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念与期许 ,益博社会工作志‖益见

 益博社会工作 2022-01-13

思念与期许 ,益博社会工作志‖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2022年1月12日,雾霾,周三

积攒的怀念,总是要有一个出口。把对亲人的怀念作为一个人生必然的课题,形成了一个群体思维。昨天去解放路理发的时候,我再努力寻找我在简书上的笔记,那是记录母亲的日记。三年前的圣诞节,到腊月初十,从住院到撒手人寰,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陪伴在母亲身边的事,居然历历在目。母亲最后离世的时候,我想去南阳新西市场再给母亲买两身纯棉内衣,剧烈的疼痛,让她已经无法忍受。住院十三天,在家里两天。每一天的日记,有些时候看起来总是泪流满面。

五点半就就起床,我三年前也是这个时间。那天阴冷,坐上马庄去镇平的第一辆班车,还没有到镇平县城,接到电话母亲厉害就急着往回赶。这是一个让人心疼的记忆。一路上,几个打工回来的人谈论着过年的事,我知道这个年母亲或许不能过去。写怀念母亲的文章不多,但是很多事,还是努力的记忆着。

熬点梨茶,馏点油条,再腌点青椒丝兑点香油葱蒜。给哲娃说八点半过来就行。趁着间隙去了趟税局,我说最多只跑一趟腿,绝对是个最美好的愿望,也是一个目标,鲜少一次告知。总算趁着八点把票领了。回去的时候,哲娃说做了个出租车,说让下载一个万顺软件,只出了三块钱。有点肚子疼,商量着回家去买点烟火,再买点纸和鞭炮。

从南阳到镇平已经十点,展展说在园中园等,后来过遮山的时候堵车,只好说在县医院门口等。一路上小妹说着母亲过去的事,说着孩子的学习,叛逆期的冲突,现在的特点,也熬煎着成人的外甥工作和婚姻,还有大姐说今天车保养一下准备从深圳回老家。过柳泉铺的时候,如果不是有事往前赶还真的想在这里停半个小时。从县城接着展展,207国道边的中原荷花博览园只剩下残存的荷叶,似乎红火的场面也沉寂下来,还有过了沙埠口的蔡河。李寨生态园说是卖给牧原集团养猪,现在也是不了了之。

路边的火纸元宝多起来。这是重大节日里必然的流程,祭扫与祝愿,也是一个节日的主题,让阴阳两界的人们都安然喜乐。张林街头的火纸店基本上都有鞭炮,往往是在外面放着火纸,在屋里放着鞭炮,八十一串的满地红。要烟火没有的,买了点苹果等祭祀用品。张林街有整天都炸油条的摊位,这是在大集体都有的门店。老板说准确的说有五十年,原来是个铺踏板门,现在新盖了楼房。妗子说跟泽嫂子已经去坟上烧纸了。

母亲去时候吊唁的火纸还没有烧完,跟五大打电话说在西半仄,我们讲的西半仄就是指的南门外的房子。东面就是指老房子。在去老家的路上有南水北调大桥,还有一个牌坊,两边种的全部是金丝垂柳。村子里的人除了老人,几乎很少见到年轻人,往年不是疫情的时候,过了腊月初十,一般都有从外地回来的年轻人,村子里面也热闹起来,卖豆腐的华娃吆喝着从门口过,我上中学一直吆喝到现在。

五大在屋里,说大见哥们来的早在门口站一会儿都去坟上去了。五大说,家里的火纸还多,塞满了车,还有烟火和酒。村子里的水泥路一直通到东河,两边的麦苗绿油油,太阳也算出来了。我顺着东河,拿着祭扫用品,沿着田埂。在母亲坟头,几个亲戚,跪在母亲的坟头,愿父母也安好。原只为母亲过生日,现在母亲的忌日。河边的老杨树上的鸟儿,干涸的河滩,阳光下吹了的冷风,烟火和鞭炮,似乎能够沟通现在与过去,思念与期许。

告别这里,我开车去张林乡吃饭。刚到街北吉祥饭店,展展还能想起去年正月十四父亲忌日,还在这里。红钦算是五妗奶的外孙,最后安葬也是红钦一手安排。最早在黑龙集做通讯员,又在农房所干。现在是张林乡计生办主任,现在不让罚款了,主要是独生子女家庭奖扶政策落实,工资乡里统一安排,也说起陕西几个老表的事,这些事。

