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他范文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冒险的K 2022-01-13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都应该是准确的。你见过什么样的报道?以下是边肖编写的关于乡镇特色产业发展的样本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首先,工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乡主动出击,抓住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有效解决了增加人民收入的难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农村工业。工业发展呈现出由弱到强、由乱到有序、由弱到强的发展趋势,工业经济成为整个农村经济的“助推器”。

(1)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

畜牧业是我乡的传统基础产业,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任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稳步发展。20xx年,全乡畜禽存栏量近7万头,规模化种畜户70户,实现年产值2500多万元,牧民人均增收600多元。

(二)果蔬种植业发展前景广阔

我老家有种菜的传统,有靠近巴城的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果蔬产业,建设有机绿色蔬菜基地。

积极协助返乡青年企业家林悦在家乡成立以寨子堡村为核心的“金大寨养殖专业合作社”,租赁土地2000多亩,建设集优质蔬菜、水果、水产品为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建成生态草莓园200亩,优质食用菌10万袋。有15个蔬菜温室,占地30多英亩。完成核心园区培育路8公里,园区道路硬化200米,园区运河系统修建改造5000米以上。总投资820多万元。雇用了100多名当地农民,20xx年产值超过80万元。2015年计划建设草莓园300亩,食用菌40万袋,蔬菜300亩,产值4000多万元。

赵卫国,一位回到家乡的年轻企业家,发起并组织了一个拥有150名成员的吕万种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依托银山坪蔬菜种植合作社、吕万育种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的主导作用,主要种植生菜、韭菜、芦笋、大葱、西红柿等品种。目前全乡蔬菜种植面积4600多亩,产量11200吨,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60多元。果蔬及农产品采用传统种植模式,走无公害种植之路,结合现代农业科技,产品品质优良,畅销市区,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农民种植的绿色菜肴”。金大寨专业合作社从北京引进葡萄品种,寨子堡村种植的优质葡萄成为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优质水果。

(三)从零开始实现工业项目

由于地理条件和资源的限制,我们乡的工业发展举步维艰。近年来,乡镇党委政府班子不断探索自身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外商,投资300多万元在天桥村建设纯净水生产基地。水厂的建设不仅将剩余的山泉水转化为财富,而且解决了村里近3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我的家乡靠近主城区,生态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鼓楼山已成为著名的旅游休闲基地。近年来,我乡依托鼓楼山、寨子堡、房山大雁、何家坪村建设观光农业,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我乡“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及观光园”项目,核心园区2300多亩,种植优质草莓、葡萄,打造农业产业观光体,吸引更多市民休闲观光。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重视工业发展是根本

我乡的产业发展虽然起步于过去,但没有形成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状态,在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动力不足,成效不明显。去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农村工业的发展被列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被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坚持工业第一,搞好科学规划,积极响应人民群众建设美好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充分发挥乡镇党委的决策权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释放群众在工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动员全乡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为工业发展打一场硬仗。在特色产业的支撑下,我们要努力走出一条通过产业发展促进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广阔道路。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农村工业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准确定位是发展的关键

工业发展的定位是否准确,关系到我们乡工业发展的成败。经过不断实践和艰苦探索,结合现实和历史传统,因地制宜,充分论证,村民自愿,我乡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农民收入为方向,以主城为市场,围绕有机、绿色、无污染,大力发展果蔬产业;围绕“传统养殖与市场竞争”战略,大力发展畜牧业;注重地理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产业;以巴山新民居和聚落建设为重点,结合农村发展的历史趋势,发展个体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定位准确,解决了农村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

(三)突破发展方法是核心

把“纸上谈兵”变成产业发展的成果和农民增收的现实,是这项工作的核心。第一,加大招商力度。积极“走出去”招商引资,引进资金和技术。20xx下半年,我们3次赴成渝、珠三角招商,对接20多家企业,洽谈现代农业、旅游文化、商务服务等8个项目,成功引进现代农业项目1个,合同投资2000万元。二是积极实施“背靠背工程”。大力宣传我区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吸引外国人回国创业,成功带回赵卫国、梁丽等19名外国人,总投资8000万元,重点发展果蔬、中草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通过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如何发展该行业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三.下一个工作计划

我乡在现有产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力争上游,做好未来的产业发展。

(一)努力推进工作

没有回头路,工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迫使乡镇干部主动把他们推向工业工作的第一线。坚持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树立紧迫感,想更多的办法,用更多的措施推进工作。发展的决心不减,发展的合力更大,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2)努力做大做强

