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6岁断食结束生命

 丹娜3 2022-01-13

北大教授夫人陈司寇,96岁断食结束生命,留下的话很有哲理

慧月生活慧月生活2021-12-31 09:33

关注

死亡常常是中国人十分忌讳的话题,没有人喜欢死亡,绝大多数人也都害怕死亡。纵然是古代的皇帝,一生荣华富贵,号令天下,也


但我们现代却出现了一位看透生死的老人,96岁北大教授的夫人陈思寇老师。她选择用断食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不是不珍惜生命,亦不是感到生活没有意义,

一、对生死的认识

陈思寇老师的一句话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她说:


但是,陈老师的想法却和其他人截然不同,在她的身上,有着看透生死的睿智和面对生死时大无畏的勇气和精神。

陈老师认为,既然中国人们的平均年龄是72岁,她能活到90多岁已经够本了。正如她死后留下的那句话:“

陈老师也在很早之前就想过中国的老人在晚年后的生活,她认为不能,每一个人都在那个时候依靠儿女、依靠其他人的帮助才能够活着。陈老师感觉


中国没有安乐死的这种说法,所以最后陈老师选择了

二、做自己的靠山

首先,我认为用一句话来概括陈老师的第一个观念非常恰当,那就是做自己的靠山。陈老师哪怕在老年生活中也没有和子女居住在一起。每周家里也只是来两次保洁工。


陈老师说虽然累,但是这样非常踏实,起码证明我还是一个健康的人。每个人老年之后都逼不得已的会有一些疾病缠身,陈老师也是这样,但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她没有选择去医院就诊。而是自己

在陈老师自己腰痛的时候她就自己学会了按摩穴位,在医院被检查出长了肿瘤的时候,她也没有选择做手术去摘除它。而是吃一些肿瘤不喜欢的食物来默默地对抗着,和它和平共处,陈老师做到了。


每个人最怕的就是形成依赖感,从来都没有人会是你永远的靠山,靠自己才是真正靠得住的。由于自己儿子的家离自己的家里非常远,所以陈老师和儿子说,

三、充实自己不孤独

很多人在老年的时候都感到特别孤独,尤其是当子女不在身边而自己的老伴去世的时候。陈老师的丈夫比她早了几年去世,但是她的晚年生活却并不孤独。


在看到和自己同一个大院的其他老人因为丧失了老公而郁郁寡欢,陈老师对其进行劝慰并说:“


她的做法对现在的不仅是老人,对年轻人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很多年轻人现在沉迷于网络,沉迷于手机。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将自己的心灵充实起来,我们应该学习陈老师的做法,用真正有用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这样才会不孤独、有干劲,永远乐观向上。


青年人可以因此减缓自己衰老的速度,老年人可以降低自己晚年的烦恼,何乐而不为。

四、随心所欲不逾矩

陈老师第三令人敬佩的一点就是,她晚年生活随心所欲,但却一直非常自律。孔子曾经说过:“随心所欲,不逾矩。”一代圣人也告诉我们,人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就会看开了很多,

陈老师的晚年就是这样做的,她每个月都会有几千元的退休金,她想的是反正这些钱在我去世之后也都会给我的儿女。那么为什么不在他们每次来的时候,我就花这些钱请他们吃饭,拿这些钱给他们一个红包呢,这样大家皆大欢喜。


在陈老师知道其他导师有困难的时候,拿出自己的钱去帮助她。并且告诉他说:“

她每天都过着自律的生活,早起看新闻,每日锻炼,白天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属实是达到了一种令人羡慕的境界。

陈老师在得知自己被肿瘤缠上时也没有去医院就医,这其实也是一种随心所欲的态度。不是放弃了自己,而是知道,如果


五、总结

学习陈老师的态度,开开心心做事,随心所欲的当一个快乐的老人。再次借用陈老师的一句话:

我认为她的这种做法并不是不尊重生命,相反,陈老师在活着的时候,用知识充实自己,用态度、用自律过好自己的人生。陈老师一直选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来不妄想寻求其他人甚至是自己儿女的帮助。我认为这就是对生活最好的态度。

在去世的时候。陈老师选择用这种颇为极端的方式,我认为这其实是对其他人的尊重。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自己,陈老师当之无愧是一位伟大的老人。她的品质我也相信会流传下来,让更多的中国人不再惧怕死亡,让更多的老人追求自己晚年生活的快乐富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