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信仰为念,无私奉献

 新用户0751s46w 2022-01-13

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而他们这些中国的脊梁,都是以信仰为念,无私奉献的人。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孟子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

在那个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的灾难深重的旧中国里,李大钊同志走上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曾东渡日本,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曾说:“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爱,谁爱?”他还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为了改造新中国,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下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虽九死其亦犹未悔矣!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奉献。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由少到多,前赴后继,爬雪山,过草地,渡激流,陷沼泽,被质疑,被诬蔑,但从未忘却初心,从未逃避使命,坚定地以信仰为念,无私奉献着。在这些革命人无私的奉献中,中华民族站起来了,站得山河动容,站得天地开颜。如若没有他们对信仰的确定,敢“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吗?敢“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吗?又怎会有“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机盎然呢?如若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或于战争中浴血奋战,或于纷乱中激扬文字,又怎会有“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又怎会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在2020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耄耋之年的钟南山再一次走进了公众的视野,这让很多人不禁想起2003年的非典,想起他的那句:“把所有的重症病人送到我这里来。”时隔十七年,他再一次以抗疫战士的身份挂帅出征,逆行前线。本该安度晚年的他虽然置身于最危险的阵地,但是却无怨无悔,鞠躬尽瘁。因为他将万民的安康当作自己的使命,将守护同胞当作了信仰,他的无私奉献不正是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最好的诠释吗?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重于泰山的承诺,是平淡无奇的坚守,是不可动摇的信念。是信仰,让中华民族觉醒,是信仰,让中华民族崛起,是信仰,让中华民族充满希望。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像他们一样以信仰为念,无私奉献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