下午走的时候,去马河看看大姨,大姨马上八十了,姨夫去世后,轮流在大哥和二哥家住。走在村头,看见步履蹒跚大姨的背影,有些莫名的酸醋,一个人老了,子女的孝顺算是最大幸福了。说着最近的吃饭和冷暖,看着大姨住的小屋和铺盖,门口的狗咬的不停。几个表侄都在县城买了房子,买了车,日子也都过得去。小见哥在西安,估计过年也不一定回来了。表侄王申在网上谈了一个湖南姑娘,九月份就过来,已经怀孕两个多月了。女方父母不同意,所以一直拖着,说着准备过年结婚。

回去的路上有点瞌睡,去镇平找一个好友办点事,把展展放在中山街。二初中门口的石狮子和大门,说明镇平县城隍庙曾经的辉煌。回家还要接外甥女,匆匆忙忙往家里赶。路上我在想,人生如路,路如人生,一步一个脚印,一路一种风景,经历一些事,遇到一些人,才能一点点成长起来,强大起来,告别脆弱的自己,迎来更好的蜕变。走着走着,老了,活着活着,没了,路上的风景是回忆,品尝的滋味叫人生。

回到家,安置好,去文化路说一个项目结项的事,沈老师打电话的时候正在开车,很多事总是这样那样的牵扯。胡群祥老师发来龚广涛老师的联系方式,人也热心,可以探讨很多东西,算是有一个机缘。顺着七一路回去的时候,周运成老师正在自己的小店里喝茶,一起交流一下,算是解放思想,也是可以碰撞出新的思路来。

郭老师门口停着警车,很长时间没有过来。到门口一个年轻的警察正在询问存在中信银行的钱被盗刷的事。问起来也是为了阿姨买墓地用钱,才发现。我说这不要慌,已经是两年前的事,让郭镇带着去银行在问问情况再定,千万不能因此生气。说着最近闹心的事,也说着最后的事。郭老师还说着因为卖房子引起的近十几年的纠纷,这些都是血汗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攒下来的。

回到办公室,把前天的日志再删一删。今天的日志也没有写完,听着音乐,上次安全家园项目物资有差错。大吉发来在南阳党建上发的文字信息我前几天接受南阳日报采访的视频。


杨柳哥把镇平访古的信息发过来,不同的视角总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摘自《寻古南镇平》的一段文字

蚂蚱庙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王玉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镇平人,他说镇平有个蚂蚱庙。遍访乡贤耆老,均说有此事,有旧址,庙宇已无。再问有无断壁残垣记事碑之类遗存,回答还是没有。王玉根据了解的知识讲起唐太宗吃蚂蚱的典故,说:唐朝某年蝗虫肆虐,老百姓不知所措,因为在先民的心中,会飞的都是天兵天将,恨之入骨又唯恐得罪。唐太宗拿起一只蚂蝻,“看它厉害还是朕厉害”,一口把它吃了。这样就平息了老百姓对蚂蚱这种昆虫的恐惧心理,增强了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史家对此有以下记载:

唐代史学家吴兢做《唐太宗吞蝗》:“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唐太宗确是一位勇于担当、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一行来到蚂蚱庙旧址也就是前文说的“小集蒙古族家谱编辑部”小集村所在地,一座独立的院子,曾经是一所小学。院子的主人蒙古族老乡介绍到:蚂蚱庙就在这里,原来庙的大门朝着街道和严陵河方向,和现在大门方向相反,原来还留有石碑,现在什么也没有了。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人们对自然力给予的影响更多是接受和顺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们对自然界的希冀通过神灵祭拜来实现,对自然界的恐惧灾难也是通过神灵祭拜去消弭。庙宇是沟通人类与神灵的媒介,就像南方的“巫”,是沟通庶民与《离骚》中描述的“云中君”“湘夫人”“少司命”等的媒介一样。南阳人遇到吃惊惊讶的事,还是受到惊吓,常常会脱口而出“蚂蚱爷啊!”这不经意中的一句“蚂蚱爷”,流淌着几千年前生活在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先民的胎记和DNA,具有原生态性。

准备睡觉,我又拿出钱夹里母亲的照片,凝望着窗外发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