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经分析|供需矛盾突出 乡村振兴金融路如何更畅通?

 网络营销袁帅 2022-01-13

核心提示】记者发现,由于涉农主体缺信用、缺有效抵押物,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呈现为“早与晚”“大与小”“有与无”三大严重错位现象。对此,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要从畅通渠道、风险控制、服务下沉等方面精准发力,补齐农村金融短板。

图片来源:网络

新华财经济南9月29日电(记者 贾云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巨量资金需求,离不开金融支持。记者在农业大省山东调研发现,由于涉农主体缺信用、缺有效抵押物,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呈现为“早与晚”“大与小”“有与无”三大严重错位现象。对此,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要从畅通渠道、风险控制、服务下沉等方面精准发力,补齐农村金融短板,提高涉农主体金融可得性,努力引导金融资源流入乡村、服务乡村。

资金需求巨量 发展空间广阔

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于涉及产业、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乡村振兴释放出巨量资金需求。农业农村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曾表示,初步测算,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大约需要投资7万亿元以上。

“特别是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加,由此催生出更具多元化、多层次、综合性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看懂研究院研究员、金融系统业内人士武忠言认为,农村金融需求由过去的“小、频、快”向规模化转变,这就要依靠政策引导撬动金融资本支持乡村振兴。

这一思路在各级推进乡村振兴中均有体现。中央层面,今年6月底,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金融机构要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支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做好城乡融合发展的综合金融服务等八个重点领域,加大金融资源投入。

省级层面,以山东为例,《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将更多资源配置到农业“新六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山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也提到,县级以上政府应引导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依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鼓励其在业务范围内为乡村振兴提供信贷支持。

“作为传统农区,我们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都需要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说。在前不久召开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合作推进会上,德州推出了总投资约217亿元的40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融资需求约50亿元。

看中巨量的资金需求,不少金融机构动作频频,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服务优化等方面进展明显。山东省农信联社是山东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加大创新,已形成五大系列59款信贷产品体系。

“我们把服务乡村振兴写入章程,出台了指导意见和具体操作方案,全省110家农商银行全部与地方政府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山东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孙开连说,截至今年7月末,全省农商银行乡村振兴贷款余额达到2868亿元,较年初增加247亿元。

供需矛盾突出 金融服务错位

同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整体发展仍不容乐观。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指出,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对照乡村振兴战略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任务仍然艰巨。

从涉农主体需求端来看,有效抵押物缺乏是农户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或者更准确地说,农户既有集体土地、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在既定政策法规框架下尚无法作为申请银行贷款的抵押性资产。”国际关系学院经济金融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姚金伟对记者表示。

农户信用信息匮乏是造成贷款难的另一个原因。金融机构对农户信息掌握较少、了解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突出。“相较城市用户,获取农户信用信息的难度较大。”庆云农商行零售贷款部经理徐燕说。

从金融机构供给端分析,涉农主体有效抵押物和信用信息的缺乏,直接导致金融机构面对高风险、高成本的涉农信贷严重供给不足。同时,涉农贷款笔数多、单笔金额小,回报率低,造成银行“不敢贷、不愿贷”。“金融机构为实现风险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设计的风险评估程序限制了部分人群的金融需求。”山东大学山东区域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金焱说。

多位涉农主体与基层金融机构人士向新华财经记者表示,由于供需矛盾突出,造成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严重错位,集中表现为“早与晚”“大与小”“有与无”三大现象,涉农主体“贷不到款”与银行资金“贷不出去”并存。

——“早与晚”。即涉农主体发展早期最需要资金时见不到银行,发展稳定有现金流后银行却主动上门。“合作社刚成立时,要建车间、上设备,是最需要资金的时候,但没有抵押物,只得组织养殖户成立联保体,从当地农商行贷了500万元。”乐陵市金亿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侯金场说。

——“大与小”。多位涉农主体表示,现在小额信贷较易获得,但银行对大额信贷控制严格。与银行打了多年交道的山东乐家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加新说:“现在小额信贷很方便,在手机上就能操作,但大额太难了。再说前期贷款把能抵押的都抵押完了,现在想上新项目、想大发展很难。”

——“有与无”。多数农村人口流出严重,“空心化”现象加剧,银行资金难以找到合适的信贷项目。武城农商行零售贷款部经理王晓辉说,信贷需求不旺盛是他们发展的最大瓶颈。“农业乡镇外出打工多、工业乡镇就地打工多,农村创业项目太少了。”

打通堵点痛点 持续精准发力

专注服务农村小微客户的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在对6省区60个县180个村实地调研后形成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报告》显示,我国31.39%的样本农户存在正规信贷需求,仅有18.38%的农户获得足额信贷。

让金融更好支持乡村振兴,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当前最迫切的是补齐农村金融发展短板,打通堵点痛点,提高涉农主体的金融可得性,努力引导金融资源流入乡村、服务乡村。

姚金伟认为,解决农村金融痛点的核心在于深化农村集体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改革,畅通农民的土地要素转化为货币资产的通道和机制。在此基础上,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探索蔬菜大棚、大型农机具、生物活体、林果苗木和经营预期收益权等抵质押融资方式,扩大涉农主体合格有效抵质押物范围,建立多层次、覆盖全的金融体系。

涉农贷款风险控制则是另一个痛点。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说,现在不少地方都在推行担保增信和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以确保融资担保杠杆作用持续发挥,引导金融资源持续下乡。

武城县财政局局长王洪胜说,县财政出资10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金,还分别与担保、保险公司建立融资担保风险分散缓释制度和保险增信保障制度,通过“抵押质押+中介担保+风险补偿+保险增信”等多重方式,实现了“农户能贷、银行敢放”。“这让我们放心将贷款发放给有需求的农业主体,助力乡村振兴。”武城农商银行董事长王立国说,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已办理土地经营权抵押、股权质押贷款399户,余额6.43亿元。

但推进中,仍有不少难题需要统筹解决。如多地推行的“政银保”合作,遭遇了保险额度低等问题。乐陵市金亿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了2200头奶牛,通过购买奶牛保险,利用奶牛抵押获得贷款。“这是件好事,为此合作社为每头奶牛购买了政策性和商业两份保险,但每份保险保额只有5000元,抵押一头奶牛只能贷出5000元。”侯金场说,“现在一头奶牛的成本价格在3.3万至3.7万元间,保额明显偏低。”

提高涉农主体建档面和授信覆盖率,是解决农户抵押物少、缺担保的有效途径。武忠言建议,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工作,采集什么数据、何种方式收集、信息如何应用等,均需加以厘清与明确。“获取数据是关键,但涉及多个部门,但现在基本都是银行自己在做,如果政府出面效果会更好。”徐燕说,他们从2018年开始推进整村授信,已获得27万余条农户清单,1.2万余户农户获得近4亿元贷款。

记者调研发现,金融服务下沉不够问题突出。如乐陵市12个乡镇中,邮储银行只在3个乡镇设点,农行在2个乡镇设点,只有农商行实现了全覆盖。银行战略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刘兴赛认为,针对县以下乡村金融服务不足这一堵点,金融机构要推进数字化转型与传统精耕细作相融合,实现乡村振兴金融场景与农村特色产业链结合,弥补服务下沉不足短板。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新社汇·全媒体矩阵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