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图有真相!新发地这个地名可不是1958年才有的!︱新发地的原名并不叫“新坟地”!?

 明日大雪飘 2022-01-14
2021年12月31日,北京实现9条(段)轨道交通新线开通运营,线路数量规模创历史之最。贯通南北、服务冬奥会、打通断点、延伸服务,众多线路站点都是全新开通,这些站点的地名掌故自然也就受人关注。比如,地铁19号线一期新开通的新发地站,就是一座全新车站,这座车站有什么特色?新发地的地名又是怎样的来历?

图片

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是这次开通的一条全新线路,不仅设计时速最快,可以达到每小时120公里,还是贯穿南北的又一条主干线。据了解,比起大多数1.2公里站间距、最高时速80公里的城区线路,19号线平均站间距达2.3公里,最高运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00公里。通车后,采用“大站快车”运营模式。19号线一期开通共计6个车站,其中有4个是换乘车站。新宫站和4号线换乘,草桥站和大兴机场线以及10号线换乘,积水潭站和2号线换乘,牡丹园站和10号线换乘。线路的起点新宫站到牡丹园站单程用时仅24分钟,比之前会节省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

图片


19号线新发地站的艺术品创作,也是很有特色,共分为两组。一组名为《瓜果欢乐颂》,一组名为《瓜果蔬香》,这个蔬香是蔬菜的蔬。新发地是北京的“菜篮子”和“果盘子”,这两组作品,都突出了新发地的地名文化特色。其中《瓜果欢乐颂》是150平方米的巨幅马赛克镶嵌作品,作者为李青、陈诗卉。作品是一曲由水果奏响的“欢乐颂”。画面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五彩缤纷的水果为主角,演绎着生活的乐章。让生活沉浸在由水果、植物构成的缤纷画面里,感受明亮的色彩传达给人们的欢乐好心情,感受水果给现代生活带来的快乐, 体验生活的多彩多姿。而《瓜果蔬香》有两幅,是铝板印制烤漆工艺,作者为李青、宋琨。作品同样以瓜果、蔬菜主角,加入欢快的小动物蜜蜂、蝴蝶,绘制出一幅奇幻、绚丽的画面,营造丰收、甜蜜、幸福的意境。忙碌的蝴蝶、蜜蜂传花授粉的劳动,创造出了丰收的硕果。作品通过和谐而美妙的情境隐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发地原名西坟地!


2020年6月,新发地批发市场曾经发生聚集性新冠疫情,当时就有很多文史作者撰文写出了新发地地名的来历和历史文化。但诸多文章,都根据有错误的志书,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主要错误有两点,第一是新发地最早的名字不是新坟地。第二,是新发地的命名,不是在解放后,更不是1958年之后,据目前可查到的资料,新发地早在1915年就已经被正式命名,并有正式出版物为证。
下面的这一段探究过程,出自本节目制作人小强查阅30多本相关古籍、志书、老地图后专门撰写的文章。
既然新发地最早的名字并不是新坟地,那是什么呢?这得从南海子成为皇家苑囿说起。

图片

画红圈处为西红门,新发地位于西红门西北

南海子,曾经为辽、金、元、明、清的五朝猎场,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历史上景致堪比北京西北的三山五园。历代帝王经常到这里巡幸狩猎、驻跸临憩。据记载不全的文史资料显示,仅从明英宗正统五年至清光绪二十九年,先后有十二位帝王游幸过南海子。经过康、雍、乾三朝的经营,南海子与紫禁城、西郊三山五园一起,成为北京的三大皇家文化核心,南囿秋风明代就已闻名, 成为北京城南一处难得的人文景观。

图片

这张图位置更清楚一些

图片

囿,在词典中被解释为有围墙豢养动物的园子。那么苑囿就应该是有围墙,里面放养禽兽和种植林木的皇家园林。苑囿的起源和古代帝王狩猎活动密不可分。狩猎时, 一些动物被射杀。同时也会捕捉到一定数量的活物, 特别是那些幼小的动物。它们会被带回来,集中豢养在藩篱圈起的地方,以防止逃脫。这就是苑囿最早的雏形。后因藩篱不坚而易破,经常有动物逃出,人们就开始以土围墙取代藩篱。所以《说文》中释为“囿,苑有垣也”,“苑,所养禽兽囿也”。垣,就是矮城墙的意思。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代大红门
明代时,南苑开了四个苑门。北为大红门,南为南大红门,东为东红门,西为西红门。到了清代,又加开五门,到了乾隆时期,为了进出方便,他命人还开设了20多个海子角门。那现在看,从西红门往北到西小红门的西侧,就是今天新发地的广大区域。

图片

在明清时期,北京的风沙很大。明末居京文人刘侗、于奕正合著《帝京景物略》上载:“海子西墙,有沙岗委蛇,岁岁增长,今高三四丈,长十数里矣。远色如银,近纹若波,土人曰:'沙龙’”。什么意思,就是说,南海子西墙外,有弯弯曲曲,像沙龙一样的黄土土丘,并且年年都有增长,高三四丈,一丈是三米多,也就是这个土丘,得有十多米高,长十好几里地,当地人都称为沙龙。所以说,当年的新发地一带,是沙龙相连,土丘相接,人烟荒芜。

