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狐仙报恩

 老大姐嗨 2022-01-13

明朝宣德年间,全国斗蟋蟀成风,山东宁阳一带尤盛,有人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也有人因此飞黄腾达,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

宁阳县有个远近闻名的富家公子,名唤宋小宝,此人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早年间和妻子败光祖上留下的家产。

此后,一个偶然契机,接触斗蟋蟀,成为家喻户晓、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经过一番努力,家业达到祖上辉煌时刻的数倍。

文章图片1

宋小宝祖父宋远桥本是一名渔夫,因出海捕鱼风险大,整日提心吊胆,不久就厌倦了这种日子,开始做起了贩鱼的生意,积累了不少财富。

宋小宝父亲宋青书长大后,并未继承祖父宋远桥的衣钵,而是靠祖父留下的本钱,转行做起了布匹绸缎生意。

宋青书头脑精明,善于经商,很快就成了宁阳县有名的富商,拥有良田十数顷,商铺十余家。

但儿子宋小宝年幼因娇生惯养,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毛病,好在秉性善良、诚实守信,这也算是宋家不幸中的万幸。

宋小宝二十出头,父亲宋青书张罗着给他娶了妻子罗氏,本以为可以让他收收心,谁知罗氏也是好逸恶劳之流,整日和宋小宝贪图享乐,不问家事。

有一次,宋青书被同行算计,宋家积攒了几代人的财富也赔了个精光,宋青书因一时接受不了,重病而亡。

此前,宋青书悄悄给宋小宝留了个宅院和几百两银子,宋小宝两口子这才不至于露宿街头。

原本以为经历家庭变故的宋小宝会幡然醒悟,没曾想,他依然我行我素,没有父亲的管束,宋小宝和罗氏变本加厉,很快就败完了家产。

宋宅变卖以后,换了几间破屋,宋小宝与罗氏睡在破旧的草席上,常常互相怨骂,难以度日。

当时正是夏日,房屋里闷热难耐,很多村民都到村头的凉亭下住宿乘凉,宋小宝也在其中。

文章图片2

这天,天大亮后,其他村民早已离去,太阳已经三杆高,宋小宝这才慢慢悠悠起来,一路摇摇晃晃地往回赶。

忽然,看见草丛中有个东西闪闪发光,走近一看竟是一支金如意,宋小宝拾起如意,只见如意金光闪闪,背面还刻着一个大大的“宋”字。

恰巧在这个时候,有个体态端庄、精神抖擞的老妇人前来寻找如意,宋小宝虽然很穷,但秉性耿直善良,急忙拿出来交给了她。

老妇人很高兴,大力称赞宋小宝的品德,说:“这金如意价值连城,你若拿了去,可保你半辈子衣食无忧,你为何还要还于我?”

宋小宝忙说:“这如意本就不属于我,哪怕是无价之宝,也应该物归原主。从小我祖父宋远桥就告诫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听罢,老妇人大惊不已,说:“你就是宋远桥的孙子宋小宝吗?”

宋小宝也颇为惊讶,眼前这位老妇人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于是,宋小宝又向老妇人问:“老婆婆,您认识我祖父宋远桥吗?”

老妇人说道:“我本是泰山的狐仙,几百年前,你祖父的前世在一次打猎中救了一只受伤的白狐,那白狐便是我。一百年前,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我寻到你祖父,同他相好。后来你祖父死后,我便隐居在深山中修炼。今天经过此地遗失你祖父送我的如意,恰好被你拾到,实乃天意!”

文章图片3

宋小宝这才恍然大悟,之前倒也曾听说过祖父确实有个狐妻,便相信了老妇人的话,还邀请她到家中一坐。

宋小宝叫妻子罗氏出来拜见老妇人,见罗氏穿着破烂衣服,面黄肌瘦,老妇人不禁叹息道:“唉!宋远桥的孙子,竟穷困潦倒到如此地步!”

见破锅旧灶没有一丝烟火,家徒四壁,老妇人黯然神伤:“家境如此,你们靠什么生活啊?”

