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音乐 | 帕格尼尼《钟》

 世界名画 2022-01-13

今天介绍的古典音乐是帕格尼尼的著名作品《小提琴协奏曲 钟》。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以小提琴炫技闻名,这首乐曲彻底表现了这一点。

外文曲名:Violin Concerto No.2 In B Minor, Op.7:3. Rondo à la clochette, La campanella

中文曲名: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Op.7,第三乐章,钟声回旋曲

作曲:尼科罗·帕格尼尼

小提琴演奏:Salvatore Accardo

这首乐曲的全名是《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 第三乐章 钟声回旋曲》,其意大利语名称里的的La Campanella中,La是冠词,Campanella(铃铛)是campana(钟)的dimunitive(小词)。Campana是挂起来撞的大钟,campanella是拿在手里摇的“小钟”,也就是“铃铛”。换句话说,《钟》这个译名是错误的。正确的译名应该是《小铃铛》。其实,帕格尼尼的这首《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的旋律用手摇铃进行了加强,所以应该是“小铃铛回旋曲”,而不应该是“钟声回旋曲”。一开始的中文翻译不准确,但是后来沿用很久,也就将错就错了。

尼科罗·帕格尼尼(意大利语:Niccolò Paganini,1782年10月27日-1840年5月27日),小提琴家、作曲家,属于欧洲晚期古典乐派,早期浪漫乐派音乐家。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对小提琴演奏技术进行了很多创新。

△ 帕格尼尼年轻时的肖像

格尼尼可以在一个把位上用四根弦演奏出三个八度,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他的灵活性也许是与他的马凡氏综合症或Ehlers-Danlos综合征有关他的指法,比如双音技巧,换指八度(和十度)和左手拨弦在当时都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 帕格尼尼用过的小提琴,摄于1911年

帕格尼尼则为演奏家和作曲家们引入了更先进的技巧。通过他的贡献,小提琴作品的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他的音乐具有非常丰富和高难度的指法和弓法以取悦听众,并对他当时的同行们构成挑战。他的音乐会作品中有连顿弓、和声、拨弦(双手),和丰富的音程(最多达到大十度)。他将小提琴的音色和色彩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1831年,帕格尼尼到巴黎演出,李斯特被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技巧迷住了。几天以后,李斯特弹奏了几个音乐片段给他的朋友听。令人震惊的是,李斯特已经把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地移植到了钢琴上,使钢琴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音响。柏辽兹说“使人重新认识了钢琴”,称这是了不起的开拓。

△ 帕格尼尼1831年的演出海报

1838年,李斯特改编了这首帕格尼尼的,创作了《帕格尼尼主题练习曲 S.140 第三首 钟》。李斯特的《钟》也极负盛名,其“炫技之王”的称号也大多出于此。

外文曲名:6 E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 d'après Paganini, S.140:3 La Campanella

中文曲名:帕格尼尼主题练习曲 S.140 第三首 钟

作曲:李斯特

钢琴演奏:Jorge Bolet

最后,是被誉为“古典乐界的贝克汉姆”的德国小提琴家大卫·加勒特(David Garrett,本名David Bongartz,出生于1980年9月4日)演奏的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 第三乐章 钟声回旋曲》。

曲名: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 第三乐章 钟声回旋曲

作曲:帕格尼尼

小提琴演奏:大卫·加勒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