我乡的畜牧业、果蔬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下一步要充分调动积极性,研究与市场对接,做大做强现有产业,打造产业升级版,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品牌。

(3)努力做好服务保障

做好服务保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高度重视投资软环境建设,大力宣传发展环境,落实开放合作部署,做好产业发展服务保障,营造产业发展氛围。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

根据县委关于农村特色产业调查的要求,我乡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深入农村调查了解了我乡农村特色产业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深入调研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为促进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发展目标,我乡提出了“立足繁荣、面向京津、主动迎接、实现共赢”的总体发展思路。

一、特色产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1.地瓜窖业,主要在大仁、东螺堡等村,现已达到3800多亩,年窖容量1xxx万斤。大仁村红薯种植面积2200亩(共2400亩耕地);东螺堡村种植面积1600多亩;辐射小仁、五里窑等八个村,每个村的零散种植面积估计在1000亩左右。

2.主要分布在南大围和天后村的地膜花生-白萝卜和冬贮白菜,现已达到1600多亩,复种达到4400亩,年产量达到xx万斤以上。

3.覆盖东西、五村等村庄的秋菜冬储现已达到3000多亩。

4.豌豆主要种植在东部和南部的村庄,已经达到1000多亩。

5.天侯绿色园区蛋鸡养殖已发展成为固定资产xxx万元,占地35亩,现有蛋鸡6万多只,鲜蛋日产量2500公斤,年产值1000多万元的知名企业。

6.彩印行业:我乡彩印行业主要位于西乡盖村,有东洋印刷等知名企业。

二.制约发展的现实问题

1.我乡在过去的发展中,虽然大力提倡特种种植和养殖,但种植和养殖规模无法形成,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

1.农副产品营销。农副产品的销售主要以“路市”、“路边市场”收购和农民自有市场的形式进行。到目前为止,我乡还没有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或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这已经成为制约我乡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第二,意识形态问题。传统的耕作方法和栽培品种在一些农民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不愿意改变现有的耕作模式,冒一点风险。即使身边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他们也不愿意去学习和尝试。

3.管理问题。由于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各种专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规模化生产进程,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我们乡镇的彩印行业发展了近30年,但仍无法形成大企业,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

第一,企业管理涉及的组织很多,各种检查比较复杂。各种非税收入约为企业税收的两倍,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企业发展面临融资渠道困难。金融业对企业的信贷支持不足,导致借贷困难,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资金不足;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融资渠道单一,xx%的企业资金来自银行,导致长期高成本运营,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弱。

第三,企业再生产的扩张受到土地因素的严重制约。企业的土地资源主要倾向于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的指标较少,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扩张和再生产。

4.企业领导管理意识落后,产品合格率低,竞争力差。技术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员工素质不高,产品质量差。在今天的住宅市场,市场竞争已经变成了品牌和质量的竞争,难以持续发展。

第三,一些建议

1.希望县委协调电力、工商、土地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我乡特殊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建设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或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解决乡镇农副产品的营销问题。

2.希望县委协调科协、农林等有关部门继续加大科技知识培训力度,进一步转变传统思想,提高科学种养技术。

3.希望县委协调科协等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农民自发成立农业技术协会或农业合作社等群众组织,进一步调动农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经营的意识。

4.希望县委协调有关部门坚决取缔一切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5.希望县委协调有关部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培训等服务,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6.希望县委协调有关金融部门制定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

近年来,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元宝镇紧紧围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幸福河流”的目标。以“工业兴镇、旅游活镇、贸易强镇”的战略部署,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逐步探索出一条依托我镇山地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崛起的道路。这使我们的经济突飞猛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发展状况

