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集评】 水调歌头·登北固楼 凭槛一萧爽,万里大江秋。金焦两点犹在,相望荻芦洲。解识琼花瑶草,放浪烟鬟雾髻,柳岸弄扁舟。最好二三子,心事在沙鸥。 美人怨,名士恨,几时休。百年强半,谁又沉醉立高楼。说甚飘零书剑,抑或留连诗酒,渺矣古风流。大雅今难再,天地且淹留。 刘学敏评:反复读之再三,拍眼间无阻滞,通畅和顺。上片写景,大气间不乏小资。下片抒情,借古而伤今,甚妙。 段维评:凭栏怀古,目及四野,心驰万里;伺机发感,内心天地,收放自如。全词语句典雅流丽,允称作手!怀古词填得举重若轻。前结“最好二三子,心事在沙鸥”透露出词人的心迹;结句“大雅今难再,天地且淹留”则发出心之向往而不可得的浩叹。 过瘦西湖 画里虹桥忆踏歌,扬州月色旧时多。 渔洋不在烟花冷,湖上春风老薜萝。 廖国华评:脉络分明,体量匀称,临览吊古之正体。 初夏步彭茗斋韵 椰瓢洗罢挂亭林,爱此长松半亩阴。 芳草单衣青久坐,茗杯新叶碧初沉。 回廊雨歇莺声老,小阁风来水气深。 日色花光侵客鬓,更将短纸记高吟。 段维评:造境恬淡清新,颔联“青”“碧”用得鲜活。 榆林道中过统万城遗址 无定河边见废都,春闺梦远更长吁。 胡姬美酒风云散,落日荒原想霸图。 注:唐人陈陶诗云: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葛勇评:境界阔大,沉郁苍凉。 街边古榕树 十丈榕须及地垂,撑天巨伞见雄奇。 街边岁久经风雨,此即南天不朽诗。 王海亮评:久经风雨,方称雄奇,垂地撑天,是曰不朽。 汕头晓发 赶海追风愧未能,晓行犹见亮街灯。 最怜南国三千里,椰树林间看日升。 胡长虹评:语言简洁而韵味悠长,异域风光,跃然纸上. 绿萼梅 好风吹放绿梅花,人比梅花略瘦些。 老圃自怜春古淡,南窗小几写横斜。 王海亮评:绿萼梅之仙品,正合古淡。“好风吹放绿梅花”,已见风致。余皆后补。 晓行北固山下 梧桐夹道入春城,甘露楼台古有名。 多景风流千磴上,今来饱听大江声。 杨成虎评:看到诗体“北固山”,就会令人想起唐代诗人王湾的五律《次北固山下》和宋代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前一首“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出了诗人的高亢情怀,表现了大唐充满希望,要催生一个新的时代。后一首“不尽长江滚滚流”、“天下英雄谁敌手”则写出了词人的英雄之气,渴望为国家收复失地,建功立业。今天,当代诗人有一次晓行北固山下,来登北固山,访多景楼、拜甘露寺,吊北固亭,面对今古,饱含感慨,饱听日夜奔流不绝的大江声,写下了这首七绝。前三句正常起承转,末句一合,颇富气势。这样的结句令人想起了宋代陆游《楚城》一绝的“一千五百年前事,只有滩声似旧时”。陆诗借滩声凭吊屈原,而今天的诗人则是借江声来品评这里“千古江山”历史与文化的奏鸣。 朴一居谷雨雅集 鹤林寺古大云开,收拾风烟入酒杯。 春色行将老于我,琴言诗梦更徘徊。 梦烟霏评:端正,第三句尤可玩味。 无想山春望 无想山前无想寺,禅心欲定雨千丝。 梅花老去无人想,使我吟怀不自持。 顾青翎评:首句可以与另一首的“三天竺至上天竺”对比来看,天竺句随手,无想句则不觉得随手,因为无想有生发,而天竺没有。