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天会更好

 花海诗音 2022-01-13

  


明天会更好 


文/风前横笛斜吹雨

写下这几个字时,虽窗外阳光明媚,但心里却是沉沉的……  

因为疫情不断来袭,西安、郑州、天津等地在凛冽的寒风中,顽强地坚持着、努力着、拼搏着……为了每座城市的今天、明天和未来,也是为了我们伟大祖国和民族的今天、明天和未来……  

核酸不语,却见证所有。昨天,在小区排队80分钟做完了核酸,其间虽寒风瑟瑟且间或夹杂着尘土飞扬,但排队做检测的居民却井然有序,医护、民警、社区干部、下沉干部和志愿者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了心中那个梦想,共同坚持着、努力着、拼搏着……  

有人不会弄小程序,旁边群众主动伸出援手;小朋友忘戴口罩,旁边群众主动掏出新口罩相赠;老人岁数大无法长时间排队,工作人员和群众搀扶并搬过凳子安抚,马上为其安排“加塞”,旁边群众没有半个不字;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大白”忙里偷闲地踢踢腿、伸伸腰……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全民抗疫的一个个小小缩影,而正是这一个个小小缩影,汇聚成我们伟大祖国和民族的强大力量和无穷信心……  

牵一发而动全身。疫情来袭之时,考验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系统等方方面面,还有我们每个群众的自律自觉意识和人性深处的真善美、假恶丑,但不管如何,我们应该更多的记录下那抗疫过程中温暖温馨时刻,因为这才是我们认知和感情的归宿,才是我们心中的善念善举所在,才不会辜负那夜幕下的警示黄、寒风中的医疗白和志愿者的那一抹红……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通俗的意思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也就是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与天地无关。其实,天也好、地也罢,只是单纯的一种物况,我们既要尊重其客观规律,又要“逆天”而行,争取主动。世界同一片天地,但我们伟大祖国和民族的抗疫成绩单虽是客观的数字,但蕴含的意义却非比寻常,耐人寻味,这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和民族繁荣昌盛、生生不息的力量和源泉所在……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时下,冬虽冷,春却近;人愈勇,路已明,所以,我们有理由坚信——  

明天会更好……  

——2022年1月11日12:05,腊月初九。忽有所感,随笔记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张立民,网名风前横笛斜吹雨,天津人,做过教师、记者,喜欢古诗词,现供职于机关单位。撰写大量新闻报道和通讯稿件,刊发于《天津日报》《今晚报》《每日新报》等媒体。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