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顺印象

 文锦书屋susped 2022-01-13

       那年的深秋,我随市文联采风团一行去了趟滇西古镇——和顺。云南我去过好几次,但每次去云南都与和顺擦肩而过,十分遗憾!这次很好,行程中有和顺这个点,这似乎可以了却我多年来的一个心愿。

       经过几小时飞行颠簸,飞机在芒市机场降落,我们一行随后立即乘坐大巴赶往边境小城腾冲,夜宿腾冲,由于旅途的疲劳,我们这群文友来不及欣赏腾冲的夜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养精蓄锐迎接第二天的旅途。

       次日清晨,天气很好,我习惯性早早地起来,在下榻酒店的周边转了一小圈,欣赏山间旷野美景。 晨风微微吹来,一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顺着叶子滑下来,欢快地跳跃着。绿油油的小草在柔和的晨光爱抚下苏醒了,在露水的洗刷下显得更加碧绿。“请大家赶紧用早餐,我们早点去和顺。”这是带队领导的催促声,我立即返回酒店,去餐厅用餐。

       腾冲至和顺古镇很近,二十多分钟我们便到了和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闪亮于高原的梦幻水乡,一个挺立在边境的典雅古镇,一个数百年来被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异域血液所滋养的大雅家园,一个三大板块交汇成的丝路明珠。和顺古镇,名符其实。她地处云南边陲,犹似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女子,安静、内敛、不张扬,给我的感觉,就像她的名字那样,亲“和”力与“顺”从心并存。

       和顺的山水,让人看一眼就无法忘记。在其17平方公里左右的地域内火山雄踞,温泉直涌,河流穿境,依山就势遍布各处的村寨,在苍茫山色和潋滟水光中泰然处之。山上名木古树郁郁葱葱,绿影婆娑,涛声阵阵,鸟鸣不断,润透勃勃生机。一条小河环绕小镇,叮咚流淌,清澈见底。我们走进古镇的一刹那,天空格外美,花儿、草儿格外艳。一尘不染,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宁静、舒适和祥和,仿若世外桃源一般。这里,没有了喧嚣,人们有的只是用心去观赏,用心去理会自然和人文环境。

       和顺人一代代走马帮、办商号,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至今还留有艾思奇故居、寸氏宗祠、总兵府、和顺图书馆等等历史建筑。早在2005年,和顺就被中央电视台授予“中国魅力名镇”称号,央视的颁奖词中有这么一段话“六百年历史孕育了边陲古镇,三大板块文化交汇成丝路明珠。乡虽小,却有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 人不多,还有大半居留世界各地。一代哲人故里,翡翠大王家乡。小桥流水有江南风情,火山温泉是亚热风光。更有月台深巷洗衣亭,粉墙黛瓦,稻浪白鸥,一派和谐顺畅。和顺,一座滇西小镇,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眼见为实,看来央视的评价还真是名付其实。

       和顺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马帮重镇,在郁葱古树掩映下,民居疏疏落落依山傍水,栉比鳞次,其间散布着寺庙、祠堂、店铺,别具特色的巷门、月台和洗衣亭,成为古镇的建筑标志。和顺的建筑,让人迷恋。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触摸到斑驳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我们顺着黑色火山石铺成的路进入和顺,在水光绿影中各种典雅古朴、错落有致的建筑依次映入眼帘。小镇以图书馆和旁边的几棵大树迎客,开门见山地告诉客人,和顺如同一位具有书香和墨香之气的小家碧玉。依山傍水的元龙阁、中天寺,大量的私人古建筑密布在火山台地和几处山脚下,她们代表了和顺古建筑的主流。古牌坊、古宗祠、古月台及洗衣亭等极富当地特色的古建筑也很耀眼。这些古建筑,有的传承了汉唐时期的建筑艺术,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有的融入了东南亚和西方的建筑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让人惊奇的是,与别的古镇不同,和顺这些古建筑是鲜活的,他们的后代,仍然在这里居住着,经营着前辈创下的产业。寸氏宗祠,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老宅。寸氏宗祠的大门,既有中式的儒雅,又有南亚的风情。斑驳的外墙,留下的全是时间的痕迹。百年老字号商铺福盛隆, 是中西合璧的老建筑,有中式木质雕花窗,也有西式铁艺窗花。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是,外面和里面的石阶都是用火山石堆砌的,防滑效果特别好。

       和顺图书馆,在中国乡村文化界享有第一“文化之津”的美誉。图书馆是读书人心目中的天堂。小小古镇竟然有如此规模的图书馆,实在让人感慨万千。和顺图书馆,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大门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汉景殿的牌楼式大门,门额悬和顺清代举人张砺书“和顺图书馆”匾额,蓝底白字,十分醒目。步入大门,登石级而上,至西式造型的平顶拱形中门,门额悬胡适先生题书馆名。中门内为花园,园内花木扶疏,布局典雅。这种中西融合的格局,在乡村比较少见。图书馆中藏书万余册,其中尤以许多古籍最为珍贵。馆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现藏书13余万册,分藏古籍、民国、现代三个书库。这似乎验证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名句。

       吾辈作为一条“书虫”,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好的学习机会。本想在和顺图书馆借阅几本当地有关地方志之类的书,遗憾的是因在和顺逗留的时间很短,无法借阅该馆图书,也无法详细了解图书馆的藏书。九十多年前,和顺的先贤们兴师重教,在曾被人谈之色变蛮荒之地的祖国西南边陲,在曾是穷乡僻壤的乡村,建这样一个规模档次的图书馆,的确让人感到有点不可思议。我在此扫视,在此沉思。沿着历史的隧道,循着这家小小图书馆的轨迹探访,我发觉它成长的历程,前进的脚步。表面上看是一个乡村图书馆,其实其价值不仅仅在此,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这个图书馆就是一首田园山水诗,一幅风光旖旎的图画,一本启迪人性的教材。尽管不能在图书馆借书,不过,我在一间小书店买了几本有关和顺历史文化的书,算是对我进一步了解和顺一点的小收获吧。

