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一柱 第1679期 新高考选科 专题】
【核心提示】2024年,山东新高考仍执行“3+3”方案,高一同学和家长,当先读懂“3+3”选科的含义,了解大学专业的学科要求,遵从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然后结合自己从初中到现在6科学习的情况,综合确定考试所选科目,对不同考生来说,选科组合没有最好,唯有最适合…… 近日,山东省招考院发布《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为高一同学选科提供了指南和依据。2024年,山东新高考仍执行“3+3”方案——即考生高考共考6科,前一个“3”是指语数外三科,所有考生都必考;后一个“3”,是由考生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考生自主选科的组合有多少种?以其中任何一科为主,都可以有10种组合,去除重合部分,最终有20种不同的组合。 但在这里,考生和家长需要注意的是,选科虽然是考生自由自主,但最后填报大学专业志愿时,却并非完全自由的。由于不同大学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不同,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要求也不一样。有的“大众化”专业,普适性强,对学科“不提要求”,考生报考这样的专业,是“我的选科我做主”,“完全自由”,是真正意义的“3+3”。而有的专业,对考生某一学科的素养要求比较高,就会对某些学科“提出要求”,也就是指定某1科、2科、甚至3科为“必考”。这样,考生如果想报考对应专业,学科就不再是“完全”自由、自主,而是必须选择相应学科才行。如果学校(专业)指定1科,那考生自由选择的就剩下2科;如果学校(专业)指定了2科,那考生自由选择的学科就剩下1科;如果学校专业指定了3科,那考生自己就没得选了。 综上,考生在选科时,有三个原则,一是分数优先,二是专业优先,三是专业和分数相结合。所谓分数优先,就是从六科中选择自己最具优势的三个学科参加考试,将来填报志愿时,填报那些对选科没要求的专业。所谓专业优先。就是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即未来要从事的职业理想,先确定将来填报志愿的方向——专业(类),然后,根据对应专业的选科要求,选择考试学科,除指定学科外,按原则一再选择剩2门或1门学科(如果指定3门的,就不用再选了,哈哈)。所谓专业和分数相结合,也就是综合自己优势学科和欲报考的专业方向,确定自己所选考的学科。如,一名考生,未来欲从事计算机专业的愿望非常强烈,那么物理学科虽然没有进“前三”,也要选上,因为,如果不选物理,高考时分数再高,你也与计算机专业无缘啊。当然,如果你的物理学科成绩在6个学科排位中,不仅排位差,更是一塌糊涂,那你再爱好计算机专业也没用啊,选考物理,无学可上啊! “3+3”有20种组合,有所谓的专家说,物理组合最好,政史地组合最差,理由是70%的专业对物理有要求,选考物理将来填报志愿时录取率高,实际的情况的确如此。但在这里我们当先弄明白,这只是“大数据”统计出来的一个结果,是对所有考生来说的,是一种“大趋势”。如果考生物理学科成绩在6科之中是最好的,如果不选考物理,岂不是有点傻?如果物理成绩在6科之中居于第“4”位,且与居第3位的学科差距不明显,比如通常考试成绩差距都在5分之内,那么,为了争取将来志愿录取率高一些,可以舍弃第3位的学科选考物理;但是,如果物理学科成绩在6科之中居最后一位,也就意味着你高考时总分“最低”,这个时候你选的物理学科志愿填报范围再大、录取率再高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除非脑袋被驴给踢残了!因此,脱离考生实际,谈哪一种组合最好,一点意义没有。具体到每位考生,当先读懂“3+3”选科的含义,了解大学专业的学科要求,遵从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然后结合自己从初中到现在6科学习的情况,综合确定选写参加高考的科目,对不同考生来说,选科组合没有最好,唯有最适合!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