而且,现在回头看这还有一个好处。后来小璇不愿意修复父亲带来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但又很在意与男友的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正好利用这一点,告诉她如果不修复,肯定会影响到她与男性的相处,两人会经常吵架。事实上,他们那时已经有冲突了。有了这个前提,小璇才愿意修复父亲带来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加快康复。

当然,我当时还跟她讲了很多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两人见面地点的选择、行程的安排,都强调她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而且不要着急确定朋友关系。

后来,她跟这个男生确定了恋爱关系。但我根据小璇的描述发现,这名男生的性格有一些问题。他是单亲家庭长大,从小也遭受过很多叠加性创伤,有一点偏执型人格,比较敏感易怒。

他学历不高,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他比较安于现状,没有强烈的上进心和较高的自我要求。这一点与小璇非常不同。

所以我曾告诉小璇,虽然这个男生现在的条件、性格不是特别理想,但每个人都有改变的可能性,这要看他的具体心态和行动。

如果他一直不提升,他会跟不上小璇的步伐。因为小璇的上进心、自我追求都是较高的,两人很快就会发现互相之间三观不合,“那你很快就会发现这个男生不适合你,你要做好可能会分开的心理准备”。

但我也强调,无论最后结局如何,她一定要打心底去感谢那名男生,是他在其还没康复、很孤独的时候提供了陪伴,走过了这一段路;也是他让小璇与异性有过亲密的接触,令性取向稳定下来,且符合主流。

果然,小璇的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得到修复后,尤其是讨好型人格得以消除后,她快速恢复了理性,发现两人真的合不来,和平地分了手。

那如果当时不这么处理的话,小璇可能会真的发展成心理创伤继发的同性恋。

还有,如果后来我们没有发现她的讨好型人格的话,她很有可能深陷“虐恋”不能自拔;甚至可能遇到“渣男”,惨被PUA。

现在很多父母都说孩子恋爱时很不理性,总是喜欢“渣男”“渣女”,明明被对方一再伤害也不愿分开,说是为了爱情,但就像飞蛾扑火。

很多网友把这些人称作“恋爱脑”。

根据我们的经验,“恋爱脑”的根源主要是讨好型人格,而讨好型人格背后又是叠加性心理创伤,这又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关。

所以,父母不要一味指责孩子谈恋爱不理性,反而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现在,小璇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康复了。她不但跟大部分人一样步上了生活正轨,甚至比很多同龄人更理性、成熟、睿智,内心更加健康和强大,具备了高逆商,也更有智慧。

这段经历带来的感悟和提升,会对她的恋爱、工作,甚至包括以后的家庭、养育孩子,都大有帮助。

她完全不用担心所谓的精神心理障碍的遗传。相反,因为她的提升,她的孩子以后会变得更加优秀,心身更健康。

她的爸爸妈妈也是如此,经此一役,他们也更懂得用科学的教育方式与孙辈相处,避免对女儿的孩子继续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

希望小璇及其家人要对这段经历有深入的认识和感悟。他们已经真正地渡过磨难,晴日归来,将过去的苦难经历转变为人生财富了!




热门文章:

她因抑郁、双相、强迫休学2年,67个小时的深度心理干预后,她成功毕业,入职上市公司!

江歌母亲胜诉!父母如何教孩子识别“人渣”,避免“农夫与蛇”的悲剧?

猥亵多名男学生,成都男教师被判8年,父母如何让孩子远离这种重度人渣?


热门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