元宝镇位于渭河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73.36平方公里。它管辖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xxx个村民委员会。境内大小山丘环绕,河流纵横交错,水库大坝错落有致,是一座自然资源优势独特、生态环境优越的山地城镇。近年来,元宝镇一直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利用我县绿色崛起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将绿色旅游、红色旅游和仿古旅游有机结合,大力筹集资金,吸引外资投资旅游基地设施建设,并通过包装、完善配套设施和宣传。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点,如景明温泉度假村、黄漫寨瀑布、广东省最美的村落——铜坑村、广东省英山花谷等,已成为著名的生态旅游景点。随着全镇旅游景点接待能力和旅游收入的大幅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我镇的特色产业。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1.依托山地旅游资源优势,以荆明度假区、黄漫寨旅游瀑布为重点,积极深入推进茶叶加工、甜玉米加工、香蕉柑橘种植等“一镇一品”项目。以景明茶厂和元和元宝罐头厂为龙头企业,完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鼓励景区周边村民发展农家乐,增加村民额外收入。目前景区周边涌现出大量农家,客家风情和美食成为我镇农家的主要品牌。这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也有助于树立我镇特色旅游品牌。第三,鼓励出境乡镇先贤回归投资,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承载能力;坚持大流量,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加强景区之间的联系,解决可达性问题。第四,以我县绿色崛起为契机,将绿色旅游、红色旅游、仿古旅游有机结合,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提高我镇旅游名镇知名度。

三.主要问题和制约

虽然近年来我镇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促进作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旅游业发展环境和招商引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优势特色产业政策需要进一步放宽;人才和资金不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和困难,采取切实措施,尽最大努力解决它们。

四.对策和建议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镇要紧紧围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幸福芦苇河”的总体目标,依托我镇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优势,抓住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大北山旅游产业园元宝部分建设,扩大和提升我镇生态旅游产业集群。加快荆明生态城、黄漫寨旅游小火车项目等旅游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配套设施,使分散的旅游产业形成上规模、上档次的区域旅游产业集群。

一是深化政府行政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简化招商引资程序,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如实施“乡贤归来”项目,为外出乡贤回乡创业提供更多优惠条件,吸引更多投资者投资置业,支持和帮助现有企业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扩大生产, 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高我镇企业整体素质第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广告牌和宣传册,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我镇旅游业的资源优势、特色优势和交通优势,宣传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扩大我镇知名度,吸引更多企业来我镇发展。 3.要突破人才约束,必须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制定引进和留住人才的政策,如提高员工的薪酬福利水平,扩大员工上升空的范围,完善人才招聘制度,建立员工薪酬、员工培训制度和人才激励等机制。第四,努力突破资金约束。以镇为主导,市场运作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项目承载能力,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给予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4

各位领导:

你来xxx视察指导工作,关心、重视、支持xxx的工作。我谨代表乡镇党委和政府,对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汇报一下这几年乡镇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

一、基本信息

Xxx位于县城东南,哀牢山和五粮山中间,xx、xx、xx交界处,东有xx、xx县,南有xx县,西有xx镇,北有xx镇,xx州南门。所辖区域面积25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790米,最低海拔1446米。乡政府驻扎在小河底,距离县城50公里,国道214线和省道小浦线呈之字形穿越境内。全乡辖xxx个村委会、xxx个自然村、xxx个村民小组,聚居有汉族、彝族、苗族、傈僳族、佤族、纳西族、回族、布朗族等xxx个民族。20xx年底,有居民9xx户,有农业8xxx户,总人口35xxx,农业人口34xxx,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xxx。现有耕地面积28148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81亩。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xxxxx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20xx年末,农村经济总收入8xx.x万元,比上年增长xx . x %;

农民人均纯收入1xx元,比上年增长xx.x%。

财政总预算收入为xxx万元,增加xx。比上年增长x %;

全年粮食总产量1xx.x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18公斤。

二.工业发展状况

Xxx干湿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霜冻期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250 mm,适合各种作物生长。但全乡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发展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农业靠天气吃饭的现象突出,导致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产业结构单一。近年来,乡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在适宜地区大力发展泡核桃、茶叶、枇杷等特色产业。

(一)泡沫核桃产业

根据xx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积极宣传泡核桃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和先进模式,增强全民参与意识,始终把泡核桃产业培育成为富民兴乡的又一支柱。按照“合理布局、大规模推广、规范种植、科学管理”的原则,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在田间地头、旱沟边缘、荒山荒地种植,到种植适宜的耕地;以发展泡核桃为家庭副业,培育支柱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转型;

注重面积的数量模型转变为高产优质的效益模型。模型是一层一层的,比例尺是从点到面的。全乡500多亩连片植物18种,其中1000多亩3种。从20xx年到20xx年,全乡规范化、科学化种植了xx.x万亩泡核桃,达到人均2亩的目标。今年预计产量562.5吨,产值xxx万元,家庭平均收入xx元,人均收入xx元。

