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作霖肯定会抵抗。 张作霖从一个普通的马匪,混到安国军总司令,成为西方认可的中国合法政府,是有两把刷子的。 张作霖曾经对居住在日租界的溥仪说:皇上,你为什么住在日租界,应该来东北,我会照顾你。不过,你就算在日租界,如果小鬼子对你不客气,你就来告诉我,我有办法对付他们。 这就是张作霖的内心想法。 张作霖对于日本人只是单纯地利用,随时是会翻脸的。 张作霖利用日本人壮大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组建大量的军队。 东北军在张作霖时期,已经有四十多万规模,加上归属他领导的部队,总数高达六十多万人。 张作霖对于日本人是心有余悸的,知道他们的厉害。 当年郭松龄率领5万精锐东北军,窝里反猛攻沈阳,张作霖几乎支持不住。 关键时候,郭松龄在正面和张作霖军队激战,关东军突然出动,猛攻郭军侧翼。 同时,关东军战机也赶来轰炸。 郭松龄遭遇日军强力部队侧击,瞬间就全线崩溃。 虽然张作霖是依靠日军获胜,对日军却非常忌惮。 当时关东军数量有限,只有1万多人,还分散在各地驻扎。 张作霖的策略是,在关东军驻军附近,部署数倍军队进行威慑。 如果关东军放一个连,他就放一个营、关东军放一个营,他就放一个团。 同时,张作霖用全力提高东北军的武器装备和战斗力。 当时东北军精锐部队配属大量炮兵,就火力来说比日军差不了多少。 所以,日军虽多次试图全部占领东北,畏惧很可能会失败,犹豫不决。 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军暗算炸死之前,仍然嘱咐儿子张学良立即将主力拉回东北,准备和日军决战。 而张作霖虽死了,东北军却仍然以强大兵力威慑日军,日本人不敢全面出击。 而张作霖的草包儿子张学良就差远了。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为了抢地盘,将部队逐步调入关内。 张学良接受东北军时,东北军编成步兵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 1930年中原大战中,张学良去关内抢地盘,调动9个精锐旅共10万人入关。 1931年石友三在日本策动下叛乱,目的是引诱东北军继续入关。 张学良瞬间中计,将东北的步兵3个旅、炮兵2个团共8万人调进关内,又将1个精锐旅驻扎山海关。 由此,东北军的精锐部队和大部分炮兵几乎全部入关,在平津地区、河北、察哈尔一线。 到了918事件爆发的时候,东北地区仅有东北军正规军16万,另外还有4万非正规军。 其中5个旅和1个炮兵团,在黑龙江对抗苏军,真正可以对付日军的部队少之又少,正规军也就是10万左右。 918事变以后,关东军迅速增兵到二三万人,加上朝鲜军上万人的支持,足以对付东北军的10万人。 张学良军事部署存在严重问题,就算和日军硬拼也是挡不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