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488)人心惟危1、这是高洋的道心就是“杀” 三年(己卯、559) 春,正月,己酉,周太师宇文护上表归政,周王开始亲理万机;军旅之事,宇文护还负责。初改都督州军事为总管。 王琳召桂州刺史淳于量。淳于量虽与王琳面合而暗中通于陈;二月,辛酉,任命淳于量为开府仪同三司。 壬午,侯瑱引兵焚齐舟舰于合肥。 丙戌,齐主于甘露寺禅居深观,唯军国大事才上报他听闻。尚书左仆射唯暹卒,齐主幸临其第哭他,对他妻子李氏说:“颇思崔暹么﹖” 其妻子对答说:“思念。” 高洋说:“既然这样则亲自前往探省他。”顺手斩了崔暹的妻子,掷首墙外。 (高洋的道体现在他的行为里,我们说一个人道行深厚,是说他每一言和每一行都是按照自己设定的规则在走,庄子说的盗亦有道,也是行。道心这个东西,极少有人真的触摸到。道心这种东西是靠无数次的行为堆积而成,当人深加反省,反省的就是自己的行为,普通人,都是反省别人的行为,觉得别人这不对和那不对。当触摸到道心的人,事事在反省自己的行为! 如果把高洋的行为称为道,可能就是杀道,因为他杀人如麻,杀得远近害怕,高家的朝局却因为这种恐怖的局面暂时稳定。) 齐国斛律光领着一万骑兵攻击周国开府仪同三司曹回公,斩杀对方,柏谷城主薛禹生弃城逃走,于是攻取文侯镇,立戍置栅而还。 三月,戊戌,齐国任命高德政为尚书右仆射。 吐谷浑寇周国边境;庚戌,周国遣派大司马贺兰祥攻击他。 丙辰,齐主至邺城。 梁国永嘉王萧庄至郢州,遣使者入贡于齐国。王琳派遣其将雷文策袭击后梁监利太守蔡大有,杀了对方。 (王琳向齐国交的投名状是进攻周国扶持的后梁,这两个梁国从道义上只能存其一。) 齐主还任魏相时,胶州刺史定阳人文肃侯杜弼为长史,齐帝将受禅,杜弼谏止他。齐帝问:“治国当用何人﹖” 杜弼对答说:“鲜卑放是车马客,治国的高手须用中国人。”齐帝认为讥讽自己,心里恨他。高德政用事,杜弼不为他折节下身,部曾于众人前面折高德政;高德政数次揭杜弼的短处给齐帝,杜弼恃旧,也不自疑。夏,齐帝借饮酒,酒后装疯,遣使者就州斩了他;即而后悔,驿骑追使者不及。 2、高德政型的政治废材 闰四月,戊子,周国命相关部门改定新历。 丁酉,陈国遣派镇北将军徐度领兵城南皖口。 齐国高德政有劝进之功,与杨愔一同为相,杨愔常忌惮他。齐主酣饮,高德政数次强加劝谏,齐主不悦,对左右说:“高德政一直以精神凌逼人。” 高德政恐惧,称疾,想要退休。齐帝对杨愔说:“我大忧高德政的病。” 杨愔对答说:“陛下若用为冀州刺史,病当自好。” 齐帝听从这个建议。高德政见到任命书,当即起床。齐帝大怒,召高德政对他说:“听闻你有病,我为你扎针。”亲手用小刀刺高德政,血流沾地。又命曳下斩去其足,刘桃枝执刀不敢下手,齐帝责刘桃枝说:“你头即将堕地!”刘桃枝于是斩其足前三指。齐帝怒火不能消解,囚高德政于门下,其夜,用毡舆送还家。 第二天清晨,高德政的妻子出珍宝汉四床,想要用来请人说情,齐帝突然至其宅,见到后,大怒说:“我御府犹没有这样的物品!”诘问其所从何处得,皆诸元氏贿赂,于是曳出,斩杀。妻出拜,又斩杀,并其儿子高伯坚。 (高德政身上能学到的东西太多,他一心争利,设计害人,却不知道别人也在害他,典型的政治废材。) 任命司州牧彭城王高浟为司徒,侍中高阳王高湜为尚书右仆射;乙巳,任命高浟兼太尉。 齐主封儿子高绍廉为长安王。 3、齐国元氏奄惨结局 辛亥,周国任命侯莫陈崇为大司徒,达奚武为大宗伯,武阳公豆卢宁为大司寇,柱国辅城公宇文邕为大司空。 乙卯,周国下诏:“有司无得纠赦前事;唯貛库仓廪与海内所共,若有侵盗,虽经赦宥免其罪,征备如法。” 周国贺兰祥与吐谷浑交战,击破对方,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 五月丙,辰朔,有日食。 齐国太史上奏,今年当除旧布新。齐主问于特进彭城公元韶说:“汉国光武帝何故中兴﹖” 对答说:“为诛诸刘姓不能全尽。” 于是齐主杀诸元氏以厌月食。癸未,诛杀始平公元世哲等二十五家,囚元韶等十九家。元韶幽于地牢,绝食,啗衣袖而死。 4、余家成为棋子 周文育、周迪、黄法鳓共同讨伐余公扬,豫章太守熊昙朗引兵与他们相会,众且万人。周文育驻军于金口,余公扬诈降,谋划抓周文育,周文育发觉他的想法,囚他送建康。周文育进屯三陂。王琳遣派其在将曹庆帅二千人救余孝劢,曹庆分遣主帅常众爱与周文育相拒,自率其众进攻周迪及安南将军吴明彻,周迪等人兵败,周文育退据金口。