图片

南苑文史专家高世良先生讲解南海子城墙

那到了明末清初,张毓田的祖父从山西迁来新发地,居住在东侧海子墙故址土坡上,为明朝薛姓官宦人家看坟。这位张毓田是谁,我们没有从《新发地村志》及更多的史籍中得到答案,估计,应该是现在能有家谱记录的新发地张姓居民的远祖。这位张毓田祖父是看坟户,经过世代繁衍,再加上其他移民定居,渐成村落,命名“西坟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图片
那到了明末清初,张毓田的祖父从山西迁来新发地,居住在东侧海子墙故址土坡上,为明朝薛姓官宦人家看坟。这位张毓田是谁,我们没有从《新发地村志》及更多的史籍中得到答案,估计,应该是现在能有家谱记录的新发地张姓居民的远祖。这位张毓田的看坟户经过世代繁衍,再加上其他移民定居,渐成村落,命名“西坟地”。
您看,当年新发地最早的名字,可不是新坟地,而是“西坟地”。这个指代方位的西,当然是相对于南海子的西围墙而言的。也就是说,这个“西坟地”,是指南海子西红门围墙以西的一片坟地。所以,这就回答了我们刚才所说的,各种媒体第一个不准确之处。那就是新发地最早被命名为西坟地,而不是新坟地。
那在此后的不断演变中,西坟地西坟地的就叫讹了,谐音,叫成了“新坟地”。再后来,有挑八根绳子做小买卖之类的人陆续迁入,人口增多,村落面积增大。什么叫挑八根绳的呢,其实,就是挑担子走街串巷卖货的人,前后各有一个竹筐或是竹篓,各用四根绳子固定在扁担上,所以就叫挑八根绳的。
 

图片

1915年前,新发地地名已经存在!

《新发地村志》中说:解放后,因新坟地称呼不雅,更名为新发地。在后面附录的大事记中,还标注了年份,是1950年。

图片

图片

而在《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中说,新发地原名新坟地,住房集中在东侧海子墙故址土坡上,最早居民为看坟户,守护连片的坟地。1958年填平坟地辟为农田,新坟地随之改为新发地,并逐渐形成新的聚落点。那在《丰台区花乡乡志》上,采用的也是这种说法。

图片

不过,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孙冬虎先生所著的《丰台地名探源》一书中,对《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中出现的上百个地名由来指出了错误,并说明了原因,其中,就包括新发地以及新发地管辖的二甲地、陈留村等等。也就是说,无论是《新发地村志》、《丰台区花乡乡志》还是《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有关“新发地”的地名由来全部都是不准确的,这也就难怪之前有媒体报道“新发地前世今生”无一例外,出现了地名由来不准确的现象。因为他们引用的都是这些错误的志书记载。

图片

孙冬虎先生在他的书中写道:在村落名称约定俗成的初期,人们对地名用字并不是特别注意,只要能够反映当地的某些特征即可。但当文化与审美标准提高后,就会通过谐音改换那些感觉有碍的字眼。花乡西南3公里的“汾庄”,原来以村北有一片坟地而得名“坟庄”,在民国时期雅化为“汾庄”,为人们排除了与鬼为邻的心理忌讳。汾庄正东2公里的“新发地”,早期居民是住在海子墙故址土坡上的看坟户。民国时期由“新坟地”改为语音相近但含义迥然不同的“新发地”,体现了民众的美好愿望。《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称“1958年填平坟地辟为农田,新坟地随之改为新发地,并逐渐形成新的聚落点”,但1947年的《北平市城郊地图》上早已标明了“新发地”这个村落,可见《地名志》的说法不免有些草率。

图片

图片

画红圈处为“新發地(现新发地)”

我们的制作人小强是认可孙冬虎先生的论点的,而原因,不仅仅是孙冬虎先生提到的1947年《北平市城郊地图》上早已标明“新发地”这个地名,而是小强找到了比这张地图更早的证据,并且,不止是一张。
根据制作人小强收藏的诸多北京郊区老地图,最早一张地图上标有“新发地”名称的,是中华民国四年,也就是1915年内务部职方司测绘处出版的《实测京师四郊地图》。

图片

图片

 ▲局部放大图

另一张,是民国23年也就是1934年王华隆地学丛著第十九种《北平四郊详图》。

图片

    ▲1934年北平四郊详图

图片

  ▲局部放大图

如果说为了地名雅化,把“新坟地”改成“新发地”,以这三幅民国老地图为证据,肯定不是在解放后,更不会是1958年之后,改名的年份,至少应该是在1915年之前。
 
新发地的这个地名,和南海子苑囿的围墙有关,非常庆幸,如果您现在去新发地南海子公园,还能看到一角土城墙和皇家御用的“一亩泉”,可以说,这也是新发地村最值得骄傲的两处古迹,这两处古迹,也见证着新发地批发市场的做大做强。

图片

南苑文史专家高世良先生讲解南海子城墙

图片


 参考资料:

《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

《新发地村志》

《丰台区花乡乡志》

《丰台地名探源》 孙冬虎著

《农产品流通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张玉玺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