罗氏这才把家里贫苦的状况细细地述说给老妇人听,情到深处竟忍不住呜呜咽咽哭泣起来。

老妇人从怀中取出一锭银子给了罗氏,让她到市上买些米面来暂且度日,三日以后再来相见。

宋小宝极力挽留,老妇人说:“一个你都养不活,我在这里你又当如何呢?三日以后,我还会再来!”

老妇人走后,宋小宝对罗氏讲了老妇人的来历,罗氏感到很害怕。

但宋小宝却十分称颂老妇人的仁义大德,让妻子以后像待婆婆那样侍奉她,妻子答应了。

三天后,老妇人果然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些银子给了宋小宝,让他上街买米、面各一石。

夜里老妇人就同罗氏一块睡在短床上,罗氏起初很害怕,但后来看到她心意诚恳,也就不再担忧了。

文章图片4

第二天,老妇人对宋小宝说:“小宝,你不要再懒惰了,应该做点小买卖。岂能坐吃山空?”

宋小宝很无奈地告诉她没有本钱,连米都买不起,哪来钱进货做生意呢?

老妇人说:“我与你祖父相好之时,家业旺盛,你祖父曾要送我金银财宝,只因我是世外之人,不需要这些东西,所以没有多拿。但也攒了一些银两,这四十多两白银你可以拿去买些布匹,立即赶到京城卖掉,还可赚点利钱。”

宋小宝听从了老妇人的话,买了五十多匹麻布回来,老妇人让他马上收拾行装,即刻启程。

临行前,老妇人一再嘱咐宋小宝:“小宝啊,做人要勤不要懒,要快不能慢。如果你晚到一天,定会追悔莫及!”

宋小宝虽没有完全理解老妇人的话,但还是恭恭敬敬地答应了她的嘱咐,带着货物和干粮赶紧上了路。

宋小宝中途遇雨,衣衫尽湿,好在布匹保存得当,未遭受损坏。

以前锦衣玉食,宋小宝从未经历过风霜之苦,几日舟马劳顿,他疲倦不堪,决定暂时寄宿在客栈。

不想天公不作美,晚上雷电交加,瓢泼大雨下了整整一夜。

翌日清晨,道路更加泥泞难走,宋小宝见来往行人,积水没过脚踝,心中连连叫苦,又在客栈停留了半日。

文章图片5

等到中午,雨才停下。但一会儿,阴云密布,又下起大雨,宋小宝只好又住了一宿才走。

这日,快到京城时,听说麻布价格飞涨,宋小宝心中暗自高兴,想着狐仙祖母果然料事如神。

来到京城客栈后,宋小宝解下行装,向店主王平一打听,才知道自己来晚了一步。

原来,南方道路刚开通,运至京城的麻布极少,京城贝勒府又急着购买,所以价格才顿时上涨,比平时贵出三四倍,前一天刚购满。

王平把缘由一五一十告诉宋小宝,宋小宝越发闷闷不乐,真恨自己没完全听狐仙祖母的话。

此后又过了一天,运到京城的麻布越来越多,价格一再回落。

因为没有利润,宋小宝迟迟不肯出手,这一等又是十余天,不仅食宿花费越来越多,麻布价格更是一落千丈,宋小宝更加烦闷。

这时,王平极力劝他把麻布贱卖掉,改作别的买卖,宋小宝眼见无计可施,只好听从王平建议,亏了白银十几两,这才把布全部脱了手。

早晨起来,宋小宝准备打道回府,打开行囊一看,包袱里的银子居然不翼而飞。

宋小宝惊慌失措地告诉了王平,王平也是一头雾水,毫无办法。客栈里有人让宋小宝马上报告官府,要王平偿还。

宋小宝和王平相处多日,知道他的为人,定不是那偷鸡摸狗之徒,便叹息道:“这是我命该如此,又与店主何干?”