熊昙朗借其失利,谋杀周文育以响应常众爱,监军孙白象听闻其谋,劝周文育先出手,周文育不听从。这时周迪弃船逃走,不知所在,乙酉,周文育得周迪书信,自带以示熊昙朗,熊昙朗杀了他在坐中而合并其兵,借机占据新淦城。熊昙朗领兵万人袭击周放,周敷击破他,熊昙朗单骑逃奔巴山。 鲁悉达部将梅天养等人引齐军入城。鲁悉达率麾下数千人从齐国自归,陈国拜平南将军、北江州刺史。 5、周国群臣的眼界 六月,戊子,周国下诏群臣上密封事极谏。左光禄大夫猗氏乐逊上言四事:其一,以为“最近以来守令代期既促,责其成效,专务威猛;如今关东的平民沦陷涂炭,若不布政优优,闻诸境外,何以使对方的劳民,归就乐土!” 其二,以为“不久前魏都洛阳,不时殷盛,贵劫之家,比着搞侈靡,终使祸乱交兴,天下丧败;现在我们朝贵器服稍华,百工造作务尽奇巧,臣诚恐物遂好移,有损政俗。” 其三,以为“选曹补拟,厉害的与普通一起;如今州郡选置,犹集乡闾,何况天下铨衡,不取物望,既非机事,何足可密!其选置之日,宜令众心明白,然后呈奏。” 其四,以为“高洋据有山东,未易猝制譬犹如棋劫相持,争行先后,若一行不当,或成对方所利,诚应舍小营大营大,先保寺域,不宜贪利边陲,轻为举动。” 周国处士韦敻,是韦孝宽的兄长,志尚夷简,魏、周之际,十征不屈。周太祖特别敬重他,不夺其志,世宗礼敬尤厚,号称“逍遥公”。晋公宇文护延之至第,访以政事;宇文护盛修第舍,韦敻仰视堂,叹息说:“酣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宇文护不悦。 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寇儁,是寇赞的孙子。少年有学行。家人常卖物,多得绢五匹,寇儁于后面知道了,说:“得财失行,我所不取。” 访主还他。敦睦宗族,与同丰约,教训子孙,必先礼义。自大统中,称老疾,不朝谒;周世宗虚心想要见他,寇儁不得已入见。周王引他同席而坐,问以魏朝旧事;载以御舆,令于王前乘之以出,回头对左右说:“如此之事,唯积善的人可姿致之。” (古代没有现在宣传力量,所有的传播最终靠口碑,帝王需要这些处士,处士也需要帝王,双方就这样的做一个事件来传播一下。) 6、陈霸先突然死亡 周文育出讨余孝劢时,陈帝令南豫州刺史侯安都为继后。周文育死,侯安都还军,遇王琳大将周炅、周协南归,双方交战,擒了周家兄弟。余孝劢的弟弟余孝猷率所部四千家到侯安都处投降。侯安都进军至左里,攻击曹庆、常众庆,击破他们。常众爱逃奔庐山,庚寅,庐山民斩杀他,传首。 下诏临川王陈蒨于南皖口置城,命东徐州刺史吴兴人钱道戢守城。 丁酉,皇上不豫,丙午,殂。皇上临戎制胜,英谋独运,而为政务崇宽简,非军旅急务,不轻调发。天性俭素,常膳不过数品,私宴用瓦器、蚌盘,殽核充事而已;后宫无父翠之饰,不设女乐。 这时皇子陈昌在长安,内无嫡嗣外有强敌,宿将皆将兵在外,朝无重臣,唯有中领军杜棱典宿卫兵在建康。章皇后召杜棱及中书侍郎蔡景历入禁中定议,秘不发丧,急召临川王陈蒨于南皖。蔡景历亲与宦者、宫人密营敛具。这时天暑,须治梓宫,担心斤斧之声闻于外,于以蜡为秘器,文书诏敕,依旧宣行。 侯安都大军还京,正好到达南皖,与临川王陈蒨一起还朝。甲寅,临川王至建康,入居中书省,侯安都与群臣定议,奉临川王嗣位,王谦让不敢当。皇后以陈昌的缘故,未肯下令,群臣犹豫不能决。侯安都说:“如今四方未定,何暇等远方的!临川王有大功于天下,须共立他。今日之事,后应者斩!”当即按剑上殿,白皇后出玺,又亲手解陈蒨发,推就丧次,迁殡大行于太极西阶。皇后乃下令,以陈蒨纂承大统。当日,即皇帝位,大赦。 秋,七月,丙辰,尊皇后为皇太后。辛酉,任命侯瑱为太尉,侯安都为司空。 解读:道心这种东西人人都有,宇文护能交权于周王,而周王也配合着搞口碑,这是求道,人心惟危!我们读史,再对自己的行为,就是求道心的过程,人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一直到自己的行为模式对自己最有利。而道心却是修正自己不看这些所谓的利,只问自己我原来初心是什么,标准是什么? 高洋属于有一定级别的人,杀人看似随意,却又有很多的道理,比如他杀高德政,表面上的理由是看不惯高德政一家敛财,真正的理由却是这人的心不是一心一意要齐国好,高洋后悔杀了杜弼,也觉得高德政又贪又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