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妈妈冬季最易得4种妇科病,中医博士妇科专家姜瑞雪教授教你吃三样食物防妇科病】

 中医逆龄道与术 2022-01-14

眼下,进入一年中冬季最寒冷的“三九”“四九”时间,也是妇科病高发的时期。位于武汉洪山区广埠屯的诚顺和中医馆有位擅长治疗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子宫肌瘤、盆腔炎、不孕不育症、习惯性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卵巢早衰、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姜瑞雪教授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博士,姜教授曾作为中医妇科拔尖人才进入北京广安医院进修。姜教授学术渊博,融通中西,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中医妇科疑难杂症方面疗效卓著,代表了国内中医妇科的领先水平,获得业界和广大患者的普通好评,被患者称为“女性健康的守护神”。现将姜瑞雪教授对冬季高发的妇科病的论述整理出来,供女性朋友尤其是年轻的妈妈们参考。

年轻妈妈冬季要防这四种妇科病

女性要预防妇科病的发生,应该根据年龄、身体情况、家族病史等方面来针对性预防。姜瑞雪教授提醒:年轻妈妈们最容易“招惹”的妇科病包括乳腺炎、乳腺增生、宫颈疾病、子宫肌瘤等。

1.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致病菌侵入乳腺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引起的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哺乳期女性尤其是初产妇很多见。由于新妈妈在哺乳时,乳头清洁不干净或乳头破损,细菌可能趁机侵入,引发感染。同时,如果新妈妈乳头过小、内陷或哺乳姿势不正确、新生儿吸吮少等,易造成乳汁淤积,也可能导致入侵细菌繁殖生长而感染;此外,婴儿经常含乳头睡觉或婴儿患有口腔炎吸乳时,新妈妈也容易发生乳腺炎

预防乳腺炎,早期按摩和吸乳是关键。同时,哺乳期要保持乳头清洁,常用温水清洗乳头,定时哺乳,每次应尽可能将乳汁排空;不宜让婴儿含乳头睡觉,哺乳后用胸罩将乳房托起;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

2.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跟内分泌紊乱,雌孕激素不平衡有很大关系。一般无需吃药,因为乳腺增生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患者注意要少生气,保持活泼开朗心情,经前少吃咸。有些美容机构号称按摩可治疗乳腺增生,是毫无医学根据的,充其量只能使乳房的皮肤、外观有些改观。相反,如果使用含激素的美容产品来丰胸,还可能会加重病情。

3.宫颈疾病

只要有性生活的女性,8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疾病。所以,年轻妈妈们特别是性生活史3年以上、有过流产史、经常及不定期服用避孕药者,最好定期到妇科做TCT涂片检查,以提前发现宫颈病变。若出现白带异常、外阴瘙痒、下腹坠痛、腰酸乏力、月经不调等症状,也要及时到妇科查查宫颈。

4.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育龄期女性,是一种育龄常见病。根据健康时报与39健康网联合进行了一次女性疾病调查结果显示:确诊患有子宫肌瘤的年龄20-30岁达71.08%;31-35岁为21.31%。究其原因,其主要的发病因素是卵巢功能旺盛,长期大量的雌激素刺激。此外,家族遗传、年龄、染色体突变也是诱发子宫肌瘤的重要原因。

还有的妈妈在怀孕的同时发现患有子宫肌瘤。有妇产科专家表示,如果在怀孕的同时发现患有子宫肌瘤,最好是顺其自然,但是要注意按时产检。如果瘤子增大预测将来会影响产道及宫缩,那么在孕3个月以后,小的浆膜下肌瘤可以剔除,而大的肌壁间肌瘤则不宜。

冬季如何远离妇科病?

1、注意下半身保暖

下半身着凉直接导致女性宫寒,除了手脚冰凉、痛经外,还会造成性欲淡薄,缺乏欲望。宫寒造成的淤血,导致白带增多,阴道内卫生环境下降,从而引发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此做好下半身的保暖工作,保持下半身血液循环畅通,不要穿紧身塑身衣,太紧的牛仔裤,女性就可以避免许多妇科疾病。

2、远离久坐不动

下半身尤其是现代都市女性,上班坐着看电脑、下班坐着看电视等,长期如此,很容易因缺乏运动会导致盆腔淤血,对心脏和血管也没有好处,还会导致女性乳房下垂。,时常加强锻炼,对保持身材、预防盆腔炎等各种妇科病有很大作用,还可以提升性生活质量。