到2010年,预计产量2687.5吨,产值2xxx万元,家庭平均收入2xx元,人均收入xx元。

到2020年,预计产量10625吨,产值8xxx万元,家庭平均收入达到9xx元,人均收入达到2xx元。

(2)茶产业

Xx县是茶叶种植大镇,茶园面积居全县第一。但是由于群众的商品意识淡薄,栽培技术落后,忽视管理,大部分茶园多年来效率低下。对此,乡镇党委和政府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将招商引资、低茶园改革、品种改良、生态茶园建设和深加工发展作为茶业培育工作的重点,全面加快我乡茶叶产业化进程,先后完成华山茶场、小姑德茶场、大别山茶场、小碧舍茶场4100多亩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以德安阿比庄为中心,建设700多亩无性系改良生态茶园。与此同时,3000多亩低产茶园得到重建。20xx年底全乡茶叶面积达18300亩,采摘面积17233亩。茶叶总产量为xxx万公斤,产值1xxx万元。

(3)发展林产品

林业发展坚持“严格控制公益林、搞活商品林、放开人工林、改造低产林、培育珍稀林”的要求,积极发展以泡核桃、泡茶、泡华山松、泡竹为主的林业产业。20xx年,成功引进投资300多万元的松节油加工厂。年末公司收购松节油2580吨,收购金额1xx万元;生产松香1548吨,松节油200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xx亿元;销售额1233吨,销售额xxx万元,缴纳增值税5万元,支付员工工资xxx万元,缴纳电费2万元,年末实现利润xxx万元。公司的原料全部来自思茅地区,但思茅地区每个县都有松节油加工厂,原料竞争激烈。但公司每年只能在思茅地区拿下3000吨原料,与公司1万吨的产能不相适应。采购和运输原材料的高成本已经成为制约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的瓶颈力量。为此,乡镇党委、政府向县委、政府专题汇报,积极争取支持。目前,该县已同意根据树脂收获的规格,逐步放开松节油收获。为了进一步加快我乡林产品的发展,x日将在马街村委会召开全乡松节油采收现场会,根据采集直径20 cm以上树脂的要求,我乡可采面积3万亩,产量1200吨,产值xxx万元。松节油的单次采伐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xx元。

(四)科技支撑项目建设

20xx年,积极争取省财政科技扶贫资金xxx万元,在德安和固德种植枇杷600亩,其中德安和固德300亩,涉及xxx个村民小组和xxx户;新郑和固德种植了2000亩泡核桃,其中新郑和固德种植了1000亩,涉及xxx个村民小组和xxx户农户,泡核桃和枇杷种植项目已经完成。目前枇杷、核桃生长良好,项目示范效果明显。

三.采取的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了特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以乡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和实施组长。形成了最高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层层抓的工作格局。

(2)加大产业支持力度

按照“以增收调结构为重点,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同时,加强科技培训,不断增强群众科技意识,提升产业化水平。

(4)与各种任务有机结合

要把发展特色产业与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主导作用,发展人均一亩以上的特色产业。

(5)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按照“山有主人,主人有权利,权利有利益”的要求,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共确认196,630.493亩,其中自留山93,515.163亩,责任山35,543.63亩,集体林55,299.7亩,国有林11,866亩。目前,乡镇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正处于发证和清理纠纷阶段。

四.困难和问题

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我乡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然而,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制约,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1)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

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干旱、洪涝、冰雹、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工业化发展。

(二)群众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人民群众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不高,商品意识薄弱。有“种粮为生,养猪过年,养鸡买盐”的观念,严重关注等待、依赖和思考;相当一部分人满足于自给自足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缺乏参与热情,忽视管理,产业发展不平衡。

(三)缺乏必要的资金

由于农村财政困难,上级支持资金有限,群众经济收入低,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优质工业化发展水平,特色产业效益和质量大幅降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五、下一个工作计划

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千方百计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1.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根据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将农业、工业和贸易与现有特色产业相结合,培育特色区域主导产业,提高工业化水平。

三是注重示范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切实做好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打造各类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环节,促进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领导们,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做好特色产业的发展。当然,我们的工作肯定还有很多差距,所以请上级领导给我们更多有价值的意见,以便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工作,真正实现产业发展,促进农民生产和收入。

我的报告到此结束,谢谢!

s("content_relat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