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鲁班身下三徒弟,一人学一个绝活,家财万贯流传至今

 数字人生6688 2022-01-14
据听说,五年前有三个年轻人来拜师学艺,有一门手艺在身一定不会饿着。一个学石匠,一个学瓦匠,一个学木匠。石匠、木匠、瓦匠的祖师爷是一个人,那就是鲁班。鲁班爷不仅精通木工活儿,也精通其它三百六十行的手艺。
石匠是大师兄,木匠是二师兄,瓦匠是小师弟,鲁班对他们没偏没向,一心要把全身手艺都教给他们,可他们三个各有所好。鲁班爷只好分别教他们三人不同的行业的手艺活儿。
第一天,鲁班爷说:“跟着我学三年,你们就可以自行卖手艺挣钱去。当然,你们可以随时退出。但有一条规矩,只要你同我说,我便会答应,你可以自行下山了。”

三人回答道:“好。”
第一年他先教了使家什,三个徒儿都非常认真学习,都做了笔记。脑袋都很灵,不到一年的工夫就都会了。鲁班爷就教他们使线,他嘱咐说:“活儿以线为主,直不直,线找齐。”就这一年快结束时,那个学石匠的小伙子说:“师傅,我会了,我想下山卖手艺挣钱去。”“好吧,那你就下山吧。记住,你们兄弟三人你先下山为老大,以后见到了两位师弟要多照顾。明日我送你,早点休息哈。”鲁班爷说完,便回去休息了。
可临走的那个晚上,石匠突然起了个心眼儿。他悄悄地收拾好锤子、塞子,小尺杆子啥的,还特意偷了师傅那条宝贝红线,一声没吭就下山去了。这条红线最好使,不管你做什么活儿,要啥花样,只要画上线,顺一头儿用蒙子隔三岔五地塞几下子,再用锤子轻轻一敲,就完活儿了,非常省力。鲁班师傅本来打算把这条红线剪开,分给三个徒弟每人一根,可贪心的石匠很怕两个师弟也得了红线,抢他的饭碗子,就一个人都偷走了,寻思这下就没别人的了。

第二天,鲁班发现这事很生气,就说:“别看石匠的红线。让他回家去要饭。露天地里耍单干。秃尖脑子穷倒换。“
后来,真的应了这话,石匠真的得自己背着家伙四处找活儿干,常在外边打野场干活儿,耍单帮的活儿多,新攀子塞几下就得换,要不秃了尖,没了梭就不好使了。
第二年,鲁班对另两个徒弟说,“用线要活,不能用死线,这叫虚……”话刚说到这儿,瓦匠的耳朵上叮了个蚊子,他“啪”地拍了一巴掌。这时鲁班爷正讲“实实”两字,瓦匠没听到。瓦匠以为这是师傅最后一招儿了,又见石匠先下山当上了大哥,他也向鲁班爷说:“师傅,我也要下山卖手艺挣钱去。”
“好吧,你就是老二了。”说着,鲁班一想红线被大徒弟偷去了,就把本想留用的墨斗子拿出来送给二徒弟石匠。这墨线也挺好使,也能画啥做啥,只是不如红线灵巧省力。做活儿时,画完线敲打不开,非得一点儿一点儿摆弄,有一处手不到,家伙不到也不成。鲁班就把墨绳和瓦匠常用的刨锦儿,瓦刀。抹子,靠尺,线坠儿啥的送给了瓦匠。
走之前,鲁班爷也跟他说了四句话,别看线绳不唯的,海低宽窄任你系个石头砖瓦照它砌,保证不能丢手艺。

后来,也应了这句话。瓦匠天赋不错,线在他手里,运用自如。挣得比石匠要多,吃得自然也香。
最后一年,只剩木匠一直在学。直到一天,鲁班和他说,“明天开始,你可以下山了,传啥使得,为师明天再说。”
轮到木匠了,没线可传了。鲁班正急得没法,他的夫人纳着鞋底,从屋里出来了,问鲁班,“房事啊,急得这样?”鲁班一说,夫人笑了,顺手扯下两度纳底绳子给了鲁班。鲁班一看,还挺好,就把纳底绳和木匠平时喜欢用的饼、刨、斧、锯、凿子、钻啥的都送给他了,还特意为木匠做了一根五尺杆子和一把方角尺。
他对木匠说:“别看绳不够的,只要把线用活,懂得变通。手艺活儿一样能挣不少。”
木匠一听,也很高兴:“好的。不管什么线都能用。”鲁班一听,很高兴:“那便最好,相信我,你不会差的。”木匠辞别师傅就下山了。
后来,也应了鲁班爷的话。木匠也干得越来越好。起初,木匠第一次用这线时不顺手,多使用几次也能用得很好。后来,他拿着攒的积蓄开了一个小店,周边都是富家子弟。既可以接一些大单子,还可以做些小玩意卖。女孩男孩都喜欢他做的玩偶,于是都会过来买,一来二去自然挣得不少。木匠是最后出的徒弟,排行自然就是老三了。。
石匠、瓦匠、木匠谁是老大?谁老二?谁老三?那可不是乱排的,是鲁班爷给定的。

过了两年,木匠、瓦匠和瓦匠一起去拜访师傅。瓦匠本来是不想去的,最后还是鼓起勇气去面对自己的错误。到了鲁班爷家,鲁班爷看到三个徒弟十分高兴,与妻子说:“快,多准备几个菜。”“好好好。”妻子到厨房准备起来,木匠和瓦匠过去一起帮助打下手。只剩下石匠和鲁班爷一块儿。“来,陪我下棋。”鲁班爷走向棋桌旁边。
“好”木匠也走了过去。
“对不起,只是我贪心。”
“专心下棋。”
晚饭后,鲁班爷语重心长说道“线终究是死的,还得看用的人。手艺活儿需要大量时间去琢磨,这样你的活才会干得好。”

石匠面对自己的错误,一心在钻研自己所学的手艺。如鲁班所言,这手艺活需要大量时间去琢磨。无论是学得最久的木匠或者有天赋异禀的瓦匠,每次做新的活都有新的挑战。新的挑战需要不少时间去琢磨才能将活干完。
就这样,一直到现在,这三位年轻手艺人干活儿时,离不开鲁班爷传下来的这三条线,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