3、保持私处干爽

私处湿气太大容易导致霉菌性阴道炎。尽量少使用不透气的卫生护垫。因此,保持私处的干爽和透气是很有必要的。

4、勤换洗,保持清洁

阴道炎是可以预防的,应避免不洁性交,注意外阴清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不透气的内衣裤;换下的衣裤要用肥皂水洗净,放日光下暴晒或用饱和盐水浸泡消毒。

有妇科病的女人饮食要有禁忌

1、甜腻食物

喜欢甜食以及油腻的食物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这将会导致身体内的异物没有办法排出去,无疑给细菌病毒的滋生提供条件,因此果糖巧克力以及蛋糕这类食物一定要少吃。

2、发物

对于妇科炎症患者而言,吃发物会促进血液循环,不利于炎症恢复,容易导致炎症复发,还会加重病情,而常见的食物有肌肉、海带以及鲫鱼等等。

3、海产品

在各种海鲜产品当中都有一定的微量元素,会加重敏感体质炎症出现部位的瘙痒症状,比如海带以及螃蟹等这些食物都要少吃。

4、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尤其是腌制时间在二十天以内的食物其中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当这种物质进入到人体之后会进一步反应形成二甲基亚硝酸按,而这种物质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

对身体的伤害并不是直接会导致癌症,也包括炎症反反复复不利于病情恢复,常见的有咸鱼、酸菜以及腌制食物等等,而且吃太多腌菜还会使得身体缺乏维生素,长期以往还会引起很多疾病。

冬季养生,要学会常吃三种食物,美容抗衰,预防妇科疾病 

1.荠菜

荠菜具有润肠通便,排毒养颜的作用,能够刺激大肠蠕动,排出黑臭宿便,清理肠道垃圾,体内毒素没了,淡化色斑和雀斑,滋润皮肤,紧致肌肤排毒消脂,皮肤更水嫩光滑 。能够刮脂甩油,预防脂肪堆积,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去除体内多余赘肉,毒素没了,大肚腩也不见了,身材更苗条。

2.草莓

草莓含有果胶和丰富的上身纤维,这些成分有助于消化,润肠通便,排毒燃脂,同时还能降低体内的脂肪含量。而且草莓中有种天冬氨酸的物质,还具有排毒养颜的效果。草莓可以直接食用,或者搭配酸奶拌沙拉,能起到消除饥饿感,增强饱腹感的作用。

3.玫瑰花

玫瑰花本身就具有滋补肝肾、抗衰老、消除疲劳的功能,并且具有安抚镇定的作用,现在女性工作压力大,生活也不是很规律,可以常喝玫瑰花泡水,减缓工作压力,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睡眠质量,消除工作一天的疲劳。

姜瑞雪教授治疗妇科病验案举例

验案一:绝经前后诸证

患者石某,女,51 岁,2021年 9 月 11 日初诊。

刻下诉已绝经 1 年,自绝经后出现烘热汗出,烦躁,抑郁,背心痛,头冷痛,手足凉,易感冒,腰腿痛,四肢乏力,面色无华,失眠,纳差,返酸,舌尖痛。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根部厚腻,脉沉细。

中医诊断: 绝经前后诸证 (阳虚内寒、脾肾阳虚),治宜温阳祛寒,健脾除湿。

方用四逆汤加减。处方: 淡附片 (0. 7/6g × 12 袋,广东一方制药颗粒剂),干姜 20g,桂枝 20g,吴茱萸10g,陈皮 10g,茯苓 15g,炒白术 15g,远志 10g,龟板20g (先煎),甘草10g。

连服3 剂,烘热汗出减少,怕冷改善,饮食稍增,仍感烦躁、抑郁、背心痛、腰腿痛、舌尖痛,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加柴胡 8g,杜仲 10g,续断10g,郁金 10g。继服 5 剂,烘热汗出减少,感烦躁、抑郁改善,怕冷减轻、偶感背心痛。守方再服 5 剂,烘热汗出已无,但仍时感烦躁、抑郁,自服药后已不易感冒,腰腿痛减轻,眠稍好,纳稍增,舌质淡稍胖,边齿痕减少,苔薄白,脉沉细。守方再服 15 剂,诸症悉减。