王平感念他的德行,拿出十两银子赠给宋小宝,以作回家的路费。

宋小宝考虑再三,实在觉着没脸回去见狐仙祖母,犹豫徘徊,进退两难,一时间没了主意。

文章图片6

这天,宋小宝烦闷之下,信步来到集市,恰好看见有斗蛐蛐的,一次斗下来赌注就是几千文钱,每买一只蛐蛐,花费也要至少几百文钱。

他忽然灵机一动,又算了算行囊中的钱,打算买些蛐蛐来京贩卖,于是,宋小宝就回去同王平商议。

王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极力支持他,并保证让他借住店中,管食宿,不收他钱。

宋小宝听了很高兴,于是用所有盘缠买了好几罐蛐蛐,细细一数,竟有百十来只,如果都能卖出,可以净赚十余两银子。

宋小宝开心地回到京城,王平看到他回来,也很高兴,祝他早日卖光。

可到了夜里,大雨一直下到天明,街上水流成河,雨却片刻未停,宋小宝只好住在客栈等待天晴。

可是大雨又一连下了好几天不停,宋小宝看看罐中,蛐蛐慢慢死了一些。

宋小宝分外担忧,不知如何是好,又过一天,蛐蛐死的更多,罐中已经所剩无几,无奈之下,宋小宝只好将最后几只合到一个罐子里养着。

过了一夜又去看,竟只有一只还活着,宋小宝告诉了王平,忍不住泪流满面,王平也为此扼腕叹息。

宋小宝觉得银两亏尽,有家难回,只想寻死。王平耐性劝慰,同他一块去看那只活下来的蛐蛐。

王平仔细审视一番后,竟有一丝欣喜,若有所思地对宋小宝说:“宋公子,这只蛐蛐好像不同寻常。那些死了的蛐蛐,未必不是被它斗杀的。你现在闲着没事,刚好可以训练训练它,如果真是个良种,用它来赌博也可以谋生。”

宋小宝再次遵从王平的意思,驯好以后,王平让他拿到街头,赌些酒饭吃。

令宋小宝感到惊讶的是,这只蛐蛐十分健壮,几次打斗下来,竟无一败仗。

文章图片7

王平见状,也是欣喜万分,交给宋小宝些银子,让他去与富家子弟赌,又是屡赌屡胜。

过了半年多,宋小宝积攒了近一百两银子,心里渐感宽慰,把这只蛐蛐看作自己的摇钱树。

京城的亲王府中,雍亲王特别好斗蛐蛐,每逢元宵佳节,就放民间养蛐蛐的人进王府与他的蛐蛐角斗。

王平早些年就知道此事,神秘莫测地告诉宋小宝:“宋兄,现在到了你发财之日,如果运气不错,你一定能飞黄腾达。”

宋小宝见王平如此肯定,心里也有了底气,十分好奇地盯着王平。

王平也不卖关子,于是就把亲王府斗蛐蛐的事告诉宋小宝,并带他一起前去,嘱咐说:“如果败了,就自认丧气出来。倘若斗胜了,王爷肯定要买下来,你看我的脸色行事,等我点头后再答应他。”

宋小宝满口答应,信誓旦旦地说:“到时全凭王兄作主!”

等王宋两人来到王府时,来斗蛐蛐的人早已拥挤在殿阶下。

不一会儿,雍亲王走出御殿,左右随从宣告说:“有愿斗的赶紧上来。”

这时,立即有一个人手提一个精美的蛐蛐罐子,快步上去。

王爷命令放出王府的蛐蛐,客人也放出自己的,两只蛐蛐刚一搏斗,客方瞬间败阵下来,王爷开怀大笑。

不一会儿,登台败下来的已有好几个人,剩下的人面面相觑,没人再敢上去。

王平给宋小宝使了个眼色,对他说:“宋兄,时机已到!”

于是,王平便和宋小宝一起登上台。王爷仔细端详了一下宋小宝的蛐蛐,只见蛐蛐个儿大,尾巴长,青色的脖项,金黄色的翅膀,精神为之一振,说道:“哈哈,青麻头,这可是只凶猛善斗的蛐蛐,不可轻敌!”