无想,所以禅心欲定,但雨千丝又打破禅心的定,与第四句的不自持便有呼应。这是老手的笔法。细雨如丝,梅花已老,后两句颇见风怀。 自题香南小稿 因缘了了手抄书,久爱江干散淡居。 人又不来春又去,烟霞事业老南徐。 杨新跃点评:典雅城市、典雅生活、典雅好诗。想起朱彝尊句“十丈红尘吹不到,江楼日日倚南徐”。 峡江旅夜 小筑摩崖顶,今宵暂作家。 江声来枕上,诗梦客天涯。 既醉青稞酒,还浮碧水槎。 明朝行更远,背影万山霞。 天许点评:整首流转自然。 五十初度 吾庐不大傍金焦,新柳门前舞翠翘。 天末浅斟花瓣雨,林边低唱月牙桥。 烟霞事业存三径,云水行藏想六朝。 但爱年年春古淡,江山人物共清标。 江合友评:闲逸之气,行乎全篇,情怀高标,不染尘俗。 张春义评:整首诗前后照应,五照应二、六照应一。三、四赋比,恬淡清新,尾联收束主题,不留痕迹。 北固山赏兰 北固春如海,兰香上客襟。 吾怀本孤寂,到此惜缘深。 曾寤堂点评:用语虽浅,其情实深。 春游金山寺百花洲 池馆春来俨画图,微波细雨养菰蒲。 栽花叠石当年事,为问清风记得无? 沈利斌点评:一二句写景,情意已在。三四句抚今思昔,结语一问,蕴藉风流。 忆昔游回龙水库 回龙山上大云飞,回龙山下好鱼肥。 清波匝地三千顷,老树参天四十围。 王震宇点评:文清先生以七绝擅场,平和冲淡间自饶远韵。此篇则大笔浑沦,元气淋漓幛犹湿也。 富春江秋望 十里风烟静,千峰向晓横。 山中初日丽,江上数帆轻。 曲水迷花径,高天失雁程。 芭蕉经夜雨,犹自作秋声。 江合友点评:杜少陵“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梅宛陵“幽径独行迷”,句法从古人出,有根底也。 雨中过严子陵钓台 春雨潇潇过钓台,舟行江上画屏开。 高风使得古今者,烟水茫茫去又来。 归樵点评:“烟水茫茫”是迷蒙而不可尽见之景,阔大而浑厚,见出因思“高风”者而产生的茫茫然情绪,情景交织,跌宕凝重。 王震宇点评:烟水茫茫,无可如何矣!而高风所尚,令古今无数人去而复来,其心不甘者,岂“虽千万人吾往矣”之意邪? 题瘗鹤铭拓本 残字今存九十三,千年江水绿如蓝。 是仙是佛谁人管,明月清风共一龛。 肖三羊点评:首句,直说残字能传,可见不凡。二句,以江水长流之景,托出此碑铭沧桑不朽,拓本长传,见慨叹。转结二句羚羊挂角,以神思之句写观摩此帖的内心感受。或有两重意蕴,一是说此帖已入真如妙境,仙佛难管;二是说自己观摩此帖,已然入化,心中惟有明月清风。一转两用,好作。多说几句 : 瘗鹤铭摩崖刻石,在江苏镇江焦山断崖石上,其点画灵动,字形开张。北宋书法大家黄山谷于此刻石得力独多,变化后形成山谷书法中宫内敛,横竖画开张的辐射式独特风貌。明王世贞有评:此铭古拙奇峭,雄伟飞逸,固书家之雄。陈廷佑点评:瘗鹤而铭,南朝风雅;刻石雷击,宋人遗恨;沉江得捞,中华传奇。能轻松驭此题者,果镇江诗家也。 王震宇点评:第一句妙语天然,恰为诗人拾得。不为题缚,意味旷远。 见地摊有售张伯驹老《丛碧词》油印本者,携归而作 零落珠玑在地摊,手抄油印想艰难。 携归架上传千古,不许旁人冷眼看。 王震宇点评:读此令人有“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之恨! 于文清 江苏镇江人,多景诗社社长,著有《江干小唱》。 编后絮语: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