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脸上的“痣”越长越大 警惕基底细胞癌

 yygltj 2022-01-13
最近,王大爷的心情很差,因为他发现脸上一颗“痣”最近有些奇怪,不仅越来越大,摸上去有硬结,而且表面还出现了破溃,甚至在破溃中央已经结痂了。在纠结了几天后,王大爷终于来到了皮肤科就诊。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检查结果提示基底细胞癌。王大爷听到得了癌症,顿感天旋地转,一下懵了。此时,耳边却传来医生的话:“王大爷您别急,基底细胞癌没有那么可怕。”

基底细胞癌,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由类似表皮基底层或附属器的基底样细胞构成,低度恶性、生长缓慢,极少转移。

基底细胞癌多见于中年以上肤色较浅的成人,尤其是男性长期户外工作者。好发于曝光部位,如面部、耳背、手背等,根据临床形态可分为五型。

结节溃疡型:最常见类型,多位于头颈部,典型表现为初发蜡样小结节,逐渐增大,表面糜烂或破溃,边缘卷起似珍珠样,伴毛细血管扩张。

浅表型:常发生于躯干或四肢,发病年龄相对年轻,损害多为单个或数片红斑,表面鳞屑,轻度浸润,生长模式主要是水平生长。

硬斑病样型:局部皮肤硬化,轻度萎缩,呈白色或黄白色,边界不清,边缘略高出皮面,似局限性硬斑病。

纤维上皮瘤型:比较少见,常位于背部,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高出皮面的红色结节、斑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偶有破溃。

如果在皮肤表面长了一个针头至绿豆大小的结节,并且最近皮肤肿物增大的速度比较明显,颜色加深,伴有瘙痒、刺痛、破溃或出血等,就需要高度警惕。

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 陈天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