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圈的开放生态链

 lion__ 2022-01-13

图片

一、IT界的拿破仑

IT公司是世界的果蝇。

果蝇的特点是什么呢?
就是生长的速度非常快,生命非常短暂,很快就过完了一生。

所以,科学家们可以用果蝇来进行试验,能较早的得到结果。


IT企业也是这样的,经常几年就走完了一个传统公司几代的历程。
你观察一个王朝,可能要关注几百年的尺度,比几代人的寿命还长。

而你观察IT企业,可能从上大学,到大学毕业,就经历了一个巨大的时代。
比如,很多人还大概记得诺基亚最火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那个时候,不过几年时间,已经是智能手机的天下了。


比尔.盖茨作为为数不多,纵横IT界多年而不倒的常青树,大家看着文质彬彬,温文尔雅。
图片
实际上,比尔.盖茨是IT界的拿破仑。
在市场战略上老谋深算,在战术上攻势凌厉。

整个软件产业,就是比尔.盖茨确立的。
在比尔.盖茨之前,软件只是硬件的附属品,卖硬件的时候带着软件卖。

正是比尔.盖茨,确立了软件成为真正的独立产业,可以独立赚钱了。


在大多数人还懵懵懂懂的时候,比尔.盖茨就察觉到,软件生态的核心是操作系统。

最早,确立微软软件行业地位的,不是什么windows,而是ms-dos操作系统。
下面这个必须要用命令行的黑框,就是Ms-dos 6.22,最经典的版本。
图片

Dos有很多种,微软的才叫ms-dos,还有很多其它的dos系统。
Ms-dos是市场份额最大的,居于统治地位。

但是ms-dos系统的最早版本,并不是微软公司开发的,而是比尔盖茨买来的。

比尔.盖茨做了一个ABC单。

当时微软是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公司,所以叫微软,微小的微。
真正的IT巨头则是IBM,搞的都是大型机,整个产业的扛把子。
微软公司和IBM比,简直就是淘宝夫妻店和阿里巴巴比,是一个小PP


IBM要进军家用办公电脑(PC)市场,需要一个家用办公电脑的操作系统。
比尔.盖茨两手空空,但是他说,我有,我有,我全都有。
图片

他拿到巨额订单之后,找到当时系统做得最好的一个人,并没提订单的事,以极低的价格买了一个操作系统。
而且是买断,后面可以在上面继续开发的。

当时操作系统都是绑定硬件卖的,对于IBM来说,家用办公电脑是个利润微薄的市场,所以没太在意。

这样,比尔.盖茨不光赚到了钱,而且搭着IBM的大船,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就像抖音在官方配套产品中带着你赚钱,你就是想不发财也难。

然后,比尔.盖茨在协议里面留了一个漏洞,那就是微软开发的系统可以自己单独卖,而不是仅仅只能给IBM定制。

这就是史上最伟大的ABC单,搞出了一个帝国。


到了图形操作系统年代,微软独立推出操作系统卖,和IBM开发图形操作系统的计划中止了。

经过艰难的研发,微软推出划时代的windows 95系统,一举击溃苹果等图形操作系统对手,确立了市场霸主地位。
图片

世界首富的位置,就是这么来的。


有很多战略战术,都是比尔盖茨和他的同事发明的。

就拿版本这个事情来说,本来只是一个软件上区分代际的技术概念。
但是,微软公司将其操作成了成熟的商业概念。

Dos,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 xp这些版本都是一轮一轮升级上来的。


二、系统升级与兼容性

商业是一个系统工程。
你第一次发布产品,当然不存在什么升级问题。
但是,如果你是要在市场上长期生存,那问题就复杂得多。


微软为什么要搞升级呢?

一个方面当然是时代变迁,世易时移,软硬件变化。


但是最核心的驱动当然是,如果用户不升级的话,微软的新产品就卖不出去。
微软就只能赚上一波的钱,没法赚下一波的钱。
用户还可能跑掉。


赚钱难,持续的赚钱更难。
升级问题就是一个持续赚钱的问题。


怎么让用户主动升级,一向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这玩意跟拆迁一样难搞。

新手往往觉得最新的版本是最好的。
而老鸟都知道,新版本未必比旧版本好。

升级不升级,决定权在用户。
用户不升级,你喊破喉咙都没有用。


就算微软公司这种经验老到的选手,也碰到过这样的问题。

就拿windows xp举例,当年很多用户就是不升级,盗版用户都不升级。
因为微软当时出了个岔子,一帮人太过于理想,开发的新版本windows vista失败了。

微软的IE6浏览器本来是浏览器市场的霸主。
由于用户迟迟不愿意升级,被谷歌和火狐找到个缝隙,占领了浏览器市场。

对于用户来说,windows xp已经够好了,他们自然就不想升级了。


如果你对新老版本控制的比较失败,就会出现新版本和老版本竞争的现象。
最终呈现出这样的碎片化。
图片
你的竞争对手居然变成了你自己,你自己跟自己左右互搏。

你失败了,居然TM是被自己给打败的。


前两天去见了一个房圈大佬,广东话叫dài lǎo(音:贷佬),就是大哥的意思。
因为他贷款比较多,所以叫贷佬是非常合适的。

他遇到的就是这个问题,就是老用户不升级,新用户增长乏力。
本来看过他文章的人很多,按理来说基本盘应该是很稳定的。


为何现在别人不愿意升级这种情况呢?

