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民商法苑2022-01-11 07:57 以下文章来源于小武聊股权,作者肖学科 以下文章来源于小武聊股权 2022年,《公司法》正在进行第六次重要修订。 修订草案共15章260条,在现行公司法13章218条的基础上,实质新增和修改70条左右。 1.防火墙,难防风险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认缴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在实践中,不仅有勇于承担责任的股东,还有利用“有限责任”逃避债务的股东,例如:成立多家公司转移公司资产,给债权人留下一个无资产、无人员、无经营的“三无”空壳体。 修订草案的新规定,拆掉了这层层的防火墙: 公司股东利用其控制的两个以上公司,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各公司应当对任何一个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新规定生效后,通过设立多家公司作为防火墙的经营模式需重新考量,或许诚信经营才是长久之计。 法条指引:修订草案第二十一条 2.股东不出资,直接失权 合伙创业,按约出资,是股东的基本义务。 实践中,股东未按时按约足额出资的现象颇为常见:公司成立后,发现实际经营状况没有规划的好,不想再投钱;投钱后,短时间内看不到回报,不再想投钱,甚至想把前期投入抽回去等等。最终,公司发展受到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 关于股东出资问题,修订草案设置了新规则: 1. 股东未按期足额出资,公司可发出催缴通知书; 2. 经过催缴宽限期后仍不出资,公司可发出失权通知书; 3. 失权通知书发出之后,股东丧失其未缴纳出资的股权。 催缴只给期限,失权不论意见。新规定生效后,股东出资义务将更加严格,督促股东在创业和发展中贯彻诚信,从自身做起。 法条指引:修订草案第四十六条 3.认缴,不再有安全感 在鼓励大众创业的制度设计中,注册资本认缴制无疑让人们放下包袱,冲锋向前。 不管口袋有没有钱,公司的注册资本一定显得很有钱。 再加上股东认缴的出资期限可以自己决定,到期后还可以自行延长,似乎只要公司不破产,就不用担心公司的负债。 这造成公司的负债能力和偿债能力相差甚远。 公司负债后,债权人想追加股东履行出资用以偿债,但股东的出资期限未到,债权人只能苦等N年。 而在修订草案中,明确增加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的规定: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公司或者债权人有权要求已认缴出资但未届缴资期限的股东提前缴纳出资。 注册资本认缴制打造的安全感,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调整中,烟消云散。 从此,注册资本可以认缴,但也可以加速到期。 法条指引:修订草案第四十八条 4. 落地同股不同权 同股不同权,是一种股权设计的方法,已经成为优秀公司的常用模型。 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灵活的运用股权设计、股权激励创造财富的路径丰富多姿。 但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现行法要求必须同股同权,这就成了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性质转换及上市过程中无法逾越的制度红线。 在修订草案中,终于响应实践,落地同股不同权。 公司可以依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发行以下类别股: 1. 优先或者劣后分配利润或者剩余财产的股份; 2. 每一股的表决权数多于或者少于普通股的股份; 3. 转让须经公司同意等转让受限的股份; 4.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类别股。 同股不同权制度的落地打通了股权设计与配置的壁垒,公司从创立到上市实现一路畅通。 法条指引:修订草案第一百五十七条 5.董监高,洗心革面 董事、监事和高管,熟悉又陌生的字眼,似乎只存在于工商部门的档案袋中。 实践中,董、监、高形同虚设颇为常见。无论工商档案中如何规定,公司实际中谁说了算与此无关。 但在本次《公司法》修订中,对董监高的权责利在多个法条中作了全面修改,总结一句话就是:董监高谁来当,公司说了算;责任谁来承担,法律说了算。 关于董监高的法律责任,放在了同一水平线。 在归责条件中,董监高坐视不管、消极作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等,均需对相关方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比如:股东抽逃出资,现行法要求协助股东抽逃出资的董监高承担连带责任;修订草案要求无需协助,董监高坐视不管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修订草案关于董监高的修改,反向指引公司在设置治理机制时,不可再随意登记,更应关注公司的真实需要。 法条指引:修订草案第五十二条、第一百八十条至第一百九十一条 写在最后 纵观修订草案全文,我们能看到: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发生转变,公平排在了效率之前。 以往,为了激发大众创新创业的热情,效率优先,公平次之; 现在,为了开拓切实真实的社会价值,公平优先,效率放缓。 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发生改变,需要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规则环境。处变局之中,看清趋势,果断调整,长远发展。 |
|
来自: 王欣荣rhdvlfqi > 《太阳能光伏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