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她就要懂她,一篇文章带你了解半部戏曲史

 cxag 2022-01-13

图片

很多人认为戏曲就是京剧

还有人觉得戏曲=京剧+昆曲+地方戏

图片

其实追溯起来,戏曲包含的范围比我们了解的要大得多。

戏曲发展的历史,也比我们想象中要久远的多。

传说在人类还没有意识到需要精神娱乐的时候,

戏曲已经萌芽了!!!

图片

人不看,那演戏给谁看呢?

图片

没错,是给“神”看的。

图片

“神”的世界我们不懂……

今天我们还是从“娱人”开始说——

图片

1.揭开“戏曲”的面纱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源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多种因素,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2.各剧种之间有什么区别?

剧种之间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各自声腔系统音乐唱腔的不同。这些音乐唱腔以所产生地区的方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相互补充而成。各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末、丑等角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加以虚拟性的空间处理,绘声绘色、栩栩如生。

3.戏曲有多少剧种、剧目?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的著名剧种有昆曲、京剧、越剧、川剧、豫剧、沪剧、评剧、淮剧、黄梅戏、婺剧、粤剧、秦腔、湘剧、汉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花鼓戏等50多个。

图片

4.戏曲的早期形态

先秦时期的乐舞和俳优,可以说是戏曲音乐的胚胎。汉代的“角抵”与先秦的乐舞和俳优相比,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简单的叙事和表演。如果说先秦的乐舞和俳优是戏曲音乐的胚胎,那么汉代的“角抵”就是戏曲音乐的萌芽,它们对戏曲的形成都有重大影响。

隋唐时期,产生了有故事情节的歌舞,较之以前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如《拨头》《代面》《踏摇娘》等。与此同时,承继着先秦俳优传统的参军戏也得以形成和发展。特别要说的是,唐代大曲对戏曲音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后来的戏曲唱腔有许多都吸收有唐代大曲的音乐元素。所有的一切为中国戏曲音乐艺术的形成提供了前提。

5.戏曲形式的确立

北宋时期,宫廷音乐流入民间,出现了“杂剧”这种艺术形式。杂剧是一种带有故事的歌舞表演,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先演“艳段”,做的是“寻常熟事”;第二,包括“正杂剧”;第三,再演具有滑稽戏性质的“散段”(又称“杂扮”)。“散段”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节目形式,故有时不演。宋金南北对峙时期,金人将杂剧称为“院本”,院本即行院之本。行院即杂剧艺人们的住所。

据明代《永乐大典》记载的三种戏文及相关史料推断,一般认为中国戏曲艺术形式确立始于12世纪的“南戏”,即“永嘉杂剧”。宋金时期的杂剧和南戏,是在吸收唐代大曲、民间歌曲等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音乐特点、发展情况等条件迥异,南北方的戏曲音乐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如:南戏的音乐风格较为细腻、柔婉,以五声音阶为主;而北曲的音乐风格则刚劲、粗犷,以七声音阶为主。随着南、北方音乐文化的交流,南北戏曲互相影响、借鉴、吸收、融合,形成了今天“南北合套”的局面。

6.戏曲的繁荣与发展

元代继承宋金杂剧的传统,并进一步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使杂剧渐趋成熟。元杂剧通常为一本四折,一折一韵,一折一宫,前面有一个楔子。板式为曲牌连缀体,即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因元杂剧形成于北方,所采用的曲调多为地方民间曲调,所以又有“北曲杂剧”之称。在现有的昆曲北曲,如《窦娥冤》《单刀会》等剧目中,还遗留着元杂剧的音乐痕迹。这一时期,著名元杂剧戏剧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白朴等。他们的代表剧目有《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望江亭》《墙头马上》等。

元杂剧盛行的同时,南戏在南方民间不断发展着。到了明代,元杂剧日趋衰落,南戏转兴,“传奇”在此时出现。它在南戏的基础上,吸收元杂剧的优秀元素发展而成。较元杂剧的进步之处在于,剧本不受一本四折所限,而是分数量不等的“出”。采用的曲牌虽有一定的连缀规律,但在宫调上却较为灵活,不像元杂剧那样有一折一宫的限定。为了适应戏剧情节的需要,戏曲的声腔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南方,随着传奇的兴盛,形成了多种声腔。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有明代“四大声腔”,即江苏昆山的昆山腔、浙江海盐的海盐腔、浙江余姚的余姚腔和江西弋阳的弋阳腔。此外,还有浙江的“杭州腔”、安徽的“青阳腔”以及北方的“梆子腔”等许多腔调,对戏曲音乐的最终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与作品主要有孔尚任的《桃花扇》、高则诚的《琵琶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等。

图片

7.“花雅之争”——京剧、地方戏繁荣

到了清代,又出现了新的戏曲唱腔,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清乾隆年间有了官办的戏曲演出,就是所谓的“雅部”(指昆山腔)和“花部”(指皮黄腔、梆子腔、弋阳腔等。)在“花部”的唱腔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梆子腔和皮黄腔。这两种唱腔的音乐结构和以往的南北曲不同,它们创作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即板式变化体,这为中国戏曲音乐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清代中叶至民国初年期间,全国各地产生了大量的民间小戏和地方剧种。它们的表演方式大致相同,不同的在于音乐部分,即唱腔与伴奏。各剧种地方特色浓厚,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互相借鉴和交流融汇,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就音乐源流及形成情况来看,可分为两类:其一,直接继承明清流传的戏曲声腔并结合各地语言和民间音乐形成的,如京剧、昆剧、梆子戏、川剧等;其二,清末民初时期,在各地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剧种,如二人台、吕剧、花鼓戏等。

千百年来,中国戏曲音乐经过无数的专业艺术家和民间艺人的创作和发展,积累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剧目和华丽炫目的声腔,形成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表演体系。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的正确指导下,全国开展了对各地传统戏曲的挖掘整理、抢救保护和改革创新等工作,使各地的戏曲剧种重获生机,如枯木逢春般具有了新的生命力。

图片

转自:中国传统戏曲资源库

本文选自杨和平著《民间戏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