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经八脉之 阳跷脉、阴跷脉

 劲江 2022-01-13

寸部脉的弹指,时而向外,时而向里的,可以决断为阳跷脉的病脉象 

      阳跷脉起于足跟中,经外踝上行.有病则外踝以上肌肤紧急,内踝以上肌肤松弛等. (瞋目,阴缓而阳急)

尺部脉的弹指,时而向外,时而向里的,可以决断为阴跷脉的病脉象 

      阴跷脉起于足跟中,经内踝上行.有病则内踝以上肌肤紧急,外踝以上肌肤松弛等.  (瞑目,阳缓而阴急

  阳跷脉阳明胃经交会于承泣穴、巨缪穴,地仓穴。

          与少阳胆经交会于风池穴。

          与太阳膀胱经交会于申脉穴、仆参穴、跗阳穴、晴明穴。

 阴跷脉少阴肾经交会于照交信

          与太阳膀胱经交会于晴明穴。

阳跷脉主失眠,见失眠病,病因在胆,胃,膀胱等范围内,这也是中医里“先辨病,再辨证”的体现。失眠,病因我没讲全,只是举例说明辨证思路。

掌握了奇经八脉辨证,治外伤牛大了!比如被车碰了,腿内侧被划出一条伤口。这对内脏有影响吗?有!腿内侧是阴跷脉,阴跷脉功能“蓄溢”气血,调节它所连的内脏,现在阴跷脉坏了,无法调节,损及间接连接的内脏。

反过来,调阴跷脉所间接连的内脏,有利于伤口愈合。这治外伤远远超出了活血化瘀水平!

由此可见,外科中医,水平高于内科中医。

阳跷脉怎么通六腑的?通过手足三阳经而通六腑。阳跷脉盛则目寤。因此失眠是阳跷脉的问题。注意,对于失眠要问清楚,无睡意,非常精神,这种失眠是阳跷脉病,阳跷脉为什么盛?当然是六腑阳气盛,溢存到阳跷脉里,使其盛导致目寤。

圈定病因范围在六腑,这辨失眠之证就容易了。

人醒了,可是不精神。而人睡了,又不实。这也是跷脉病,咱们慢慢学。阴阳二跷脉统括失眠症。

龟甲安跷汤,龟胶淡菜汤,此二方都是治失眠的。

龟甲安跷汤治阴茎举而不倒,并失眠。病机是水不济火,使跷阳独升而不寐。

龟胶淡菜汤治胸腹热,并失眠。病机是脏阴亏,脏阳浮越,使阳跷脉满而不寐。

此二证都属于阴虚范畴,但是按阴虚治效果不理想,因为漏了阳跷脉,用药选择不妥。

许多老年人走不了路了,从跷脉入手论治,女以阴跷脉为主,男以阳跷脉为主。

今天上午治了一个80岁的腿软无力,走不了几步道。查体腿外侧压痛,为实证,有邪气客于阳跷脉。什么邪气?望舌苔腻,是痰堵阳跷脉,用温胆汤呗。病机是胃逆则胆郁化火,火灼津成痰而流于阳跷脉,阳跷脉与胆和胃都相通。阳跷脉与足少阳胆经交会于风池穴,居髎穴;与足阳明胃经交会于地仓穴、巨髎穴、承泣穴。

你不查体,他腿外侧不痛,按压则痛。

我问他一句:“你胃好吗?”,目的是佐证我的诊断。他答:不好。于是我笑着说:那我将你的腿与胃一齐治,不用格外加药!

腿与胃的病因是一个。一箭双雕!

跷脉主管腿健步如飞,你就这样理解!

黄元御不是说了嘛,胆随胃降。换句话说,就是胃不降,胆想降门都没有!

把痰化掉,同时胆胃弄好了,胆胃阳充足则蓄存到阳跷脉里,阳跷脉之阳气就足啦,人健步如飞!

跷脉主脑,目,腿之病,跷脉病圈子就这么大!

有人问,那腿风寒湿的痹证是跷脉病吗?当然是了。因为风寒湿犯足太阳经,阳跷脉起于足太阳经之申脉穴。

《标幽赋》说的“阳跷阳维并督带,去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在里之疑。



《灵枢·热病》

阴蹻脉病。《灵枢·热病》:“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蹻。”《难经·二十九经》:“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奇经八脉考》:“寸口脉后部左右弹者,阴蹻也,动苦癫痫,寒热,皮肤淫痹。又为少腹痛,里急,腰及髋窌下相连,阴中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不止。” ”患阴蹻脉疾病者,阳气不足,阴气偏盛,欲闭目而睡

《奇经八脉考》

阴蹻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然谷穴之后,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穴,上内踝上二寸,以交信为郄,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喉咙,交贯冲脉,入鼽内廉,上行属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蹻 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按:阴、阳 蹻 交会穴《甲乙》原无睛明,据《素问》王注补。)

秦越人难经曰∶阴络者,阴跷之络;阴络者,阳跷之络。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

王叔和脉经曰∶阴跷脉急,当从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阳跷脉急,当从外踝以上急,内踝以上缓。

又曰∶寸口脉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动苦腰背痛,叉为癫痫僵仆羊鸣,恶风偏枯、 痹、身体强。

又曰∶微涩为风痫,并取阳跷,在外踝上三寸,直绝骨是穴。(附阳穴也)

又曰∶寸口脉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动苦癫痫、寒热,皮肤淫痹,又为少腹痛,里急,腰及髋下相连,阴中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不止。(髋,髀骨也。 ,腰下穴也)

百度百科: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下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眼内角。与足太阳经和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行与足少阳经会合于项后的风池穴

1.生理功能: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同时还有濡养眼目,司眼睑的开合和下肢运动的作用。
2.主要临床表现:腿腹肌削,痿痹无力,下肢阴经弛缓或阳经拘急足外翻,癫狂、嗜睡或失眠,目内眦赤痛,眼睑下垂或两目开合失司,舌淡,苔白,脉虚。
3.病机分析:阴跷脉、阳跷脉行于下肢,维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虚衰,跷脉失养则腿腹肌削,屡痹无力,行走欹斜或两足瘛疭跷脉上行至目内毗,阴跷脉、阳跷脉阴阳失调,则嗜睡或失眠;跷脉虚衰,经脉失养,则司眼睑开合功能失司或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虚为虚弱之象。
4.交会腧穴:

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经)、居髎(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肩髃巨骨(手阳明经)、天髎(手少阳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经)、睛明(足太阳经)。

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足少阴经的照海穴,通过内踝上行,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阴部,沿躯干腹面上行,至胸部入于缺盆,上行于喉结旁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到达鼻旁,连属眼内角,与足太阳、阳跷脉会合而上行。

生理功能

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的运动。阴蹻脉主阴气,司下肢运动。

临床表现

阴蹻为病,肢体外侧肌肉驰缓而内侧肌肉拘急的足内翻、腿腹肌削,痿痹无力喉痛、嗜睡或失眠,眼睑下垂或两目开合失司,舌淡,苔白,脉虚。

病机分析

阴蹻脉、阳跷脉行于下肢,维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虚衰,跷脉失养则腿腹肌削,屡痹无力,行走欹斜或两足瘛疭;跷脉上行至目内毗,阴跷脉、阳跷脉阴阳失调,则嗜睡或失眠;跷脉虚衰,经脉失养,则司眼睑开合功能失司或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虚为虚弱之象。

交会穴位

照海、交信睛明左右共6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