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秘史丨兰州南城门楼及“万里金汤”巨匾被焚记。一九五二年十月六日上午九时许,古城兰州南关一带突然响...

 兰州家长 2022-01-13
西北秘史丨兰州南城门楼及“万里金汤”巨匾被焚记。一九五二年十月六日上午九时许,古城兰州南关一带突然响起一阵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只见硝烟滚滚,流弹呼啸,刚刚解放不久的兰州城,本已经习惯于祥和平静生活的兰州市民,在这突至而来的爆炸声和枪声中,顿时陷入一片慌乱中。

只见酒泉路大菜市附近的兰州明清古建筑物,有着数百年悠久历史的南城门楼上,一个手持冲锋枪的狂徒,正歇斯底里的向城门楼下疯狂射击,他一会儿向南关什字人流密集处开枪扫射,一会儿又转到城楼北面,向下投掷手榴弹。霎那间的功夫,在手榴弹爆炸和弹雨横扫中,不断有无辜的市民中弹躺倒在血泊中。

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防止暗藏敌特趁机破坏,兰州全城即刻实行戒严,上级命令驻扎在兰州的解放军某部前往平息事态。据当时在现场观望的人事后回忆,因为情况非常紧急,一名解放军指挥员甚至来不及身穿军衣,只穿着白色衬衣,右手提着一把盒子枪,冒着枪林弹雨,不停指挥着几十名手持步枪的战士,沿着一处城墙上的豁口,快速往城墙顶上攀爬。

激烈的交火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南城门楼上的武装歹徒依仗居高临下的优势,负隅顽抗,拒不投降,最终被我登城强攻部队击毙。战斗结束后,兰州的许多机关干部,解放军战士,还有志果中学,即今兰州二中的青年学生和南城门楼附近的商户,都不约而同提着水桶,端着脸盆,沿着南城门楼东侧的登楼马道往上送水灭火,至当日下午一时许,熊熊烈火才被军民人等扑灭。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生在兰州南关,闻名全国的“万里金汤”被焚事件。

事发后有关部门很快侦破此案,当时的甘肃日报也对这一事件作了详细的报道。原来是混入甘肃省公安总队直属大队当战士的张贵钰所为。张贵钰是甘肃天水人,地主家庭出身的少爷,因为其老家天水刚刚搞完土改,家庭土地财产被当地政府没收后分配给贫苦的乡民,为此触及到其家庭和个人私利,这促使混入革命队伍,本来就动机不纯的他,产生了对新中国和人民政权的刻骨仇恨。

张贵钰经过暗中谋划,利用他所在的排驻守在兰州南城门楼值勤的机会,于十月六日早上乘全排干部战士列队下南城门楼吃早饭之机,持枪行凶,疯狂报复新生的人民政权。张贵钰先打死在城楼上值勤的班长和战士韩招财,然后集中全排武器弹药,居高临下,向贯通南城门楼的南北大街疯狂扫射,投掷手榴弹。当场打死打伤战士、干部,过路老百姓十五人。张犯并不满足于开枪杀人报复社会,他将事先藏匿的一桶汽油泼在南城门楼的木制构件上,纵火焚烧了这座名噪兰州城的著名明清古建筑。

张贵钰顽抗到底与人民为敌死有余辜,死后被两个民工用人力车拉到红山根乱坟岗草草掩埋。但历史悠久,雄壮巍峨的兰州南城门楼,及高悬于顶层南檐下的白底黑字著名匾额“万里金汤则被烈火毁于一旦,三层高的木制结构楼体完全烧毁,经专家评估已无完好修复的可能,这给兰州人留下了令人扼腕的千古遗恨。兰州内城的南城门楼,最早称崇武门,后改名皋兰门,是兰州内城四座城门楼中最为雄伟壮观的一座,堪称明清两朝至民国时期兰州最为知名的地标建筑。(图一为兰州解放初期内城南城门楼风貌景色,图三为廓城南稍门和内城皋兰门处在一条直线上示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