验案二:盆腔炎性疾病

患者吴某,女,29 岁,2021年 3 月 14 日就诊。

自诉下腹冷痛,腰酸,白带量中等,色白,无异味。唇色淡白,易怒,乏力,纳差,眠差,二便调。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5 年3 月 2 日。今日于外院行阴道 B 超检查,结果显示: 子宫前位,大小 5. 0cm ×4. 8cm ×3. 7cm,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 0. 6cm,右侧附件区可探及一管状无回声区,大小约 2. 8cm ×10. 7cm,周边无血流信号,为右侧输卵管积液可能。外院建议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 + 盆腔粘连松解术。因患者既往已行3 次剖腹术,故拒绝再次手术治疗,故至我门诊部寻求中医治疗。妇检: 外阴婚型; 阴道畅,内有中等量白色分泌物;宫颈轻度潮红; 宫体前位,大小正常,质软,活动度差,有轻度压痛; 右侧附件可触及一大小约2cm ×10cm 条状物,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活动度差,触痛明显; 左侧附件无异常。

中医诊断: 慢性盆腔炎 (阳虚内寒、湿邪阻滞),治宜温阳散寒,利湿止痛。

方用四逆汤加减。处方:淡附片 (0. 7/6g ×12 袋),干姜 20g,桂枝 20g,杜仲15g,续断 20g,大血藤 15g,败酱草 30g,元胡10g,川楝子 10g,远志 10g,益智仁 10g,吴茱萸10g,甘草10g。

连服 5 剂,下腹冷痛及腰酸明显改善,仍感眠差,舌质淡胖边齿痕减轻,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加茯神 10g,艾叶 10g。继服 10 剂,下腹痛已消失,无腰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4月19 日行阴道 B 超复查,结果示: 右侧附件区可探及一管状无回声区,大小约 2. 9cm ×4. 1cm,周边无血流信号,为右侧输卵管积液可能。比较之前检查管状无回声区已明显缩小。守方再服 15 剂,管状无回声区已消失。其后跟踪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验案三:月经后期、月经过少

患者王某,女,32 岁,2021年 5 月 24 日就诊。

自诉平素月经 60 ~90d 一行,经期 2 ~4d,末次月经 2015 年 5 月 17 日,月经量少 (用卫生巾 3 ~ 4块),色暗红,无血块,无经行腹痛,无经前乳房胀痛。经前及行经期怕冷,手足凉,易感冒,乏力,头晕,面色无华,唇色淡白,小便频,腰酸痛,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根部腻,脉沉细。

中医诊断: 月经后期、月经量少 (阳虚内寒、脾肾阳虚),治宜温阳祛寒,温肾健脾。方用四逆汤加减。

处方: 淡附片 (0. 7/6g ×12 袋),干姜20g,麻黄 8g,细辛 6g,桂枝 20g,炒白术 15g,茯苓15g,陈皮 10g,桑寄生 10g,杜仲 10g,黄芪 30g,甘草 10g。

连服 5 剂,乏力、头晕、怕冷改善,小便次数减少,仍感腰酸痛,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加吴茱萸 10g,继服 10 剂,服药期间于 2015 年 7 月 1 日行经,经量较前稍增,色暗红,无痛经。经前及行经期怕冷、手足冷明显减轻,乏力、头晕缓解,自服药后已不易感冒,舌质淡稍胖,边齿痕减轻,苔薄白,脉沉。守方再服 10 剂,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患者月经周期及经量均正常。

验案四:崩漏

患者洪某,女,46 岁,2021年 8 月 25 日就诊。自诉阴道不规则流血 3 个月余,量时多时少,腰酸痛,小腹冷痛,头晕,乏力,纳眠尚可。舌质淡胖夹青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今日 B 超检查示: 子宫前位,大小 4. 8cm × 4. 6cm × 3. 5cm,内膜0. 5cm,余无异常。尿 HCG 示:( - )。患者平素月经 28 ~32d 一行,经期 4 ~6d,经量中等,色暗红,无血块,无经行腹痛。

中医诊断: 崩漏(阳虚内寒证),治宜温阳散寒、止血。

用四逆汤加减。处方: 淡附片 (0. 7/6g × 12 袋),干姜10g,艾叶炭 15g,乌贼骨 30g,茜草 15g,败酱草30g,黄芪 30g,杜仲 15g,续断 20g,甘草 10g。

连服 3 剂,阴道不规则流血明显减少,腰酸痛减轻,偶感小腹冷痛,乏力、头晕改善。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加小茴香 10g。

继服 5 剂,已无阴道流血,小腹冷痛消失,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守方再服 5 剂,患者服药期间于 9 月29 日正常行经,经期 7 天即净,经量中等,色暗红,夹少量血块,无痛经,无腰酸。

经净 3 天后守方再服 10 剂,其后随访 2 个月,均未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