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粗心,是一种能力的缺失 ‖ DAY 226

 胖咸鱼的树洞 2022-01-13

第327篇原创文

1

“这孩子很聪明,就是粗心”小学时,我相信每个人都被这样“夸赞”过。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我们自己,面对不完美的考卷,最能化解尴尬的说辞就是“本来挺聪明的,就是粗心”。这样一句话,简直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

老师面对焦急的家长,一句“粗心”就能让家长欣慰:孩子不笨,下次细心些就行了;虽然成绩不好,但因为只是“粗心”造成的,家长在亲朋好友面前,也不会觉得没面子;我们自己呢,更因为有了“粗心”这个挡箭牌,可以心安理得地不拼尽全力。好歹要给自己留个心理安慰,如果连“粗心”的毛病都改了,还是没考好,那就只能承认自己智商不如人了。

那时候的我们,常常寄希望于“以后”就会变得细心,但长大了才发现,原来,粗心改不了。不过,长大后,我们又有了新的说辞。因为“性格豪爽”、“不拘小节”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正是因为性格好,不计较小事,才会粗心。而那些细致、不粗心的人,都是些没什么大报复的人。一次次地为粗心找借口,终于让我们错失了变得优秀的机会。

看一个人是否出色,反而要观察他性格里弱项的那一面,如果一个天性谨慎的人,在做大事时也能够果断大气,如果一个豪放大胆的人,做小事却能做得慎重周密、细心严谨,才是真正的人才。

2

很多粗心的人,会用“有太多事需要处理”为自己辩解。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经常出错、手忙脚乱的人,并不是部门里工作最多的,而那些真正工作量很大、事情很多的人,却总能做的有条不紊。这差的不是能力,又是什么呢?

-------------------------------------------

3

在微博搜索“不在朋友圈崩溃”,看到这样几句话:

“不在朋友圈崩溃,是我做成年人的基本素养”;

“人生本就孤独,大家都很艰难,我不想把负能量带给别人,自己消化完了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继续生活吧”;

《小王子》里说:我们都会成长为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村上春树也说: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所以有很多人都是这样吧,在朋友圈里懂事沉稳的大人,在少有人知道的小号里,就是一个放飞自我的孩子。

但是,你要相信,这些眼泪,这些脚步,后来都会变成你的盔甲。愿你永远都不必在朋友圈崩溃,难过的时候去做点其他的事情。比如坐不住的时候,站起来走走,撑不下去了,就换条路走,想哭的时候就拉上窗帘痛哭一场,哭完了睡一觉,第二天又是满血复活的自己。

改变不了环境,那就调节自己的状态,让想发但是最后没发的朋友圈,变成不需要发的朋友圈。愿你,从害怕长大,害怕孤独,变成走路带风,披荆斩棘的自己。

嘿,别怕,舞台站久了就是你的。

我们不必逞强

可以是咸鱼

读书/行走/碎碎念/情感

等你/讲故事/给我听

✨如果你觉得“好看”,告诉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