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据老尼所记残句作洞仙歌,蜀主写给花蕊夫人的原作如何?

 老街味道 2022-01-13

前言

苏轼的洞仙歌写了一个凄楚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是蜀后主孟昶和花蕊夫人。

苏轼序言中说,这首词的创作,是借用了蜀后主孟昶写给花蕊夫人的一首歌词残句,然后自己加以增补成篇。

那么令苏轼写出如此优美意境的原作,又是什么内容呢?

一、苏轼《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首词中,苏轼写了花蕊夫人与孟昶在皇宫中的生活片段。锦衣玉食的二人,远离了人世间的是非磨难,只有对于时光流失的惋惜。

似乎他们的唯一缺憾,是人生易老,光阴难驻。

但是熟悉孟昶和花蕊夫人的读者知道,后蜀亡国,二人投降入宋。

欣赏这首词的时候,如果面对一朵美丽的昙花,知道它不久就要凋零。苏轼写得越美好,二人的悲剧结局就越发令读者感概。

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不过,吸引读者的不仅仅是这首词,还有苏轼为这首词写的序言。

二、眉州老尼

苏轼的词序写道: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

今四十年,朱已死矣,人无知此词者,独记其首两句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苏轼七岁的时候,在家乡眉山遇到过一个姓朱的老尼。老尼说自己年轻时和师父一起去过后蜀皇宫,听到过孟昶给花蕊夫人写的一首歌。这位老尼还记得这首歌,并且读给了苏轼听。

幼年的苏轼被这个故事所吸引,一直没有忘记。但是关于这首歌,他只记得两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四十年以后,苏轼添加了内容,创作了这首洞仙歌。

三、关于原作的争议之玉楼春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记载杨元素《本事曲》中,提到了孟昶和花蕊夫人纳凉的那天夜里,所唱的歌词。

余尝见一士人诵全篇云:'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本事曲》

可以看出来,这是一首《玉楼春》,也叫做《木兰花》, 也是一首押仄韵的七言诗。这个词牌在钦定词谱中只收录了4体,其实并没有涵盖所有的玉楼春词体。

从内容上看,如果说苏轼的《洞仙歌》真得是引用了这首词的残句,似乎有点不对劲。因为苏轼的词更像是全篇隐括了这首玉楼春。两首词内容几乎一样,只是词体不同而已。

宋朝张邦基《墨庄漫录》中就认为:

予友陈兴祖德昭云:“顷见一诗话,亦题云李季成作,乃全载孟蜀主一诗:'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云东坡少年遇美人,喜《洞仙歌》,又邂逅处景色暗相似,故隐括稍协律以赠之也。予以谓此说近之。”据此乃诗耳,而东坡自叙乃云是《洞仙歌令》,盖公以此叙自晦耳。《洞仙歌》腔出近世,五代及国初,未之有也。

意思是,苏轼有所隐瞒,其实苏轼是记得原作全部内容的。他就是隐括了原作,但是不想别人知道,就说自己只记得前两句。

四、关于原作的争议之洞仙歌

宋朝的宋赵闻礼《阳春白雪》卷二中有不同说法:

载宜春潘明叔云:蜀王与花蕊夫人避暑摩诃池上,赋洞仙歌,其词不见於世。东坡得老尼口诵两句,遂足之。蜀帅谢元明因开摩诃池,得古石刻,遂见全篇: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按云:“自清凉无汗”,确是避暑。而又云:“怯尽朝寒”,则非避暑之意。且坡序云夜起,而此词俱昼景。其中贝阙琳宫,阑干楼阁,沿房瑶台,拉杂凑集,明是南宋人伪作。

大意是,宋朝时谢元明在摩诃池挖出了石刻,上面有一首洞仙歌,前两句恰好是苏轼所说的残句。全篇为: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贝阙琳宫恨初远。

玉阑干倚遍,怯尽朝寒,回首处,何必流连穆满。

芙蓉开过也,楼阁香融千片。

红英泛波面。洞房深深锁,莫放轻舟瑶台去,甘与尘寰路断。

更莫遣流红到人间,怕一似当时,误他刘阮。

不过,赵闻礼分析这首词明显是后人的伪作。张邦基《墨庄漫录》中也说,《洞仙歌》出自宋朝,五代时期,这个曲调还没有出现。

结束语

后蜀灭亡之后,孟昶和花蕊夫人被迫入宋。一年之后,孟昶就去世了,史家多认为是宋太祖毒死的。这个结局,不久就有人重演了一遍,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花蕊夫人倒是深受宠爱,但是因介于宋廷权力之争,被太祖弟弟光义一箭射死。

《后山诗话》记载,花蕊夫人初入宋时,宋太祖听闻其擅长作诗,于是令她展示一下。花蕊夫人吟道: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老街味道

诗词创作不可不知 乐府诗是不是格律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