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建军/爱,应该是无条件的

 寒梦书生收藏馆 2022-01-13

这两天,孩子们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成绩出来后,如果孩子考得不好,家长很容易对孩子上慌发火。对于脾气暴躁的一些家长,还可能会“竹板炒肉”——打孩子。往往这个特殊时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最容易显露。

此时,家长要记住的是“永远不要埋怨孩子”,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遇到孩子成绩考差时,首先反思的是自己——毕竟,教育是一生的事业。

孩子的教育时间很长,一生中的某段时间出现偏差,并不等于他的一生偏离轨迹。而且,一段时间的偏差,如果解决的好,反而会成为孩子的转折,向好的方向发展。此时家长的帮助引导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未来毕竟还很长,所以允许孩子出现考差,这,或许也是好事,刺激一下孩子的大脑,让他更清楚地认识识自己,一次或几次考试分数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

教育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习得性无助感”,指的是孩子经历多次失败后,便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身,主观认为是自己没有“学习好”的能力,他们自己无法避免失败也没有动力去追求成功,开始产生失落感、无力感。这个时候家长们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多从正向的角度去鼓励、表扬孩子的长处,当孩子取得哪怕一小点进步也要告诉他你们看到了他的努力和成绩。要知道,在孩子学习的路上,成就感就像兴奋剂一样,有了家长和老师的认可,他们会充满了动力,伴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会不断地增强。

首先,责骂孩子、暴打孩子,更是万万不可取的。

当然,我十分理解父母们看到孩子的成绩考差后的心情,但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扬,我更能理解,每一位孩子的内心是多么惧怕看到父母暴跳如雷的模样,以及声嘶力竭地吼叫。

因为那一刻,对于孩子,他会因为对父母的恐惧而感受到与爱的分离。

在前几天,与班里一位家长朋友聊天时,这位家长就因为孩子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提出自己的困惑:孩子考不好,父母不好好说孩子一顿吧,担心孩子下次老毛病又犯;可如果把孩子说了一顿,孩子就会很烦躁,爱发脾气,亲子关系也弄得非常僵。横竖不对,左右为难,到底该咋办?

相信上面那位家长的困惑也是其他很多父母所遇到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孩子在遇到诸如考试成绩突然大幅度下滑之类的挫折和打击时,心情一般不会好到哪里去,此时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就很关键引导得好,就能把孩子从消极的状态中拉出来,重焕学习的生机与信心。

其次,我从事教育十余年,发现现在有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有条件的爱。

当孩子考得好,让自己满意的时候,父母就会表现出喜悦、疼爱,甚至有各种物质上的奖励;可一旦孩子没有考好,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时,父母又会表现出失落、气愤、凶恶,甚至还有各种的体罚。

虽然看上去,可以说父母赏罚分明,可是孩子却并不是这样认为的,他们并不买账。把焦点放到学习过程上——有果必有因,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已经是一个结果。此时家长关注结果,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结果已经无法改变,家长该做的是:努力做到心态平和,冷静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成绩下降,并扼制事情向更糟糕发展。一般来说,成绩不是考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有好的学习过程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 一个平时学习成绩很稳定的孩子,如果考试考出了糟糕的成绩,我们应该给孩子鼓励和安慰,因为很有可能是孩子考试心理或者方法出了问题。

孩子通过父母的喜悦感受到的是父母的爱,而通过父母负面情绪的传递,甚至是体罚,他们感受到的就不再是爱了。

那么,做父母的,究竟该怎么做才能两全其美呢?


01  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

无条件的爱是指什么,无论孩子是什么样,无论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无论孩子是否让自己满意,我们都爱着他,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

有父母说:“我也不想发脾气啊,可是我当时真的太生气了,根本无法控制……”

也有父母说:“都是因为孩子平时太不认真,不努力了,如果他平时都能刻苦一些,就算考不好,我也不会发火啊……”

还有父母说:“题目他都会,可是考这么差全是因为粗心导致的,这个问题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他就是不改,不罚他还能怎么办……”

……

问题千千万,责备万万千!其结果如何呢?

