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1955年,卢彦山只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可是他在历史上的名气非常大, 尤其是在定陶战役中血战大洋湖,使得卢彦山一战成名,解放战争非常有名的几大战役,诸如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卢彦山也在其中,并在这些战役中立下了不少赫赫战功。 卢彦山,1917年时在湖南出生。他的家庭情况很不好,父母都是农民。那个时候他的父母连自己都不能够养活,所以就将卢彦山送给了亲戚家抚养。后来他的亲戚也不想抚养他,就将他送到了地主家。他当然不是去地主家当大少爷的,而是以一个放牛娃的身份在地主家工作。他白天负责出去放牛,晚上的时候就和牛一起在牛棚里睡觉。因为年龄太小,所以地主经常苛刻他,一年他最多能挣一块银元。 时间到了1927年,那时候卢彦山所在的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通过这次起义,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想要过上好的生活,那么就只能自己拿起枪战斗。也正是在这一年里,他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加入军队。在他12岁的时候,他付出了行动,找到了当地所在的部队想要参军。但是战场上是十分危险的,一个成年人都不能保证自己能够活着下战场。所以当12岁的他去到军队说明来意时,就遭到了拒绝。但是他软磨硬泡,最后还是成功地加入了军队,成为了一名红小鬼。 在1935年时,他就正式加入了我党,加入我党之后他参加了多次战争,而长征同样没有缺席。他还因此遇到了他的人生导师——陈锦秀。在认识他之后,陈锦秀就表达出了对他的喜爱。不仅将他留在身边做贴身警卫员,还教他读书写字,也算是弥补了卢彦山当年没有上过学的遗憾。而陈锦秀还在危急时刻救过他一次。 卢彦山有一次在战斗时不小心被敌人打中了一枪,直击要害。那时候我军的医疗水平低下,没有医药也没有技术来对他进行救治,毕竟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所以就将他放入了停尸房里,不打算再医治他。而陈锦秀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马赶来,他才因此活了下来。可以说如果没有陈锦秀,就没有之后的卢彦山。 1949年12月13日至14日,作为竹园铺战斗前线指挥的卢彦山,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率领部队与号称“天下第一团”的胡宗南嫡系91团展开了殊死较量。经过18个小时的激战,全歼敌团长以下30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建国后,卢彦山被授予大校军衔,职务由副师长晋升为军分区司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