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展馆的平面设计,我们就需要运用一些构图法则来达到效果。一般来说,有以下12种流行并通用的版式设计。 01 骨骼型 骨骼型是一种标准的分割方式,画面被直线方框切割形成图形。在展馆设计中,一般以横向通栏、双栏、三栏、多栏为主,是较常见且简洁大方的排版方式。 这种排版设计,给人以严谨、庄重、理性的品质感。因而图片与文字在版面编排中有较好的搭配效果,所以它也是现在展馆设计中应用较多的形式之一。 ▲ 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 在骨骼型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师还可以对版面的间距,分割的形状等,进行调整,使画面更显精致。 (👆点击链接回顾文章)
02 满版型 满版型版面是指将图片放大、裁切,使之充溢整版版面当中,画面以图片为主要诉求,文字在编排上置于图像上,可以放在四个角,也可以放在中间,还可以交叉,仅作补充说明或起装饰作用。满版型设计给人以大方、伸展的感觉。 ▲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展厅
03 上下分割型 版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在上半部或下半部配置图片,另一局部则配置文案,图片可以是多幅也可以是单幅。 有图片的部分活泼而有生机,文案部分则更加理性。上下分割对于竖排版毕竞容易操作,文字与内容都可以非常顺利排入版面。 ▲ 青岛啤酒博物馆
04 左右分割型 把整个版面分割为左右两个局部,或通过设计元素让画面整体呈现出左右的分布趋势,具有平衡、稳定、互相呼应的特点。 ![]() 最典型的左右构图由“左图右字”或者“左字右图”两部分构成,图片及文字各占据一部分,形成左右两部分独立的空间,可以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 ▲ 青岛啤酒博物馆 05 曲线型 曲线型构图是版面构成中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种构图方式。它将版面中的各视觉要素随自由的弧线运动变化,使版面更流程。 最常用的是S形曲线构图。即将目标元素以“S”形的轨迹进行排列,使版式更具有韵律感。 06 倾斜型 将图片和文字做倾斜排版,使版面表现出不稳定性,会有种不同的韵律感。 ![]() 07 对称型 对称型版面是指将版面元素进行上下、左右或其他方式的对称。通常水平对称运用的更广泛。对称的版式给人理性、工整的感觉,但要避免造成死板的视觉感。 ▲ 故宫博物馆“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 08 聚散型 聚散型构图是指将画面中的视觉元素以聚拢和扩散的方式分布、排列于画面之中,使版面具有强弱的节奏变化。 通常我们会利用聚集的视觉元素来表现画面中的重心,也可以通过大量的聚集元素来反衬分散元素,使分散的这点成为表现主角,从而强化版面的表现力度。 ▲ 上海市行知中学校史馆 (👆点击链接回顾文章) 09 三角型 三角形是最具平安稳定要素的形态,利用三角形的框架结构,可打造稳定的画面效果。正三角型给人以安全、牢靠的印象,倒三角则可给人带来多变的动感印象。
10 四角型 四角型构图是指在版面四角以及衔接四角的对角线构造上编排的图形。这种聚拢型四角版面,可以使观者目光更加集中在版面中心位置。 ▲ 六朝博物馆
11 并置型 将相同或不同的图片作大小相同而位置不同的反复排列。并置构成的版面,能营造出活泼,动感的画面效果,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 青岛电影博物馆
12 自在型 自在型构造是无规律、随意的编排构成,版面活泼轻快,可以给人生动、轻快之感。此类构图,要避免的是排版过于散乱。 ▲ 青岛啤酒博物馆
作者简介 |
|
来自: 阿白x6p5gczb73 > 《设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