       和顺的名人,验证了这里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这不是空泛的溢美之辞,而是实实在在的客观评价——作为滇西高原美名远播、历史文化内蕴十分丰厚的“华侨之乡”、“书香名里”。明清两代,从和顺走出的举人超过四百名。滇缅抗战中,文人县长张问德《答岛田书》,大义凛然,怒斥日本侵略者,为国人称道。而在这之前,有被称为“滇南一支笔”的李曰垓,曾写过《讨袁檄文》,后有编著《大众哲学》的艾思奇。哲学泰斗艾思奇、翡翠大王张宝廷、华侨领袖寸尊福等。

       在这些名人当中,我比较熟悉而又敬佩的是艾思奇。我读过他的哲学书,家中书房里也藏有他的一些著作。他是影响广泛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原名李生萱,191O年2月就诞生在 水碓村 。其父李曰垓是辛亥革命的元老,追随孙 中山 先生革命。艾思奇两岁就随父在外,先后在 香港 、 昆明 、 南京 、 日本 读书,10岁曾回故乡居住了半年左右。他一生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哲学著作,特别是《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两本书,曾引导无数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为丰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此,这次和顺之行我专门拜访了位于和顺古镇水碓村艾思奇故居。这是一栋砖石楸木结构,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前临元龙幽潭,后枕凤山,四合院内串楼通栏,雕花格扇,西式小阳台,显得古朴典雅。在大门头悬有“艾思奇纪念馆”匾额,在西楼和厅楼上陈列着艾思奇的生平事迹。馆内文物中的一句话,让我过目惊讶,“蒋介石检讨战败原因,自认非败于中共之军队,乃败于艾思奇《大众哲学》之思想攻势。” 当然这句话显然有点过于夸张,但也足见艾思奇的过人之处的确了得,可惜他英年早逝享年56岁。

       我喜欢古镇的质朴、宁静,不太喜欢古镇的泛商业化。和顺古镇与许多古镇不同, 生活气息远大于商业气息。古镇没有因为开发旅游而迁出原居民。原居民们仍然生活在古镇里。虽有商业气息,可生活气息也很浓。不施粉黛,自然又脱俗,保留了更多的原始韵味。春有春的绿,秋有秋的韵味,古镇在安静的氛围中陪人们走过四季。古朴古香,清水悠扬。早上的古镇宁静而恬淡,路上的行人大都是当地的居民,居民们各自忙碌着,很少见到游客的身影。

       我沿着街道慢慢地在古镇的小巷里闲逛,行走在石板铺成的道路上,看着街道两边的景观,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弯弯的巷子里,阳光照耀在墙面上,墙面上斑驳的痕迹清新可见。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岁月流过的痕迹,故事的记号,让人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时光的斑驳。这里的每一片瓦每一块木头都活着,它们没有躺在时光里老去,而是依然神采奕奕,延续着生生不息的尘世烟火。在这里,我首次见到盖了亭子的洗衣井,也即洗衣亭,十分佩服古镇的男人这种顾家顾女人的情怀,并付之行动。在外漂泊打拼的男人惦记家里的女人,为使她们洗衣洗菜时免受日晒雨淋,竟然在井口盖亭子,实属罕见。有人说“洗衣亭是男人有力的臂膀,为女人遮风避雨;洗衣亭是女人温柔的依靠,为男人祈祷平安。”这种说法贴切生动。这样的盖亭子洗衣井,在小小的古镇一共有六处。

       和顺人生活节奏较慢,人们在此建有很多客栈,大多有各自的特色,但都离不开木制结构这一特色。这也是当地为保护古镇原貌,对所有房屋建筑的统一要求。客栈里住着天南地北的旅行者。他们和着这绵绵流长着典雅,携着悠久的文化深藏在风景之中。客栈价格从几十到上千都有,大多由外地人来此经营。来这里经营客栈的人,大多是喜欢因为喜欢上这个地方,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生活悠闲自在,于是租下一方院子,翻修、装饰,过上安静舒适的慢节奏的生活,再顺带着赚点钱,一举两得。

       和顺古镇如同镶砌在茶马古道上一颗玛琅玉石,色彩带着神秘的景仰。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悠闲在此重叠。古镇入口牌坊上的“和顺和谐“的题词,很好地诠释了古镇的内涵。“它是如此难得的一座活着的古镇,有赌石致富的勇气,有远征御敌的义气,有诗书仁礼的和气,也守住了稻田荷塘的呼吸。”和顺,云涌吉祥,包容开放。和顺的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与宽容。走进和顺,就如同走进了一座文化宫殿。六百多年来,来自天南地北的汉人与西南少数民族在和顺和谐共存,汉文化在这块边地沃土快速扎根,古老的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处,与外来的东南亚文明及西方文明碰撞,兼收并蓄,成为了中华文明与南亚、西方交融的窗口。也更顺应现代改革开放的大潮,极富生命力。 

       离那年我去过和顺之后,至今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如今,再回味起这个古镇,我脑子里出现的,是古朴的明清建筑,是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安闲的田园生活。这些元素在这方小天地里完美地重叠着。风吹和顺,天下和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