我们先谈第一个问题,就是升级问题。

说来说去,这个坑还是他自己给自己挖的。

这个呆子网上看着犀利,见面之后发现,其实是个“老实人”。
图片

由于贷佬之前把大概80-90%的内容都透露了,而且产品的质量出奇的高。

这就类似windows xp,方方面面都比较完善了。
别人办公、玩游戏,各种方面都非常好,别人为什么要升级呢?

虽然贷佬一直说,你们看盗版,会蓝屏,会死机。
图片

但是很多人之前根本就没看过这么好的东西,就算蓝屏死机,也比他之前看的好很多了。


IT企业都是有意识,有计划的进行老用户的迁移活动,有专门预算的。
从产品、营销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老用户和新用户。

每个新版本发布,都要开发布会,推广,促销,盛大的品牌活动。
花钱买流量才是主流商业行为。

同时还要逐步停止老版本的研发,一定要让用户升级。
每月都看KPI,看老用户迁移的数量是多少。


我们先说说产品怎么考虑升级的问题。

绝不要每次都全新开发,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创意,这注定是一条邪路。

《文明》的设计师席德梅尔说,他们有个1/3原则。
就是每一个新版本,都有1/3保持核心机制,1/3是原有内容的增强,1/3是新的特性。

对于老用户来说,有2/3的内容是新的,但是能通过1/3旧的内容过渡。
这样不至于没有新鲜感。

在新的特性方面,可以加入一些符合时代的内容,比如文明6就是典型的卡通造型,难度也大为降低。
对于新用户来说,可以比较快的和老用户站在一个认知起跑线上。


一般来说,搞出第一个版本,非常的难,能把人搞到吐。
但是一旦有了第一个版本,在上面继续开发,就容易得多了,工作量减少很多。

席德梅尔说搞《文明》第一个版本搞得非常疲惫,当时都不想碰这个系列了。
正是运用这个1/3原则,才让《文明》系列一直风靡了接近30年。


第二个问题就是兼容性。
时代变化了,很多玩法要跟着变,否则就和政策不兼容了。
旧版本不是说不对,那是时代的产物,是有时限的。

你刚买的蛋糕,今天当然很好很新鲜,但是明天就是过期蛋糕了。


新版本要能兼容旧版本。
但是只会兼容前一二代版本,更前面的就不容易兼容了。
否则,别人一直用旧版本,那你就永远升级不了。

按照1/3原则,几代之后,可能变成了一个全新的版本。

这种情况下,用户才会不得不升级。
你再不升级,就完全脱离时代了,赚不到钱了。


这位贷佬确实有新的东西,但是比较谦虚,说只摸到了“几款砖”。

如果系统的做这件事情,那么旧用户的升级才会加快。

当然,也有钉子户,就是永远不升级的。

这就是破解老用户、新用户冲突的法门。

当然,现在天气不好,电闪雷鸣的,低调一点也不是坏事。


三、开放生态链

基于生态链赚钱,才是稳固的赚钱手段。
当年PC产业链那么大,有人做软件,有人做主板显卡,有人做整机电脑,有人装机,生机勃勃。

最后到底谁赚到了大钱呢?
就是微软和Intel,所以也叫wintel联盟。

图片

电脑厂商忙忙碌碌,只有一个制造业的利润。
绝大部分利润都被控制主芯片的intel和控制操作系统的微软拿走了。
因为所有的厂商都离不开这两家。

很多人以为电动汽车是汽车,电动汽车根本不是汽车,而是一个IT产品。
他们是准备把IT产业的这种玩法在汽车行业再玩一遍。


整个PC产业链向前推进,让大家都能赚到钱,就是这两家在前面创新拉动。
Intel每发布一个新芯片,微软每发布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大家就跟着赚一波钱。

这种模式养活了生态链上无数的人,产品让全世界的人获益。

现在房圈这么沉闷,就是前面拉动乏力,当然主要因为天气原因。
老用户想着能不能继续赚钱。
新用户想着能不能赶上新科技树的风口。


那么后面还有没有机会呢?
这玩意主要靠创新拉动。

如果对照上面我们简单画一个图的话,就得到如下房圈的生态:
图片
大IP就是房圈的芯片。
但是IP这东西是极度不保值的。

为什么intel公司的IP保持的不错呢?
Intel inside一度被认为是品质的保证。

因为Intel 的IP是建立在芯片的主频上的,只要主频足够快,就没有问题。
现在到了手机产业链,芯片开始拼功耗,散热,那就不是Intel的强项了。

所以,对于房圈IP来说,一定是要建立在主频的基础上。
目前看来,这位贷佬没有问题。


心法,就是操作系统,也没有问题。
大家发现没有?
现在任何一个人去改那个心法,都是没有人认的。

你可以去说,可以去骂,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改。
哪怕是改动一个字。


那么如果认真的升级心法,还是会带动整个生态链的发展。
老人会继续赚钱,新人也会找到新的风口。


四、结语

赚一两次钱不算本事,一直持续赚钱才是本事。
IT产业依靠升级,不断的赚钱,大家已经习惯。
其实任何行业都是如此。

你没看服装行业,每年都有一股潮流?
那是人造的。

所以,慌什么?

--------------------------
PS:那个线下会,更像一个“学术研讨会”,偏严肃。
不知道为何外界传成那个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