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影:“老巨星”粉的傲慢,香港电影的衰落,与演员的取舍

 唐泪 2022-01-14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巨星是受人敬仰的。

尤其是资历极厚而地位极高的巨星。

但港圈粉有厚古薄今的传统。

那就是现在的一定不如从前的,无论歌坛、影坛皆是如此。

当然,本身无论歌坛、影坛,都有一个发端、发展、鼎盛到衰落的过程,比如都大致从七十年代初发端,到八十年代进入繁荣期,再到九十年代抵达商业巅峰,于零零年代日渐衰落。

但影坛与歌坛还并不相同。

歌坛在四大天王逐渐淡出之后,的确没有人能够真正崛起,哪怕港媒加封了第三代“歌神”陈奕迅,也于事无补,而影坛则在双周一成渐隐的情况下,有一批人反而逆势上行,支撑了大局。

但“老巨星”粉的傲慢如出一辙。

双周一成,就如史上三国的脉络。

成龙如北魏、周润发似东吴,皆根基深厚,周星驰就像西蜀,资历最浅且最后崛起。

不过最终鏖战十年,结局与历史倒不相同。

而梁家辉、刘德华、张国荣以及梁朝伟几人,也算搭上了巨星年代的末班车,再加上任达华、万梓良、曾志伟、刘青云、吴镇宇、张学友和吴孟达等,还有萧芳芳、张曼玉、梅艳芳、王祖贤、张敏、关之琳等女星,这就是影坛的印象格局。

大浪淘沙后,以商业而论仅寥寥数人能称作大咖。

即多次提及的刘德华、梁朝伟、甄子丹、郭富城和古天乐。

其中后面三人都是2000年代之后才渐次成长,而所谓“老巨星”粉的傲慢是梯队式渐进的。

比如在双周一成的粉丝视野里,会看不起刘德华和梁朝伟,但相对甄子丹、郭富城和古天乐,这两个人的档次无疑要高一截,毕竟录像厅时代里,刘德华露脸的机会可是仅次于那几个人的,而因为电影数量的巨大,说不定曝光频率还要能胜出。

梁朝伟虽然一直不以商业著称,但毕竟作品厚度和荣誉都极高,想小看他的人还是得掂量一下。

而如果拿后发的三人组来讲,甄子丹是最后的动作巨星,地位始终不差,而古天乐则依靠大量商业类型电影积攒了人气,最惨的估计就是郭富城了。

他虽然在九十年代拿了一个年冠,但毕竟有偶然性。

在很多演员都因为拍摄了大量的商业类型片,而在各个平台都有了自己的所谓“巨星”系列电影的时候,郭富城还在小众电影里玩得不亦乐乎。

比如以《三岔口》为界,看他在零零年代的接片,先是一部《父子》,紧接着一部《C+侦探》,再一部《白银帝国》,加一部《杀人犯》,四年四部,全都是小众文艺兼小制作电影,虽然实现了奖项上的突破和演技的被认可,但商业影响力就很靠后了。

他在商业上的崛起要等到一零年代,陆续夺得个人第二和第三个年度票房冠军,也打破了影史纪录,内陆过十亿票房的电影也有了三部,但又被人说,你这都是双主电影,要看单抗。

那也确实是郭富城的问题,大家都忙着刷票房的时候,他去玩小众电影,等到演技打磨得差不多,香港电影也衰弱得不像话了,稍大的商业投资,老板都要考虑多拉点人头,不然不保险,所以他确实至今“单抗”票房不过亿。

拿有些人的话讲,刘德华有《拆弹专家》、甄子丹有《叶问》、古天乐有《反贪风暴》,这话好像是有点道理。

但是事情始终得一分为二来看。

郭富城的志向本身就不在票房上,他在意的是自己的演技能力和作品品质。

刘德华和古天乐够商业。

但作品质量的良莠不齐简直冠盖群星,这问题连他们自己都很清楚。

所以也无非一场取舍,看你是要商业数字,还是要口碑。

想要像双周一成那样,既有票房又有口碑,现在的香港电影可能还真满足不了这个胃口。

尤其是在所谓“单抗”模式下。

其实所谓傲慢并不重要。

某些人看得起看不起,人家都纵横影坛数十年,也位列顶级的人物。

几个小粉丝叽叽喳喳,谁Care?

不过若从个人角度看,还是赞成郭富城即刻介入商业电影范畴。

甚至可以完全侧重商业电影的比重,不管多主还是单主。

刘德华反而可以多尝试点小众电影。

仅一家之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