通过打骂的教育方式,看似是一种让孩子“长记性”的方式,实际上只不过是父母在借用自己的权威对孩子施加的不平等对待。

殊不知,会适得其反,长久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孩子, 可能让孩子变得:与父母产生隔阂,产生距离,没有了自信、缺乏安全感、甚至抑郁。后果,真的很严重耶!

打也不行,骂也不行,考这么点分难道就这样随他去吗?

当然不是。

和孩子沟通谈心。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做每一件事都是由他的情感来控制的,孩子和老师、同学之间的相处,和父母的关系,这些都是孩子情绪的爆发点,当孩子和老师、同学以及父母关系不好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这时孩子会生活在紧张、焦虑、烦恼当中。如果被这种情绪主宰,孩子就没有办法认真学习。所以,此时家长要帮助孩子,鼓励他并把他拉出这种状态。遗憾的是,大多的家长不仅不帮助孩子,反而一味地责骂孩子,使孩子的情绪“雪上加霜!”你说,能有效果吗?


02  孩子考差了,到底该怎么办

好的教育,是在爱的氛围中进行的。

而爱的基础是尊重和信任。

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已发生事情的结果表示尊重。100分也好,50分也罢,是这一学期,孩子整体的学习成果,是孩子这一学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尊重孩子考的分数,因为这样的尊重,会换来孩子对自己行为承担后果的意识。固然,分数代表的是一种成果,那么这个成果,他自己是否满意呢?只有让孩子自己意识到,他对这个没有考好的结果并不满意的时候,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他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从而摒弃以往的某些不良习惯和态度。

当孩子表达出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的时候,父母可以在此时对孩子的感受表示认同,可以告诉孩子:“是的,我也觉得有些不太满意。如果现在让你重新再做一次试卷,你会认为自己能得多少分呢?”

这个时候,孩子往往会说出一个他内心能够接受并觉得自我满意的分数,这个分数或许不是满分,或许只比现在的分数高出了那么一点儿。但,这已足够了。

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对孩子的感受表示认可和赞同。

而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是:梳理试卷,帮助孩子找到与理想的分数之间差距的地方——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在帮助孩子梳理试卷错误的地方时,父母不仅不要对那些不该丢的分数表示责备,还要对孩子丢的那些分数表示理解:

理解他们当时的粗枝大叶;

理解他们对这个知识点可能没有掌握 ;

......

但,理解不代表允许。

父母帮助孩子查阅试卷,不是为了指出孩子的错误,而是要把关注点回到学会这个问题上来,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兴趣做一次梳理、分析与归纳,以免下次重蹈负辙。通过这些错误,知道孩子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审题不清是因为什么,哪个知识点还没有掌握……

弄清楚这些问题的缘由,陪着孩子把丢掉的分数“补”回来。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可以多做加法、少做减法。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肯定其优点、特长、进步,好的表现属于加法,纠正孩子缺点、错误、过失是减法。很多家长往往只盯着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而忽略了孩子的优点。当孩子考试得了50分的时候,其实第一步要做的是该让孩子把得到的这50分守住,然后再去考虑失去的那50分。因为,孩子做对的题目中有些是孩子并不理解的知识,而是靠感觉蒙上的。

孩子考完试,家长首先肯定他取得的成绩,在这个基础上以点带面再拓展知识,孩子往往容易接受, 因为这属于正向心理循环的过程,容易让孩子收获自信和成就感。而如果孩子考完试后,家长对 孩子取得的成绩不闻不问、嗤之以鼻,却只是让孩子对错题不断地改正,时间久了孩子会失去信心和兴趣,产生厌烦情绪,并在心理上暗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这样就形成了负向心理循环。

帮助孩子找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后,剩下的,就是我们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只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尊重、信任和关爱,他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得以成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