于是立即命令下人取一只叫铁嘴的蛐蛐前来对阵。经过一番跃腾搏斗,王府的蛐蛐败下阵来。

此后,又选出更好的,但换一只败一只。

王爷既有些忧虑,又兴致勃勃,急忙命人取来宫中的青丝额。

片刻功夫,有人拿着这只蛐蛐出来,只见它全身健美壮硕,神骏不凡,比宋小宝的青麻头大了一圈。

文章图片8

宋小宝胆怯了,跪下请求道:“大王的蛐蛐乃神物,我怕伤了我的蛐蛐,砸了我的饭碗。”

王爷笑着说:“放出来吧,如果你的斗死了,我会重重地赔偿你。”

宋小宝这才放出蛐蛐,王爷的青丝额顷刻间暴躁起来,直扑青麻头而去,青麻头蜷伏在地上,严阵以待。

只见青丝额振翅一飞,扑向青麻头,千钧一发之际,青麻头突然一跃而起,张开尾,竖起须,一口直咬着对方的脖颈。

两只蛐蛐上下扑腾,僵持了很久,青丝额渐渐体力不支,动静越来越小。

反观宋小宝的青麻头,此时却更加气盛勇猛,越斗越急,不一会儿青丝额也败下阵来,周围观看的上千人无不赞叹羡慕宋小宝的蛐蛐。

王爷于是把青麻头要过来放在手上亲自把着它,仔细审视了好几遍,此后便问宋小宝说:“你的蛐蛐卖吗?”

宋小宝回答说:“回王爷,小人也没什么其他产业,与它相依为命,不愿卖它。”

王爷又说:“赐你好价钱,你可愿意?”

宋小宝低头沉思良久,说:“本来不愿意卖,王爷既然这么喜欢,若真能让我衣食无忧,我还有什么苛求呢?”

雍亲王便问价钱,宋小宝伸出一根手指,回答说:“一千两银子。”

王爷哈哈一笑,说道:“区区一个昆虫,又不是什么珍宝,怎值一千两银子?”

文章图片9

宋小宝说:“大王不认为它是宝,草民我却认为它是无价之宝。小人拿着去市上赌斗,每次赢几两银子,足可衣食无忧!”

王爷听罢,说:“我不亏待你,给你二百两银子。”

宋小宝摇头,雍亲王又加两百两。宋小宝略有迟疑,看了王平一眼,见王平没动声色,便说:“承蒙王爷愿买,我愿减一百两,九百两银子!”

王爷说:“算了吧,谁肯用九百两银子换一只蛐蛐呢!”

宋小宝装起蛐蛐就要走,王爷忙喊:“好好好,养蛐蛐的人回来。我诚心实意给你六百两,肯就卖,否则就算了!”

宋小宝又看向王平,王平仍无表情。但宋小宝心中已非常满足,惟恐错失良机,便开口说道:“以这个数卖给王爷,心中实在不情愿。但讨还了半天价买卖若不成,得罪了王爷我实在担当不起。也罢,只好按照王爷的意思办!”

文章图片10

王爷很高兴,立刻秤出银子交给他,宋小宝装好银子,拜谢赏赐出来。

王平埋怨道:“宋兄,我之前怎么说的?你若再坚持一下,八百两银子少不了。”

宋小宝回去后,拿出两百两分给王平,王平推辞不要。宋小宝再三相让,王平这才把他的食宿算清收下,没有多要一两。

拜别王平后,宋小宝带着银子和行装回到家乡,并详细向狐仙祖母和妻子述说了自己的经历。

狐仙祖母劝他不要享乐,让他买了三百亩良田,盖房子置家具,又购置商铺,如此一番,居然又恢复了祖上的世家景象。

自此以后,狐仙祖母每日很早就起床,让宋小宝督促佣工耕种,罗氏督促家人纺织,稍有懒惰,狐仙祖母就斥责他俩。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宋小宝夫妇两人开始安分守己,不敢有怨言,更不敢再次坐吃山空。

又过了三年,宋家更富了,家业已是祖上的数倍,狐仙祖母辞别要走,夫妻二人共同挽留,直到难过地流泪,祖母才同意留了下来。

可第二天清晨,夫妻二人早起前去祖母房间问安时,狐仙祖母早已杳无踪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